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元宵无灯市,明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颖之星语 2021-08-10

又是一年元宵节,然而没有灯如昼。

自南朝开始,我国就有了元宵灯会的习俗,亦称闹元宵,因此元宵节也被称为灯节。

一千五百年来,竟然在今年有了例外。

隔着屏幕,祝福大家节日快乐!每天快乐!

南朝时期,都城在建康(今南京),秦淮河畔,每到元宵节,张灯结彩,灯火满市井。

破镜重圆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南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人称乐昌公主,“才色冠绝”,对江南著名的才子徐德言,一往情深。

徐德言因此被招为驸马,才子佳人,相敬如宾,可谓天作之合。

而公元589年,建康被隋军攻陷,国破家亡,徐德言对乐昌公主说:“今国破家亡,必不相保。以子才色,必入帝王贵人家。我若死,幸无相忘,若生,亦不可复见矣。虽然,共为一信。”

两人击破一面镜子,各留一半,就此分散,相约元宵节那天,到街市上叫卖,相告消息。

貌美如花的乐昌公主,被隋文帝赐给丞相杨素作妾。

杨素深宠乐昌公主,为她建造别院,然而难以博取乐昌公主一笑。

元宵节那天,乐昌公主令奴婢携带她的一半破镜,到街市高价叫卖。

徐德言知道了乐昌公主的消息,托奴婢带诗一首给乐昌公主: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看到镜子和诗句,悲怆流泪,肝肠寸断,多日不思饮食。

杨素看到她憔悴的样子,问原由,乐昌公主以实情相告。

杨素被他们的挚爱所感动,决定成人之美,将乐昌公主还给徐德言。

将信将疑的乐昌公主,临行之际,哭笑都不敢,写下绝句一首: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

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乐昌公主和徐德言,终于破镜重圆,得归江南,携手偕老。

破镜重圆的爱情故事,至今流传。

隋朝时,隋炀帝发起的都城洛阳的端门灯火,盛极一时。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610年,即大业六年元宵,炀帝“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 

唐代时,洛阳的元宵灯会依然兴盛,据《大唐新语》和《两京新记》记载,每年元宵节期间都要大放花灯,连续三天,赏灯者人山人海。

唐代诗人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尽述元宵灯会盛况: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写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盛唐李隆基时期,洛阳城,漫挂红纱满树头,盛唐之盛,由此可见。

著名诗人元稹的《灯影》诗云:

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

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

北宋时,元宵灯会进一步兴盛,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千古流传: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水浒传》中李逵大闹东京的场景,就是在京城开封的元宵灯会盛况时。

北宋景祐元年,即公元1034年,用于祭祀孔子的南京夫子庙建成,秦淮河畔,夫子庙灯会进一步发展兴盛。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人人皆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始于南朝、兴盛于唐宋的元宵灯会,明朝时达到高潮。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秦淮灯会进入了发展高潮,每年元宵节的张灯时间延长至十夜,成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

明朝永乐七年,即公元1409年,明成祖朱棣更是“赐百官上元节假十日”,张灯结彩,与民同乐。

明代的文学作品中,留下了大量的描写元宵灯会盛况的文字。

散曲作家王磐的《古蟾宫·元宵》: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明代文学家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

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灯会流传一千五百年,今年元宵无灯会。

明年元宵夜,花市灯如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