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动性高血糖危害大于持续高血糖,那么如何改善呢?

 云想衣裳 2021-08-12

有的糖友只想着一味的让血糖降低,却很少去关心自己的血糖是否波动大?其实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要比持续的高血糖更为严重。

何为血糖波动?

正常人和糖尿病人都有血糖波动,如:进餐后出现血糖波动性升高,在饥饿、活动后出现血糖波动性下降。但是,两者血糖波动的特点不同。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血糖波动幅度较小,一般一天之内血糖波动在2mmol/L左右,通常不超过4mmol/L;而糖尿病人的血糖波动幅度较大,有时可达6mmol/L或8mmol/L

图片

糖友最大血糖波动幅度

这个值要小于4.4mmol/L,就是日内最大的血糖值减去日内最小的血糖值。

糖友血糖波动三大特点

目前,对血糖波动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常用的评价指标有日内血糖波动、日间血糖波动、进餐相关的血糖波动等。最客观、最能精确反映血糖波动状况的方法是动态血糖监测。

总的来说,我国糖尿病人的血糖波动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1、整体血糖水平较高。

2、在整体高血糖基础上,血糖波动幅度较大。

3、三餐后血糖波动的表现不同,一般以早餐后血糖波动最为明显。

这一方面与糖友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的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与我国糖尿病人体型偏瘦、饮食结构不合理、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治疗依从性差、血糖控制不达标等多种因素有关。

波动性高血糖危害大于持续高血糖

众所周知,控制血糖是改善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但是,许多糖友往往只关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却忽视了血糖波动的重要性。

实际上,与持续性高血糖相比,波动性高血糖所带来的危害更大。有些糖友的血糖已经控制得很好,糖化血红蛋白已达标,却仍然发生了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慢性并发症,其原因就与血糖波动大有关。

因此,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除了注意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以外,也应该关注血糖波动的情况。

改善血糖波动的4种方法

减少血糖波动,将有利于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并最终改善预后。

01
控制饮食并调整饮食结构

餐后血糖波动与进食数量及饮食结构密切相关。饮食应尽量做到定时定量,每餐饮食量不宜过多,避免餐后血糖波动。

蔬菜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能量较低,且在肠道中被缓慢吸收,可避免餐后血糖快速升高,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波动。

02
适当运动

糖尿病人饭后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促进糖代谢,从而减少餐后血糖波动。

需要提醒的是,应避免空腹运动,可在运动前或运动量大时适当进食,以防低血糖发生。

图片

03
自我血糖监测

糖尿病人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减少血糖波动的重要措施。

良好的自我血糖监测不但可以让糖友切实了解自身血糖波动情况,而且也能为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这对减少血糖波动,促进血糖全面达标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04
个体化药物治疗

个体化、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血糖波动。在药物的选择上,始终要结合糖友血糖监测情况,兼顾减少餐后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转自:好医讲糖
                                                                             

图片

图片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转发分享给你的小伙伴儿吧!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