分享

拙政园

 东湖主人 2021-08-09
十八子
关注

拙政园

前天 阅读1572
来自话题
#文字记录旅行中的美
1.4万篇

拙政园是我来苏州第二站,自古就有“天下园林看苏州.苏州园林看拙政园”之说,我国四大园林:“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拙政园排名第一!

拙政园位于苏州正北,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还乡御史王献臣所建,是江南古典园林之代表。总面积达5.2公顷,全园共有31景之多,以水为胜、山水一色、楼台亭榭、花木石趣、尤以荷花为雅,极具典型的浓郁的江南水乡之色!

整个拙政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园开阔疏朗,荷花盛开、奇石塘榭。中园精华尽显,楼台亭阁花木繁多。西园建筑风格特别精美绝伦,长廊通幽特色鲜明。这里居住区都在园子南边,是典型的江南传统民居布局。

拙政园人文景观众多,历经四百多年,几经转手,历史上名人轶事,遗迹典故诱人探寻。

当我们来到拙政园时为时过早,早八点半才正式开园。老年人可以享受优惠待遇,并可提前检票入园。进入景区大门就是一个前院,迎面是一假山松柏照壁,左右各有一圆门分两路参观游览。

拙政园取自西晋文人潘岳的《闲居赋》的“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中“拙政”为园名。

园中春日繁花似锦、夏日荷花倒影、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四季宜人景景不同,疏朗自然,这里就是一首诗,宛如仙境!是中国园林之母当之无愧!

我从右手通幽门首先游东园。拙政园原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旧宅,元朝时改建“大弘寺”。明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买下此地,聘请吴派著名画家,“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设计蓝图参与建设,历时十六年建成。

绕过太湖石就是拙政园的三园之一的东花园。

东园地阔朗蔬,松林绿地平冈远山,秀屿曲水,主要景点有兰雪堂、綴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

天泉亭~重檐六面六角六柱,带外廊内亭建筑风格厚重非常有特色!

通往芙蓉榭的花廊

兰雪堂是东园主要建筑,堂前有两颗白皮松挺拔耸立苍劲古拙,坐北朝南整个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江南挑檐重山。

兰雪堂屏门南面有《拙政园全景图》漆雕一幅,屏门北有《翠竹图》。堂名取自“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李白诗句。

假山石堆砌出各种造型,玲珑剔透精美绝伦。

芙蓉榭前有一塘湖水荷花盛开,每年拙政园都会举办迎春杜鹃花节、夏季有荷花节、金秋办菊花展。所以说这里塘荷主要集中在芙蓉榭、秫香馆,营造出江南水乡花香益清、夏日清凉意境。

东园荷花各色品种多达150多种,尤以碗莲巨多点缀各处,协调环境丰富多彩,给游人一种优雅婉约清凉之感!

初荷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洁净,古人把荷花比喻为“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会人”哈哈!

“莫把碧筒弯、恐带荷心苦”(葛立方)比喻莲蓬已盈满。

荷塘娇色难怪古人咏莲诗句最多“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杜衍)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灈清莲而不妖,水中荷花如仙女。

当我来到中部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池荷叶尖尖角、“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在水中荷花南岸就是远香堂,有种“江南可采莲、荷叶何田田”的感觉煞是好看!

清初拙政园徐氏后人以二千金廉售给大学士陈之䢯,有意思的是陈重修投入重金,备极奢丽,十年后获罪流放客死他乡,始终未见园内一草一木,后被没为官产。

中部花园名复园,清康熙帝玄烨曾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南巡时到此游玩。

池水北面的香雪云蔚亭建在一高岗之上,池水清澈荷花茂密,走在水边清风拂面好不惬意。如在此赏荷整个荷池尽收眼底。

我顺着水岸走到西侧回望池水,倒影楚楚水天一色美不胜收呀!今天天气非常好,上午气温不高,蓝天白云下一派江南水乡景色。

水中荷叶倒影美轮美奂如同“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真的太美了如梦如幻、如诗如画。

荷花绽放出最美身姿,给周边美景平添一份艳丽之色。

园中建筑布局以水为中心,临水而建错落有致,高底搭配主次分明,保有经典的明代园林特色,浑厚、质朴、疏朗、明快的艺术风格。

每个水中建筑均由曲桥、画廊、坝埂相连,池水被分隔成独立美景又浑然一体,充分体现出古人对自然美的审视标准远高于现代人!

