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是抑郁症高发季节,如何避免“悲秋”?

 呼吸科大夫胡洋 2021-08-10

2020年10月10日,南京审计学院一个大二学生坠楼。

2020年10月13日,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一名研究生被发现在实验室自缢身亡。

2021年7月29日,北京导演徐正阳因抑郁症坠楼身亡,年仅23岁。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这些年轻人的人生刚刚起步,花一样的年纪,未来有那么多可能,为何非要走到这一步呢?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不少年轻人的心理问题已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研究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现在有超过5400万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口的4.2%,相当于每100个人里约4个人是抑郁症患者。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为青少年,而抑郁症的就诊率不到4%,更多的患者在一个人痛苦地挣扎着。

     抑郁症的发作与季节也有着一定的关系,秋冬季节抑郁症发作会更频繁。调查显示,约高达38%的抑郁症患者,会在秋冬季抑郁发作,秋季的自杀率也是全年中最高的。因此,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秋季抑郁症俗称“悲秋综合征”,是一种季节性心理疾病。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当昼夜温差加大,气温越来越低,白昼时间越来越短,自然景象越来越萧条之时,更容易发生秋季抑郁症。

     据统计,在加拿大,秋冬患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的人达80多万人。网络上也经常有网友表示:一到秋季心情就特别的抑郁。古人向来喜欢伤春悲秋,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杜甫在《登高》写“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为何秋季心情更容易抑郁?

    人脑的深部有个叫“松果体”的内分泌腺,这个腺体对阳光和明暗非常敏感。夏天强烈的阳光可以抑制松果体的功能,使松果体激素分泌减少。立秋以后,白天渐短,尤其在阴雨时节,天色暗淡,松果体开始分泌大量的松果体激素。松果体激素(褪黑激素)能调节其他激素的分泌,主要是能抑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

    众所周知,甲状腺素能增强新陈代谢、促进机体发育,缺乏甲状腺素的时候,人会反应迟钝、萎靡不振。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升高血压、升高血糖。若这两种激素在血中的浓度降低,大脑细胞的功能活动就要降低,精神也开始消沉,变得无精打采,善感之人更会愁肠满腹。

    如何预防“悲秋”?

  • 1.预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调节,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广交朋友,有不良情绪时及时要家人朋友倾诉。

  • 2.可以多做一些户外活动,人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有更好的精神状态,提高自身的兴奋性,平常的时候还可以打开家里的全部照明设备,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 3.保证充足睡眠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不熬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11点后入睡算熬夜,哈佛大学研究显示,每提早一个小时的睡眠中点,患抑郁风险下降23%,如果晚上11点就入睡,患抑郁风险更是能降低40%。

  • 4.健康饮食 补充牛奶、蛋、蔬菜水果,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及钙质的摄取量。适当吃一些甜食,甜食中糖类的含量高,人的身体中血糖水平如果有了适当的提升,就可以很好的提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胡洋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肺功能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成员。擅长间质性肺病、结节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预防与诊治。

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