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播亲子教育剧《小舍得》里的“矛盾论”

 新用户1096clAp 2021-08-11

《小舍得》追了上十集,看得好累,又让人欲罢不能。孩子读书的事,搅得一个小家、一个大家、一个行业、一个城市、一个社会都统统一团乱麻。戏剧就是冲突,社会就是矛盾。该剧人物关系编排之巧妙,围绕教育这个核心问题牵扯之广泛,很好地浓缩了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折射出当下这个因教育而焦虑的复杂社会。

讲的虽然是孩子教育,呈现的却是这个社会林林总总的矛盾复合体:试图列举已经展开的矛盾: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的矛盾,市场规则与教育规律的矛盾,历史纠葛与现实纠结的矛盾,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的矛盾,良知与私心的矛盾,公平与特权的矛盾,健康理性家长与非健康理性家长的矛盾,城市家长与务工家长的矛盾,学生与家长的矛盾,家长与老师的矛盾,学生与学生的矛盾……

在上述矛盾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应该列为主要矛盾。如果按照阶级分析理论来看,或许可以说是有钱阶层与贫穷阶层的矛盾。因为没钱的人既解决不了要用金钱堆起来的应试教育,也完成不了也要金钱堆起来的素质教育。但在该剧中,富有与贫穷这个敏感的矛盾被大大弱化了,弱化到从属于中产阶级之间关于教育理念、教育投入、教育效益之争之下。

上述矛盾呈现了矛盾的普遍性,而矛盾的特殊性正在一一展开,暂不能赘述。主要矛盾之后,要理出矛盾的主要方面。仅就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对主要矛盾来说,剧情目前的态势,以私立教育和校外培训机构为载体的应试教育,已经明显占据矛盾的主要方面,它们正在主宰整个城市和社会,正在收割着家长的注意力和财力,也正在蚕食着孩子们的童年和健康成长。可悲的是,无数家长身陷苦海,却乐此不彼。谁是清醒者,谁就可能被淘汰。因为你无法阻挡。

几个月前,听到老家消息,说当地私立教育在政府某些领导的默许和暗中支持下,对公立教育完全形成碾压之势。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根本无法正常完成学业。如果真有此事,那么,《小舍得》不是编出来的戏,就是现实。可能现实比该剧更恐怖。

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矛盾的形式主要就是冲突。《小值得》展现上述矛盾当然也不例外,而且冲突相当激烈,相当刺激。可能对感官刺激比较大的是,子悠母亲与子悠的数学钟老师的对杠,或者是南副院长的前老伴与后老伴的对骂,但真正代表核心矛盾冲突的是子悠的妈妈与欢欢的妈妈,两种教育理念的深层次的持久的冲突。是“顺其自然”与“爱拼才会赢”的较量。

然而,更多的矛盾相处和解决的形式,不是直接的简单的冲突,而是无奈的妥协,如作为设计专家的欢欢爸爸屈从于土财主;是利益交换,如子修爷爷用课桌椅交换一个竞赛班名额;是历史各阶段的互补,如欢欢外公找当年自己帮助过的如今的李副区长争取的两个上学名额;是孩子的隐形牺牲和慢性自杀,如子悠被迫放弃足球爱好,而且有可能走向崩溃……

这所有的矛盾,所有的矛盾解决方式,无一不是以爱的名义。在该剧中,放弃孩子学习,主观上想虐待、摧残孩子的人物形象还没出现。有的是爱的极致或实得其反。“这世上,最爱你的永远是你的妈妈”,惟有子悠妈妈的这种爱最为突出。到目前为止,她对儿子的爱,既牵扯了亲生母亲,也殃及了继父;既伤害了钟老师,也误解了有良知的继姐;既边缘化了孩子爸爸,更是从骨子里伤害了儿子子悠。

我追该剧还是有目的的,那就是大家庭中遇到了孩子教育前所未有的难题。虽然前十集剧情中还没有出现我们所面对的这个孩子一样的典型形象(预计剧情后期一定会出现),但现实中家长的焦虑、困惑、无奈,比剧情中的家长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他们得到了非常优秀且有实力的善良老师的无私帮助,但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家长对于一个孩子的不可或缺。

该剧与其说是教育题材,不如说是家长题材。所以,我推荐相关父母追剧,重点要关注三个学生的家长,也即三类家长:欢欢的父母亲、子悠的父母亲、米桃的父母亲。他们分别代表健康理性父母、非健康理性父母、进城务工父母。每对父母之间有时也不是统一体。他们对待不同的孩子、每个孩子处在不同情境下的心态与表现,以及相关的学习生活问题,他们是怎么面对与处理的,你都能找到堪称经典的家庭教育的言行示范。

再强大的家长,你无力改变整个社会现状,也不可能改变目前教育现状,但你推卸不了“第一老师”的职责。当你无法抗拒焦虑社会凶猛来袭,当你暂时不能解决孩子焦虑时,你可以首先学会改变自己,让自己学会面前现实,包括接纳、宽容和协调孩子的所有现实。“女人本弱,为母则刚”;孩子弱小,父母必须强大。只是非子悠妈的刚。强也非欢欢妈那种强。如果你是一座大山,孩子就有依靠;如果你是一片大海,孩子就有港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