从这个角度荷风四面来观赏中园美景

01:00
去APP下载

这边的荷花以白色为主,洁白如雪婷婷玉立。

白色荷花品种不同,这株成重瓣花型非常有特色。

见山楼隔水与香洲、远香堂遥相对应。它三面临水,原名“隐梦楼”重檐歇山顶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式楼房。

见山楼底层可通过廊桥进入,有意思的是如果你想上二楼,必须顺外边山廊或从假山石级而入。下为“藕香榭”上为“见山楼”。我们常颂读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山楼名就是取自此句诗文。

登见山楼远望园中美景尽收眼底,春赏新翠、夏闻荷香、秋风畔芦、冬观雪景。整座楼粉墙黛瓦,色彩淡雅、古朴典雅明瓦窗极具江南民居古风。

相传见山楼名还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所改,他感觉原来的隐梦楼太过于消极。

池水多为白色荷花与见山楼映衬相得益彰非常好看。

香洲是舫式结构和颐和园石舫有异曲同工之妙。一面靠岸、两层楼舱、三面环水、船头为台、前舱是亭、中舱为榭、船尾起阁造型独特,看上去线条柔和明快,此例优美适中。被国人称之为最美观的古典园林中的石舫!

从正面看香洲就是一座楼台,倒影水中更能彰显通体高雅洒脱,纤丽而雅洁。船头有文征明写的题额,中舱开阔明朗可设宴款待宾客。古人追求生活的乐趣远比我们想象的优雅婉约。

香洲南侧游廊可通南部宅院,这边有亭榭相连名为小飞虹及松风亭,跨水走过去可来到远香堂。

我发现这里有一面镜子非常好玩,能把自己照到园景里面。

从这个角度看四周围水自成一幅琵笆园图甚是好看。

绕过黄石大假山就来到远香堂南侧了。

远香堂是整个拙政园主体建筑,单檐歇山顶、正脊两侧都有鱼龙吻装饰,以示避火避灾之意。远香堂为四面大厅格局,环视一周可观山光水影,犹如一幅长长美丽画卷映入眼帘非常有意境。

远香堂取“高远”、“深远”、“平远”山水画中透视与意境相结合的“三远”之意。南望黄石假山,前探平台香洲,中隔潭水深深,在有限的空间里有种“深远之意重叠、深远之色重晦”的效果。

隔水又有平远的山水意境,更有一种高远的视野。是古代园林不可多得经典的江南风格!

玲珑馆是海棠春坞西南方,曲廊相通,取自“日光穿林翠玲珑”苏舜钦的诗句。

传说这里原有湖石峰峦,后被大汉奸李士群移往他处,实在是惋惜使美景稍有欠缺。

从西南方可以看到远香堂前曲桥水景,非常有特色优雅好看,体现出古代人的高尚情操。

看着池水荷花凉亭楼榭,使人心旷心怡真的养眼呀哈哈!

出水芙蓉娇媚羞色实在惹人喜爱!

盛开的荷花好像飞舞蝴蝶

水中野鸭自由自在,仿佛一幅山水画卷。

我登上香洲感觉视野非常开阔,隔水相望远香堂别有一番美感!

从香洲中舱可拾级而上,可惜因为疫情不开放,只好等疫情过后再来登顶一览咯哈哈!

