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100多位全国优秀经销商,我们总结了10条管理经验

 新经销 2021-08-10

过去的两三年,新经销前前后后拜访了百余位全国各地的优秀经销商,与这些经销商老板交流探讨各自的生意经,为何能在市场快速的变化中,依旧能够抵抗风险,破局增长,做大做强。

如今市场依旧在变,对经销商的考验,也越来越多,如何能够在变化中不断突破,或许本篇从内部商贸公司经营管理角度,能够给各位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以下这10条管理经验,是过去新经销拜访的百余位经销商的优秀经验总结提炼而得,真实且有效。



一线业务人员的薪酬  

一线业务人员的薪酬考核,如果只是最简单的底薪+提成的方式,那么市场是不会做好的。经销商所有的市场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人,而人的背后是绩效考核。

做得好的经销商,其一线薪酬设计的结构,整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基础薪资+销量/毛利/净利提成+市场建设/专项奖励等

第一部分:基础薪资。这个没有什么讲究的,多还是少,不是关键,甚至有部分经销商连基础薪资都没有。

第二部分:销量、毛利或净利的提成。销量提成最为普遍,但容易只卖畅销品;毛利提成,可以有效解决推新品的问题,但容易忽视市场建设,非理性压货;净利提成,更高一级,既要考虑销量,也要考虑成本投入,但对经销商的数字化能力要求非常高。

第三部分:市场建设或专项奖励。这是阶段性的过程考核,便于经销商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调节经营的重心。同时,让一线业务员既关注目标达成,也关注过程和市场建设。

总结来说,基础薪资是解决温饱问题,销量/毛利/净利提成是解决目标的达成问题,而市场建设或专项奖励,解决是关键市场动作的执行问题。

仓拣配人员的薪酬 

仓拣配,对很多经销商来说是头疼问题,薪资就只能给到那么多,还希望他们干得有效率,不要磨洋工。对这一块,优秀经销商们的普遍做法是:多劳多得,计件制或承包制。

仓库的分拣复核人员按件制,取消或降低基础工资,60%的收入来源于计件,配送物流的司机承包某一块区域的配送。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部分经销商直接将车辆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司机,让司机成为配送小老板,减少公司管理的负担和成本。

管理制度标准化、规范化 

这里的管理制度标准化、规范化,不仅仅是早上几点上班,晚上几点下班,早会晚会周会这么简单,而是将整体的业务管理作业进行标准化、规范化。

比如仓库内的货品管理,从进货到入库到在库到门店,以及可能产生的回调货返库再到门店,清晰地规范出每一环节的关键事项和关键人员。

单从商品到库这一项,关键事项是运输、装卸、入库,而这里涉及到的人是司机、装卸工、仓管。关键事项,对应事项的做对标准是什么,是否有可量化评估的制度,以及对应人没有做对的奖惩制度是什么。

同样,在门店内执行,亦是如此。有标准,有规范,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才有标尺衡量。

 中层业务合伙人模式  

一旦经销商做大,尤其是跨品类经营时,将会面临拆分业务组织的问题。此时,为了提高业务负责人的积极性,不少经销商考虑合伙人模式。

但这里要强调,业务合伙人解决的不是企业管理的问题,而是企业经营的问题。让合伙人专注于某些品牌或某个品类,围绕分销、动销以及竞争策略,灵活应对。

如果说经销商经营的品类或品牌一致,分销、动销及竞争策略相同,则不建议设立合伙人,应由经销商老板个人制定终端操作策略,中层干部管理协调检核,一线业务执行。

市场部、采购部的增设  

当经销商年销过五六千万时,想继续扩大品牌或品类,除了前端销售部外,要加紧建设看起来不那么重要的市场部和采购部。

市场部要根据上游品牌的政策和市场执行建议,结合下游终端和背后的消费特征,设计阶段性的活动。比如陈列、试吃、导购及各类助销物料的挂贴。

选择什么样的门店,投入什么样的政策,设计什么样的激励,执行什么样的频率,以及最终实现的标准是什么。

当商贸公司有了稳定的品牌代理后,采购部还需要持续不断地为企业引入更多的品牌,这在休闲食品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而采购部的考核,一定要与前端的销售毛利、库存损耗直接挂钩。

老板个人的学习交流 

老板的个人认知决定了公司的天花板。不能不去一线看市场,也不能天天泡在一线。经销商也要成为一名社会活动家。

这里的社会活动家不是跟厂家天天吃饭喝酒,跟下游客户搞客情关系,而是走到外地去,学习其他同行优秀经销商的优秀经验,与不是本行业的企业老板多喝茶。多去参行业的相关会议,多去参加下游的零售会议

如今零售业态变化非常快,与本地零售连锁的老板聊聊天,与做电商直播的高管多交流,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打开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视野,更有可能的是生意机会。

团队的PK竞赛制度  

对于一线团队,除了要有钱的直接奖励外,还应有人与人,团队与团队的PK文化。PK的核心目的是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和氛围,激发业务潜力。

当然,在PK过程中,作为管理者或老板也要参与其中,关注和辅导参与者。作为经销商老板,要清楚明白PK赛的目的不是为了把某一个团队干掉,而是要通过PK让两个参赛队伍能够超越自身。

独立于仓库的写字楼“办公室”

独立于仓库的写字楼办公室,与上述经销商个人的学习交流是同样一个道理。经销商要从繁重的基础工作中脱离出来,多思考多交流。多去指点江山,而不是搬货卖货。

另外,搬进写字楼,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来。尤其是做到了一个亿体量的经销商,当开始考虑业务多元化时,年轻群体的加入是必要条件。而年轻人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是经销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基于数据管理而非人的管理 

基于数据管理而非人的管理,我想这一点,经销商都赞同。但如何做到数据管理呢?

不是简简单单财务使用了数据软件、老板能看到数据这么简单,而是让一线业务员都能看到数据,应用数据。

过去我们常说商品在线、客户在线、人员在线等等,如何做到,从仓储配送到业务销售,让生意的闭环在软件数据中完成,而不是简单的将订单、金额录入到系统中。

大池塘养大鱼的规模意识 

经销商的生意,不是什么高大上,科技智能艺术的生意。要持续不断有人才进来,有人才能留下,核心只有一个办法:不断增长。有增长才有规模,有规模才有可能吸引和留住更高级的人才。

做大规模,才有更多的位置让别人坐上去。有人才,才能不断拓展新业务。举个例子,当公司只有五六个人的时候,社区团购来了,只能老板去供个货。

但当公司有五六十人的时候,社区团购来了,能抽调三四个人,专门去研究和对接社区团购,此时才能抓到红利和增量机会。

 

总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