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获奖案例 | 孩子不爱玩规则游戏?这样玩,枯燥的蹦跳活动也能变成跳跃游乐厅!

 开心梅梅2012 2021-08-0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提到:游戏是幼儿极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幼儿的学习就是幼儿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的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程。那怎样才能让孩子更有兴趣更加主动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去呢?

德阳市淮河路幼儿园中二班的老师们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在户外游戏时,老师和往常一样在走廊上摆放好手足垫当障碍,让幼儿穿上袋鼠跳的袋子,进行袋鼠跳游戏。可是几轮游戏下来,孩子们逐渐失去了兴趣,有很多小朋友都对老师说“我不想跳了。”该活动是老师们预设好的一个规则游戏,玩法和材料相对单一,孩子们在游戏中重复双脚并拢跳、越过障碍的动作,很快孩子就失去了兴趣。孩子们不想玩了,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来看看老师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吧。

(*注:案例选编自德阳市淮河路幼儿园罗旋、慕云卿老师《欢乐跳跃厅》)

第1次尝试
材料互动:想玩什么、怎么玩的问题

我们召开了一次班级讨论会,讨论的内容是“你们想要怎样玩跳跃游戏?”问题一抛出,孩子们炸开了锅:

“我想玩夹沙包跳的游戏。”

“我想小兔子跳轮胎。”

“我想玩跳房子的游戏……”

我又提出了问题:“那么在哪里玩儿?需要什么材料?”

孩子们开始讨论,我提供了纸和笔,引导孩子们将自己想到的玩法和需要的材料记录在画纸上。

图片

这便有了第一次游戏👇👇

图片

孩子们来到楼顶,看见丰富的材料一拥而上,材料很快被分完。孩子们开始游戏,有的孩子把轮胎连在一起学小兔子跳,有的孩子用万能工匠拼搭器械,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的创造力和多样的跳跃方法让我感到惊讶。这时新的问题产生了,因为材料使用不合理,有的孩子拿到材料后,只是放在一边,没有有效的利用,引发了孩子们的争抢。

图片

在小结的时候,孩子们总结了游戏中遇到的困难,针对材料的使用问题展开了讨论,添添想到了一个办法:“我们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喜欢同一种游戏的可以一起玩。”于是孩子们举手表决同意分组游戏。

第2次尝试
师幼互动:解决主导者(幼儿)的问题

✦ 看不懂设计图

第二天,孩子们分好了小组,他们还给自己的小组取了名字:流星组、天王组、跳跃队。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开始在小组内讨论玩法:“我们可以用万能工匠来撑跳。”“我们可以每个小朋友选一个器械拼在一起玩……”这时,静静找来了纸和笔,在纸上画起了设计图。其他小组的孩子看见静静他们组在画设计图,也纷纷找来笔和纸,画起了设计图,过程中他们自己推选出来组长,组长带领小朋友一起拼搭器械。

图片

我看到孩子们在拼搭器械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设计图进行搭建,于是我询问了原因。皓皓说:“我不知道怎样拼成设计图中的样子。”孩子看不懂设计图说明孩子还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还没有将想法付诸实践。

小结时针对这个现象,我在碎片时间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来对自己的设计图进行说明,同时我在建构区投放了看图拼搭的图片对孩子进行支持。家园合作必不可少,我请幼儿把周末的计划画出来,讲述给爸爸妈妈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读图能力和做计划能力。

图片

✦ 不会分工合作

一周左右,孩子们的读图能力和做计划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跳跃组是搭建得最快的一组,再过一会儿,流星组也按照设计图搭建完成了,只有天王组还没有搭建出游戏需要的器材,只见他们一会儿去拿轮胎,一会儿又把轮胎放了回去,还有两个小朋友站在旁边等待,不知道要干什么。