透过花窗外边景致赏心悦目

看到不远处的见山楼在一片绿色中格外优雅

从香州后边可直接沿曲廊来到西园,西园也称之“补园”,现在基本都是张覆谦接手拙政园时期的布局。

西园主要建筑有“三十六鸳鸯馆”、“与谁同坐轩”、“小沧浪”、浮翠阁、倒影楼、宜两亭、留听阁及塔影亭等……这里布局紧凑、池水为中、亭阁楼榭迂回起伏,是我所看见过的园林最精美的奢丽佳作!

大鸳鸯厅是这里主体建筑,古建筑利用隔扇和挂落划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名为鸳鸯厅。南部为“十八曼陀罗花馆”,北侧为“三十六鸳鸯馆”,四角还建有耳室非常有特色。里边装饰华丽精美,窗外水波倒影,南有茶花、北有水景,坐在厅内真是妙不可言。

从这个角度拍摄更能凸显鸳鸯厅的美感!

透过圆形花园门曲廊通幽。是不是挺有意思?

西园中心是一潭碧水清澈见底非常耀眼,四周景致一览无遗,远处有浮翠阁、倒影楼,对面是笠亭,侧面是宜两亭及荷亭。

沿着曲廊绕水而行,墙壁上还襄刻着许多名人雅士字贴,我没有仔细看看,也许还能找到唐伯虎的诗句那哈哈!

随着转动再看池水盈满美色,有一像西湖三潭印月中的石幢,不知水下有没有历史印刻。

西园可以说一步一景,环境优雅、碧波清爽、翠绿生辉,笠亭正好形成一幅扇面状,亭上写有清代名人姚孟起的隶书“与谁同坐轩”五个大字,取自苏东坡的诗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真可谓身临其境美不胜收呀!

我喜欢拍照,透过花窗宜两亭更加突显古扑艺术魅力。

这是三十六鸳鸯馆内景,是不是极具奢侈华丽,按现代标准也是高不可及呀哈哈!

推窗观景别有一番情趣,花窗上的蓝色玻璃,在古代那可是太奢侈华丽了!

浮翠阁成八角形双面建筑格局,远远望去在林翠之上高大气派!像浮动于翠绿之上引人入胜,登阁眺望满园碧水青翠,一派生机盎然之色,令人心旷神怡好不快活!

我发现拙政园曲廊特别多而又各自不同,我想南方梅雨季节时,相约几个好友走在曲廊里,一定别有一番乐趣!

推窗见景变化多端绵延不尽,给人一种非常深远的空间感觉,这也许就是造园艺术中的“邻借”之妙吧!远处的宜两亭,好似邻里人家,这里正好体现出白居易于元宗简结邻的诗句“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真是构思巧妙呀!

从这扇门进入就是拙政园的住宅区

住宅区环境优雅空间比较大,共有四进院落,座北朝南以中轴线排列。第一进是轿厅;第二进是大厅是主厅,婚丧嫁娶大型活动多在此厅举办;第三进为男厅,主要会男性宾客;第四进是女厅,用于接待贵客女眷的。

最后边是二层小楼,是主人居室,主人住二楼上,如果有女儿住秀楼,儿子住厢房。古代对于大家族来说规矩甚多,这里走出的大家闺秀颇多,如同我们看的《红楼梦》大观园里得人物一样。这里的故事都和小说似的,如昆曲名伶张岫云就是从拙政园世界文化遗产中走出的第五代大小姐。

所以人们把拙政园比喻为最美的伊甸园和园林之天堂!

借用明代四大才子文徽明的“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的诗句,做为我拙政园美篇的结束语。

兰雪堂侧芙蓉榭,天泉亭外水声绝,放眼依虹宜两亭,秫香梧竹幽居静。远香堂观四面景,香洲船行荷花从,雪香云蔚见山楼,别有洞天小飞虹。荷风四面留听阁,倒影浮翠同坐轩,鸳鸯南北有不同,玉兰堂对是笠亭。拙政园景自然风,三园分享各建功,诗情画意水生情,满园神韵第一名!

来自话题
文字记录旅行中的美
1.4万篇内容 21.3万人互动
订阅
更新于 昨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