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狗的大学生活》(51)

 蓝天白云黑狗 2021-08-11

黑狗的大学生活

2013-2017

台北租房记

来到台湾的第二天,一行六人开始急匆匆地找房子。台师大不提供宿舍,交流生需要自己在外租房。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找出租房真的是一件挺头疼的事,既不能离学校太远,又要价格合理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最好六个人还能住在一起……这就像淘宝购物时不断地筛选、排除,到最后,走了好几家中介,都没找到满意的房子。

迫不得已,我们打算自己到居民小区去找。上海的很多小区公告栏中会有租房告示,我们以“上海”的思维去想着脚下这片土地的情况。但,这边的居民楼沿街而建,没有一个大的门口,更不用说可以问路的门口保安。游荡在街头的我们不知道如何“下手”,巷子里的公布栏中也只是张贴着很久之前的“里长”选举公示。有个姑娘注意到了街边一个类似于上海那种“老年活动室”的地方(具体叫什么,忘记了,而且因为是繁体字,看不太懂,只是通过几个看得懂的简体字大致猜测了一下意思)。我们走了进去,说明了来意。里面的一个老奶奶说:“我不知道这周围有没有合适的房源可以出租。”我们失望地说了声“谢谢”,准备离开的时候,奶奶突然灵机一动想到这附近有家钥匙店,店主阿嬷可能会知道,因为她的消息很灵通。这个消息让我们“死灰复燃”,分外激动,大致询问了下那家钥匙店的方位和路线准备出发。老奶奶怕我们不认识路,决定带我们过去。走了差不多十分钟仍没有到,我们不太好意思让老奶奶继续带路了,但老奶奶很是谦让,执意要把我们送到那边才放心。拗不过老奶奶的坚持,只好羞愧万分地跟着她继续往前走,一路上和她不断地交谈才能缓解内心的羞愧感。

那一瞬间,觉得自己很是幸运,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收获了这样的感动和温暖。以前读过一篇文章,里面说:“如果有人对你特别好,你就会怀疑人家是不是不怀好意。”可是,更多时候,人与人之间是有微妙感应的。言行举止都会让人产生一种直觉——眼前的这个陌生人值不值得信赖,靠不靠谱。要相信别人的好意,要用自己的心去看周围的世界。

后来,我们在老奶奶的带领下找到了那个钥匙店的阿嬷,遗憾的是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房源。老奶奶也有点失落,连连说道:“对不起哦。”然而,这和她没有关系啊,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安抚她的“歉意”,只能嬉笑着说:“没关系的,好房子要慢慢找。”随后,与她致谢并挥手告别。

忘记问老奶奶姓什么,也没记得老奶奶长什么样,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份在我们很需要的时候她所给予的温暖。

白天找房失败,晚上,同行的小伙伴在FB上联系到之前来台师大交换的学姐,通过她找到了一处房源。第二天,我们便又出发去看房了,房子离学校很近,大约十分钟的步行。隐藏在一栋居民楼之间,出租的是顶楼以及“加建层”,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即便房子空间狭小且略显破旧,但房租仍然不便宜。房东是淡江大学的一个退休老师,说话软绵绵的、浓郁的台湾腔,看上去是一个靠谱、友善的奶奶。能凑合入住的房间有限,我们四人决定住下了,而另外两位姑娘仍想找到更为满意的房子。我和同一个系的学姐玉清合住在“加建房”中。房间面积不到十平,到好在有一个大阳台可以方便洗晒。从大阳台望去,还能看到周杰伦在台北的房子。

我笑称这间小小的房间是黑狗的“小狗窝”,短暂的四个多月的“家”。这是我第一次自己租房,也别有一番独特的体验。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房子虽简陋,但经过我一晚上的整理和布局上的微调,两个人的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小伙伴再次走进参观时都颇为感叹:“这样子看上去有点物超所值了。”


房子的确能给人归属感,在宾馆住的几天即便整洁方便,但总觉得自己是“飘着”的。拿到钥匙的当天,我便一个人先行搬进了这里,那晚,虽然害怕得睡不着觉,但心里还是有“落地”的感觉。这间小小的房子是我在这座陌生城市的落脚点,是另一个“家”。如此想来,便觉踏实许多。

黑狗的大学生活

(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