图片

过了10分钟,他们终于搭好器械开始了游戏。于是,我请来了搭建最快的跳跃组,给大家展示了一次搭建器械的过程。天王组的佟佟说:“我知道了,他们组搭得这么快是因为分工合作,每个人拿什么东西?拿几个?放在哪里?组长都要安排清楚。”于是,天王组的小朋友开始了分工合作。

第3次尝试
幼幼互动:解决规则的问题

几次游戏下来,他们分工明确、思路清晰,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游戏,而且游戏内容也丰富了很多。比如,天王组在游戏中加入了打怪兽的环节;流星组在游戏中加入了羊角球撑跳;跳跃组更厉害,不但加入了跨跳、双人跳还有专门的休息区,而且,每次游戏中发现的新玩法,组长都会增加在设计图上。

图片

小结环节,小朋友说:“今天,浩浩在搞破坏,墨墨在乱跑。”我说:“是的,我也发现了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呢?”孩子们展开了讨论,决定一起制定规则:有的小朋友说可以用箭头表示从哪里开始游戏,有的小朋友说乱跑或搞破坏的小朋友要暂停游戏。

图片

小朋友把自己定的规则画了下来,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静静提出建议,他说:“我们每一组可以互相交换玩,这样就可以玩到不同的跳跃游戏了,肯定更有意思。”听到静静的提议,孩子们纷纷表示赞同。并增添了交换玩游戏时需要遵守的规则,贴在设计图周围,提醒自己遵守规则。还给这个游戏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跳跃游乐厅。

教师反思
图片

有了前几次基于幼儿经验的实践与思考,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高,游戏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自主。所以生成了现在的游戏,从预设活动到生成活动,这是一条成长之路,正如《指南》中说道的,应该最大限度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衍生游戏

跳马鞍:运动能力的发展

基于跳跃游戏厅的游戏,另外几个孩子衍生出另一个游戏——跳鞍马。

图片

游戏开始后,萱萱从起点跑向羊角球和轮胎组合成的鞍马,双手撑在羊角球上,双脚向上弯曲,但是,经过多次尝试,她都没有跳过羊角球。于是,我请皓皓把他跳鞍马的经验分享给萱萱,并帮他总结出关键经验是用手撑的时候双脚起跳,萱萱开始了新一轮的尝试。

《<指南>解读》中提到:重复性行为是幼儿游戏的一个明显特点。当萱萱接触到新的技能时,她通过游戏不厌其烦的重复,直到完全掌握,游戏为萱萱提供了自发练习的机会。

图片

在接下来的游戏中,萱萱反复地练习,终于顺利跳过了鞍马,她找来了万能工匠当撑跳工具,她说:“之前的鞍马是软的,这次我用硬的鞍马。”可是,这次用万能工匠做的鞍马怎么也跳不过去,于是他们降低了难度,把起跳的地方增高了,这次他们能跳过去了。虽然他们用其他的方法跳过了鞍马,但是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跳鞍马的动作,于是,我在碎片时间给孩子们观看了跳鞍马的视频,让孩子们学习正确的跳鞍马的动作。

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孩子们基本可以跳过万能工匠做的鞍马,接下来我在图书区投放了一些运动书籍,萱萱和几个被一张用人当鞍马的图片所吸引,在游戏中,他们一起商量玩起了新的跳鞍马游戏。

图片

教师反思
图片

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儿童在游戏中往往不满足于已经达到的行为水平,他们总是略高于日常的水平来尝试新的游戏行为。在跳鞍马这个游戏中,能看到萱萱开展了略高于原有水平的新的尝试。正如维果斯基所说,在游戏中实现了小步递进地自我发展。

当然跳跃游乐厅游戏也在继续进行,在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要自己制作跳跃器械的想法。在后续的活动中,我们会将跳跃游乐厅一直延续下去,真正的教育者,应该遵循孩子的内心,把自主归还与孩子,让孩子做幼儿园的小主人,让孩子保留最纯真的本质。

图片

编辑 | 橙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