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可 为人民而歌的音乐家

 微湖渔夫 2021-08-10


图片

马可   为人民而歌的音乐家
尚永娜

马可(1918-1976) 江苏徐州人。曾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后在冼星海的感召和引导下,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第三队。
1939年,马可抵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工作团工作、学习,得到冼星海、吕骥等人的指导,记录、整理过大量民族资料。后在东北解放区从事音乐活动,解放后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

图片


马可一生写了二百多首(部)音乐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周子山》(与张鲁、刘炽合作)、《白毛女》(与瞿维、张鲁、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流传最为广泛。

马可还著有《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冼星海传》等书籍,在歌曲创作、歌剧创作、音乐理论方面都作出重要贡献,为人民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图片

1918年,马可出生在江苏徐州的一个自由职业家庭,他的名字是从福音书上圣徒马可那里借用而来。1935年,他考入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刻苦读书,“梦想做一个发明家”,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
“一二·九”运动后,他和许多进步青年积极响应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走出校园,到开封火车站参加“卧轨请愿”示威,露宿10多天。
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发起和组织河南大学“怒吼歌咏队”,编选和教唱抗日歌曲,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他以火一般的热情,创作了《保卫我们的平津》、《抗日五更调》等群众歌曲。适逢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率“救亡演剧队”来到开封,住进河南大学大礼堂。马可一直跟随冼星海参加各种救亡歌咏集会,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得到了冼星海的直接教诲。

图片

1937年12月,19岁的马可毅然抛弃科学救国的幻想,投身到抗日洪流中。他参加了“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第三队”,后改编为“军委会政治部抗敌演剧第十队”,创作出《保卫洛阳》、《守黄河》、《吕梁山大合唱》、《游击战歌》等200多首富于战斗性的救亡作品,在群众中影响很大,被冼星海称赞为“极力趋向大众化、民族化的新形式”。
1939年底,马可来到延安,经冼星海推荐,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在1943年的新秧歌运动中,他编写剧本、作曲、参加演唱和乐队伴奏。由他编写的节目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由他作为主笔者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赞扬,被誉为新歌剧的里程碑。

图片

1945年12月至1949年10月,马可随鲁艺挺进东北新解放区开辟工作,先后谱写《我们是民主青年》、《南泥湾》、《咱们的军队回来了》、《帮助军队打胜仗》、《咱们工人有力量》等革命歌曲,同时还创作了《荒火》、《血海深仇》、《夫妻识字》、《小二黑结婚》等歌剧。1947年2月,马可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夙愿。

图片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可的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研究进入了全盛期。他历任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室主任、歌剧系主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兼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人民音乐》主编等,长期担负着音乐教育、戏曲研究和发展新歌剧事业,同时还写出了《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等百余篇音乐评论和理论文章。“十年动乱”期间,马可卧病在床时还念念不忘为人民谱写新的音乐作品。 
图片

在音乐理论研究上,马可除了对冼星海作专题研究,著有《冼星海传》外,还涉及到新歌剧的发展、戏曲音乐改革、革命音乐传统和群众音乐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并著有《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等书和二百余篇论文。他在歌曲创作、歌剧创作、音乐理论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人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1978年他的部分歌曲被编入《马可歌曲选》出版。以他为首集体创作的《哀乐》是现在国内最正式的傧仪用曲。

1976年7月,马可这位为人民而歌的音乐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歌至今还在人民中间流传,他走过的光辉路程,永远留在人民的记忆中。


图片

2014年9月19日上午,《马可选集》首发式暨马可艺术成就研讨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等院领导以及徐州市委统战部部长袁丁、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人民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即《马可选集》负责人杜晓十、中国著名声乐表演艺术家郭兰英、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即《马可选集》编辑委员会主编李西安、著名作曲家吕远等专家学者、《马可选集》各分卷编委以及马可先生的子女、 '马可作品音乐会'主要演员代表等一百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图片

研讨会由中国音乐学院院办主任倪赛力主持,他首先宣读了贺敬之先生发来的贺辞:'人民音乐家马可同志的作品是中国民族音乐和革命音乐的宝贵财富,由他和安波等同志创建的中国音乐学院是新型的、民族音乐教育的成功范例,这二者永远值得我们珍视、传承并发扬光大。'会上,赵塔里木、李西安、杜晓十为《马可选集》首发式作了剪彩仪式,著名画家王兆辉向马可先生的家属赠送了马可先生的肖像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书法家赵振乾赠送了他的书法作品《中国民族音乐的丰碑》。


图片

赵塔里木院长从马可先生的艺术成就、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和民族教育研究成果等三个方面对马可先生做出了高度概括的总结与评价。

图片

《马可选集》组委会主任,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李西安教授致辞说,在中国音乐学院、河南大学和徐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和编委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马可选集》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马可选集》的完成与发布,对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建设、丰富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近代音乐史料工程'的建设内容有着积极的意义,为今后深入研究马可先生的实践与思想提供了具有学术价值的资料。


图片

徐州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长袁丁先生致辞说,马可先生在徐州度过了童年和小学、中学生活,他是徐州人民的骄傲。为继承马可先生的艺术精神和财富,徐州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以评选历史名人、修建马可先生塑像、马可纪念馆和马可广场、马可音乐厅等形式来纪念马可先生,在民间成立了马可音乐研究会、马可管乐团、马可民乐团、马可艺术团等形式来传承和弘扬马可先生的艺术思想。


图片

人民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马可选集》出版负责人杜晓十教授说,马可先生身上有一种'爱乐'的精神,那就是对我们中华民族及其音乐文化的热爱,很值得我们学习。

'马可艺术成就研讨会'由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处处长、音乐研究所所长赵为民教授主持,参与研讨的有郭兰英、马海星、樊祖荫、钟利民、乔建中、张静蔚、马海莹、乔佩娟、吕远、王凌等知名艺术家和学者,他们通过研究马可先生的作品及文论,结合自身参与《马可选集》编撰过程、马可先生作品排演过程中的收获以及与马可先生的交往等角度出发,肯定了马可先生对于中国民族音乐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图片

马可先生的女儿马海星说,《马可选集》是一个爱的结晶,感谢中国音乐学院、河南大学、徐州市政府,感谢人民音乐出版社,感恩李西安教授等所有为《马可选集》付出的编委会成员和朋友们。马可不是个人的马可,马可也不是家庭的马可,他属于中国,属于人民。

图片

马可先生的二女儿、《马可选集》日记卷的主编马海莹发言说,由于年龄小,对父亲过去的情况是不够了解的,通过这次参加日记的编辑工作,我们姐妹对父亲的生活经历、理想抱负、喜怒哀乐、志趣爱好等都有了更全面直接的了解,在我们心中,父亲的形象也更加鲜活、更加清晰。通过这次的编辑工作,我们更加了解了老一代革命家的战斗历程。我们作为马可的子女,文艺战线上的后学晚辈,都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教育。

图片

著名作曲家吕远说:'马可同志是一个最坚强的战士,也是一个巨人。他建立的民族音乐思想是非常宝贵的。还有他的科学精神,都是留给我们音乐学院的遗产。这种精神不仅仅要立足于中华,而且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部分。

图片

郭兰英老师在演出后深情地说,'马可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追求真善美的思想境界、高尚的人格情操以及他具有不朽灵魂的音乐作品,将会作为一笔巨大的财富保存在音乐的历史长河中,并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迹。'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