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53章: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不知心归何处 2021-08-11

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第一部分: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介是指人要顶天立地,上顶天下通地,而要想介然顶天立地地站住,这需要真正的智慧就是“行于大道”,做一个光明磊落正直无私于天下的人,但是要“惟施是畏”,施是布施,要懂得布施的意义而心存敬畏,因为天地生成了万物,相当于布施给万物,这其中自然包括人,人也是靠天地万物,靠国家社会,靠大家的布施而生存,例如现代的一些青少年,有几个人下田种过一颗米,却嫌煮的饭不好吃;有几个人做过一件衣服呢,却嫌衣服穿得不舒服

殊不知吃穿住行,这些都是众生给的恩惠,我们接受了一切的布施,不仅没有心存感恩,反而心生抱怨,这是违反大道的,所以说真正有道德的人,做什么事都是发自内心的,是不求回报的,而没有道德的人,做什么事只会想着自己,从不顾及别人,只知道接受和索取,不知道给予和付出;所以要时刻警觉这个道理,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才能时刻检查和验证生命的意义

第二部分: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大道非常平坦宽阔,但是人却不喜欢走大道偏爱走捷径;旨在说明人都喜欢耍小聪明,喜欢走小道,反而妨碍了自己去了解真正的大道

第三部分: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为政者身居朝堂高位,但政务却混乱不堪,致使邦国田园荒芜,万民仓廪空虚,饥寒交迫,而他们自己却身穿华丽的服装,佩戴长长的利剑,饱食佳肴厌足不止,财富堆山成海,这些人是土匪强盗,剥削了自然的道德,违反了道德原则

因此从这段可以看出,道家的思想同佛家的思想一样,不是要社会帮助我们,而是希望我们能帮助社会;不要人家贡献我们,而是希望我们能贡献给人家;超越小我,成就大我,这才是道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