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必有方”的奋斗者理当受到礼赞

 新用户1096clAp 2021-08-11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警察姚勇在岗位上向母亲敬礼

据《长江日报》报道,大年初一,武汉市沌口永旺梦乐城警务站,79岁的白发老母亲,专程来看望45岁当警察的儿子。姚勇是开发区交通大队民警,参警24年,逢年过节和家人聚少离多。

按照某律师诋毁“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老人的说法,这名警察也算个“不孝之子”。大过年的,不仅不回家侍母,还让年迈的母亲来看自己,太不近情理。但是,孝不孝,知儿莫如母,“儿啊,你好好工作,我就是来看看你!”

母亲的健康一直是姚勇的牵挂,他常给母亲打电话,只因为了节日保畅、疏导交通,才放弃了春节休假。在每一年春节,为了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城市安宁、节日和顺,有无数个姚勇,都舍弃了陪伴父母和家人,坚守岗位,他们的劳动,换来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团圆和幸福,也得到了父母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父母在,不远游”,有人断章取义,用这句话为诋毁黄旭华老人找依据,力挺某律师关于黄老“三十年对父母不闻不问”的说词。这些人站在今天的立场,以今天的标准去评判、度量过往的人和事,以显示自己的道德优势。

试问,这些人对新中国几十年历史是真的不知,还是佯装遗忘。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人民享受几十年和平安宁的生活,没有黄旭华他们个人利益的牺牲,一切无比谈起。即使黄旭华对从事的工作不吐露半个字,尽管开始也有兄妹误会,在那个时代,相信老人的父母对儿子“远游”的不言之理,大致也会心知肚明。回过头来看,没有父母家人的深明大义,恐怕也难有黄旭华的核潜艇人生,也就没有国家重大利益的实现。

在除夕之夜,我和从海外回家过年的儿子,陪同他八十多岁的爷爷看春晚时,禁不住回首往事,笔者在三十岁之前也是一名“游子”,远游期间没和父母过一个春节,甚至在39年前的那一场边境作战中,也没有向父母透露半个字。许多战友在吃完那一年的年饭后,就义无反顾地奔赴南疆战场,再也没有回来,他们的人生再也没有春节,更谈不上孝敬父母。按某律师的逻辑,如果责难这样的壮举,谁是蓄生,不辩自明。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有的牺牲亲情,有的牺牲生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些一辈子守在父母身边的人未必就孝顺。成家后离不开“老婆孩子热坑头”的人未必就能够体现人生价值。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那些诽谤和攻击公而忘私的人,与新的时代风尚格格不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