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姑苏城疫情限定回忆游——第一弹

 图书馆收藏文库 2022-04-07

春天到了,温度适宜,喜好游玩的老师傅按耐不住要出去活动了。奈何,疫情肆虐,限制了老师傅的出游步伐。只好翻翻旧照,来一场线上拙政园之旅。

拙政园名气响当当,位列全国四大名园之首,1961年首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成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在大弘寺的位置上拓建为园,命名拙政园,“拙政”二字则取自西晋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善,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的意境,表示像潘岳一样退隐林泉。

文章图片1

拙政园大门

大门左右有两个小门,左边是淡泊,右边是疏朗。

文章图片2

小庭院

穿过大门,来到小庭院,有两个圆洞门,左边是入胜,右边是通幽,点明了文人隐逸的思想。

文章图片3

兰雪堂

进入东部花园,映入眼帘的是兰雪堂,出自李白的诗句“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整体坐北朝南,中间放置屏风,屏风上的漆雕画是拙政园全景图。

全园占地78亩,约5公顷。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东部名为归园田居,以田园风光,自然景观为主;中部也称复园,山水精妙布局,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部是补园,建筑大多建于清代,所以与明代园林风格迥异。

文章图片4

芙蓉榭

这个建筑是芙蓉榭,榭是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游览建筑,它是卷棚歇山顶,建筑内有一圆一方两个雕花飞罩,是造园手法中的框景,框出一方荷花池。

文章图片5

天泉亭

眼前重檐八角攒尖顶的建筑是天泉亭,它是一口古井,取自终天不涸、水质甘甜的天泉古井,据说是元代大弘寺的遗物。从外面看似乎是两层,进入里面,其实只有一层。

文章图片6

秫香馆

秫香馆是拙政园最北的厅堂,秫泛指谷物类的农作物,原本在墙外就有一片稻田,有风吹过,稻麦的香味便飘到园中。它是卷棚四面坡顶的敞厅,面阔五间。有黄杨木雕48幅,分布裙板和束腰上,有“状元及第”、“洞房花烛”等场景,也有“长亭送别”、“莺莺拜月”等戏文,从手工艺的角度展示了园林的丰富内涵。

秫香馆对面是放眼亭,取自白居易的诗句“方言看青山”。

继续往西走,我们来到了东复廊。东复廊分隔了东部与中部花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复廊是双面空廊的中间砌一堵墙,形成两条单面空廊。

中间墙上共开有25个漏窗,起到步移景异,一步一景的作用,我们行走在复廊,眼前景象随着步子的变换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漏窗的图案是冰裂纹和水凌纹,与水相关,暗含了江南的水文化。

文章图片7

来自度娘

倚长廊而建的这座半亭名为倚虹亭,匾额是“鹅”,是书法家翁方刚先生所写,是拙政园的重要观景点,站在半亭向西看,纵向的西部花园尽收眼底。

东长廊与西长廊互成对景,仿佛镜中倚虹亭。再向远处看,在这亭台楼阁之旁,小桥流水之上,古木花树之间,屹立着一座宝塔——北寺塔,与拙政园直线距离1.5公里左右,这组“借景”手法运用非常成功。

文章图片8

远借北寺塔

长廊往北走,这座造型别致的亭子,是梧竹幽居。它是四角攒尖顶,翘脚保证了采光和通风,四面各有一个圆洞门,在亭子里透过圆洞门往外看,能看到四季的不同景色,往南面看可以看到迎春花,春天盛开,可观春景;西面是荷花池,夏天荷花盛开,所以是夏景;再往北看,有翠竹和梧桐树,可赏秋景;冬景在北面,下雪时,看雪缓缓落下,好不惬意。亭中匾额“梧竹幽居”出自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的墨宝,两侧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 动观流水静观山”。

