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文)师德赞

 01一线 2021-08-11

(诗文)师德赞

韩愈《师说》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的写照,也是他对教师的殷殷期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树不易,育人更是难上加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阶梯。教师,不仅只是传道受业解惑,更是我们成长路上不倒的灯塔。有了他们,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有了他们,从此心灯长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老师一直恪守的箴言。他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不论在平地还是高山,只要有鲜花的地方,就能见到蜜蜂忙碌的身影。他们从湖边到山顶,从冬天到夏天,采尽百花,酿成花蜜。教师正如蜜蜂一般辛劳,从教室到宿舍,从清晨到日暮,没有一刻他们不是挂念着学生的。他们用毕生的心血换来了我们的成就,却熬白了自己的头。

何为师德?师德是热爱孩子的赤诚之心,师德,是热爱岗位的敬业精神,师德,是热爱事业的博大胸怀,师德,是以身立教的形象之本。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老师正如这春雨一般,对我们进谆谆教诲,于潜移默化中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在钻研知识的道路上,难免遇到疑惑的地方,老师不能代替我们学习,却能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我们答疑解惑,让我们拨开云雾见青天,少走弯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老师与春蚕一般辛勤,无私奉献,将自己全部的知识教授给学生,燃烧自己的青春和热情,照亮学生人生的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老师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人类如今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老师则是用自己的双手助我们登上巨人的肩膀的人,他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我们,我们一定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负老师期望。

教师的辛劳奔波是为了谁?而最后的香甜,又是谁来品尝呢?老师将一个个学生培养长大,恰似蜜蜂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其实老师们什么都不为,不过是望学生出类拔萃罢了。

“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我在此向敬爱的老师说一声,辛苦了!每年九月十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吉安市庐陵诗词微刊今年九月的征稿主题是“师德赞”。在此,我抛砖引玉尝试写诗,敬请大家点评!

(一)

玉壶高半亩,粉笔写春秋。

壮志初心鼓,勤劳复命牛。

轻盈尊行轨,浓抹点平畴。

寄望鲜花灿,成功报训猷。

(二)

寒窗相见太匆匆,桃李繁花几度红。

雨露师恩存梦里,校园永志我心中。

(三)

讲台起幕开心语,园角通仪丈宇轮。

疑惑权衡终甲醒,知行合一始丁循。

目标集束人生里,法眼包容事业垠。

师德凭身传教诲,才华功过道清纯。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猜您喜欢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2019年中国优秀CIO获得者,高峰论坛特邀嘉宾。吉安县诗词学会理事兼期刊《文山艺苑》编委;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庐陵诗词》电子微刊编委;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吉安县文学协会副主席、代主席、协会《庐陵文苑》期刊和微刊编委。2020年荣获中国乡村作家荣誉称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