文章图片9

梧竹幽居

中部花园以池岛假山为主,临水建造的有梧竹幽居以及一池三岛的“三岛”,一池三岛是仿建一池三山,相传东海有三座仙山,是瀛洲、蓬莱 、方丈。人工手法营造出人间仙境,在中部荷花池内,用掩隔破的理水手法做出三座假山,以小见大,缩龙成寸,把自然山水融入园林中。

文章图片10

来自度娘

从东边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着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反映了主人在退隐后营造出一片宁静天地,与自然和谐相处,避世隐居的生活。

来到一池三山的待霜亭,名字取自唐代韦应物“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亭周围种植橘树,还有些枫树,由此可见它是赏秋景的好去处。

文章图片11

待霜亭

这座平坦的亭子是雪香云蔚亭,亭名是上海著名书法家钱君匋题写,雪香是梅花飘香,云蔚是林木繁盛,亭子周围种植着梅树,是赏冬景的绝佳之处。亭内对联“蝉噪林欲静 鸟鸣山更幽”以动托静,闹中取静;厅内匾额“山花野鸟之间”,与山花野鸟为伴,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注解。它与正厅远香堂互成对景,相互衬托,远香堂是“闹市”,雪香云蔚亭则是人间仙境。

文章图片12

雪香云蔚亭

荷风四面亭听名字就知道是赏夏景的地方了,他的周围三面植柳,四面环水,夏天荷花的香气随风而来。厅内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 半谭秋水一房山”,寥寥几笔勾画出了春夏秋冬的景色,其中还包含1234的序数。上联仿照济南大明湖“小沧浪”里清代书法家铁保所写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对联的下联是仿照清代诗人李洞的诗句“看待诗人无别物 半谭秋水一房山”。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文章图片13

荷风四面亭

再往北就是见山楼,取自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一共两层,一楼是藕香榭,以荷花命名,二楼曾是忠王李秀成的书房,因为此楼三面环水,只有眼前爬山廊可以进入,所以封闭性很好,在此可以安全的办公。屋内没有楼梯,南面以石阶为梯,北面以爬山廊为梯,两者连为一体,形似一条龙。二楼的窗户是明瓦,由蚌壳磨制而成,费工费时,非常珍贵,在古代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得起。

文章图片14

见山楼

往前走就是香洲,形似船型,在园林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融合了亭台楼阁轩的建筑样式。出自唐代徐元固的诗句“香飘杜若洲”,'洲’同在'舟’,所以可以将香洲理解为荷花池中缓慢行驶的小船。船头是荷花台、船室是四方亭、船舱是面水轩、船楼是澄观楼、船尾是野航阁。在园林里建造石舫使园子建筑形式多样化,丰富其景观;园主也借此提醒“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表达自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心迹。

文章图片15

香洲

继续往南走,这一处封闭较好的庭院是小飞虹,因为它形似彩虹跨在水池的两岸,水中的倒影好似飞虹,其出典是南刘宋鲍照的诗句“飞虹跳卷河 泛雾弄清弦”。这里是观赏水景的最佳去处。

文章图片16

来自度娘~

这座三开间的水阁是小沧浪,两面临水,底部架空,跨水而居,两侧是得真亭与松风阁,和对面小飞虹一起围合成为一个闲静的小院。“沧浪”出自《楚辞 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倘若朝廷清明,我就洗洗我的帽缨,准备辅佐朝政;倘若朝廷昏庸,我就洗洗双脚,逍遥的享受退隐生活。

文章图片17

来自度娘

远香堂在中部花园的中心位置,出自周敦颐《爱莲说》“香远亦清”。前面有一条小河,种有莲花,后面一片水池广种荷花。夏天荷花盛开阵阵飘香,堂内匾额是近代书法家张辛稼所写。主厅的东面是绣绮亭;西面是倚玉轩,它是远香堂的附属建筑,起到招宾分流的作用;南面是黄石假山;北面是池岛假山,与远香堂正对着的就是池岛假山的雪香云蔚亭,一喧闹尘世一远方仙境,遥遥相对成为对景。

文章图片18

匾额

远香堂是园主宴请宾客之所,立柱在外面,内部宽敞明亮,是明代四面厅的建筑,家具则是隆重高贵的清式家具。南面对联80字,北面对联52字。站在远香堂的露台上,四时美景尽收眼底,东边绣绮亭春天盛开的牡丹;西边荷风四面亭夏天盛开的荷花;正对面的待霜亭秋天的橘树;正对偏西的雪香云蔚亭的梅花丛。

文章图片19

露台

穿过别有洞天门,我们就来到了分割中部与西部花园的水廊,它是苏州园林三大名廊之一。此廊南连宜两亭,北接倒影楼,是一个遮风挡雨休息赏景的自然旅游路线。这条水廊曲折蜿蜒,地面贴着池面,地面高低起伏,池面波光粼粼,仿佛人正踩着水面行走其上,颇有昆曲一唱三叹的婉转感觉。

文章图片20

水廊

西部花园又称补园,建筑大多成于清代,这个主厅是鸳鸯厅,从外面看是一个厅堂,进入里面,厅内用落地屏门隔成南北两个迥然不同部分。北面是卅六鸳鸯馆,是夏天纳凉的最佳去处;南面是十八曼陀罗花馆,这里种植着山茶花,是冬天取暖温馨场所,馆是接待宾客,聚会娱乐的场所。建筑里的蓝色玻璃与古色古香的建筑格格不入,这是清代状元洪均从国外购买回来的,冬天聚暖,夏天阻挡强烈阳光,冬暖夏凉。

来自度娘

富商张履谦祖上经商起家,酷爱昆曲,常在此处听曲,所以厅的四角建有耳房,可供演员换装,佣人伺候的作用,町内的假顶所用的椽子是弓形的,能产生很好的扩音效果。两馆匾额的题写者是一对儿女亲家,而且都是清代状元,卅六鸳鸯馆是清代洪均所写;十八曼陀罗花馆是清代陆润庠所写,他们都是园主的好友,又成为儿女亲家。

文章图片22

来自度娘

往北看这个建筑非常有特点,是扇形的,名为与谁同坐轩,得名于苏东坡“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园主借此表示自己的清高,进入其中会发现,这里的扇形无处不在,桌子、漏窗、屋顶……因为园主祖上是靠卖扇子起家的,提示自己不能忘本。

文章图片23

与谁同坐轩

稍远一些有个笠亭,在水廊上看这两个建筑,笠亭的顶在特定的角度可以放在与谁同坐轩的屋顶,好像是一个建筑一样。

文章图片24

来自度娘

这座有露台的卷棚四面厅建筑是留听阁,取自李商隐的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残荷听雨声”,它的特点是有一个银兴木雕的雕花飞罩,上面刻有梅花和喜鹊的立体花纹,寓意是喜上眉梢,隔扇裙板上刻有夔龙图案,据说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遗物。前方宽阔的露台,可供游人观赏和休憩。

文章图片25

留听阁

水廊北连倒影楼,它贴水而建,在水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此楼的倒影,所以它有这样形象的名字。这是拜文揖沈之斋,文是文徵明,沈是沈周,沈周是文徵明的老师,文徵明是拙政园的设计者。两侧有文沈石刻画像。正中间的屏门是雕刻了几根无根竹,并且配有诗文,“清新淡雅 苍翠欲滴”。

文章图片26

倒影楼

水廊南连宜两亭,因为这座亭子很高,登上此亭可远眺中部甚至东部花园,在中部花园,又可以看到西部花园的宜两亭,两处相宜,名为宜两。

文章图片27

宜两亭

结语:拙政园主要景点在此,希望可以给居家或者上班无聊的你带来一些快乐。也许有错,请指出。图片大多是库存,我有的都放上去,没有的找了度娘。期待疫情散去,生活回归正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