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的光荣岁月

 成安文学 2021-08-12

点击“成安文学”,关注作家动态,欣赏更多佳作(2020第三十期)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所有工作在教育战线的朋友们。

恭祝各位老师节日快乐!

难忘的光荣岁月

/李同

 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如约而至。我又想起十多年前,从事教书育人的那段光荣岁月。

 一九九六年七月,在经过长达七年的自学考试之后,我终于获得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证书。恰逢一家民办中学面向社会招聘教师,闻讯后,我喜出望外,毅然前往该校参加应聘。令我惊喜的是,在此遇到了使我终生难以忘怀的恩师王如珍老师。她对我发奋自学,立志为师的精神给予鼓励与称赞,像一缕和煦的春风吹暖我的心田。并使我顺利受聘于风华中华,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愿望。

 初为人师,喜悦之余,也倍感压力。作为一个只读过五年小学,当了十几年农民、工人,并将年届不惑的我来说,一切从头开始。这是我一生中经历的最严峻的考验。我决心向老教师学习,虚心请教,认真钻研教学艺术,边教边学,教学相长。从中外科学家发奋成才的事例中汲取精神力量,自我激励,增强信心,立志做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 天道酬勤,春华秋实。经过一个学期的刻苦努力钻研和辛勤教学实践,在全校组织的期末考试中,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高于同年级其他班级的成绩。这一结果,在全校引起反响,师生们对我也刮目相看。初战告捷,使我信心倍增。决心再接再励,立志做一名优秀教师。同时,我也对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做了总结回顾。我深刻体会到,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固然是由于自己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勤于实践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几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心帮助分不开。

 特别是王如珍老师,既是我走上教学岗位的引路人,又是我教学的启蒙老师。是她不厌其烦的反复指导我,如何备课设计教案,如何完成课堂教学,如何合理批改作业等一些教学方法与技巧。使我逐步成熟起来。

在这里还要感谢郝桂章老师。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型教师。一生从事语文教学,造诣颇深。退休后,被风华中学聘为主抓教学副校长。在日常教学中,多次给予我指导和帮助。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听课评课活动。我被听评的课文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第一次在多位老教师面前讲课,难免紧张局促,郝老师课前鼓励我沉着冷静,只要备课充分,正常进行讲课就行。在郝老师的鼓励下,我顺利完成了讲课任务。在评课会上,郝老师对我讲课过程中,备课充分,授课认真,合理有序,知识准确,语言规范等优点,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委婉指出,板书设计不尽合理,缺乏认真构思等缺点。并向我提出改进的期望,使我倍受激励和鼓舞,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改进与提高。

吴谷青老师也是一位从教四十年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他的认真钻研教学艺术,热情帮助青年教师,对学生像对待孩子一样和蔼可亲的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和吴老师同任初一年级的语文,我曾多次向吴老师请教问题,并听他讲课,学习他的讲课艺术,使我受益匪浅。我开始任教的第一学期,期未考试语文成绩高于吴老师所任教的班级,为此我心中有点不安。吴老师却高兴的说:“ 你自学成才,立志做一名教师,我从内心里赞赏你的这种精神气质,应该给予你鼓励和帮助。看到你的教学成绩,我也感到欣喜,为你高兴,这也正是我们这些将要离开讲台的教育战线上的老兵们所期盼的结果。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嘛!” 吴老师说着爽朗的笑了起来。

 吴老师的一番话,使我明白了为什么这几位老教师那么热情的指导我的教学实践。这充分体现了这些前辈们对青年教师的殷切期望和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殷殷之心。他们不图名利,甘为阶梯,言传身教,为我们青年教师做出了榜样。他们是教育界的精英,在他们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 的精神影响感召下,我们青年教师才得以迅速成长起来。

  一九九八年秋天,我由风华中学转到志成中学继续任教。当时,志成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我任两个初一班的语文课和一个班主任,同时,还兼任一个高一班的语文课。初次登上高中讲台,又是一场考验。郭宝元校长再三鼓励我增强自信心,一定能够胜任并得到学生欢迎。

 我清楚记得讲高中第一课的情景。那是一篇游记散文,李健吾写的《雨中登泰山》。我为课文精心设计了导语,希望能一开始就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这篇课文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你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万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盈心头。请说说看,谁游览过名山?在所有的名山中,五岳为最。哪五岳呢?五岳之首呢?巍巍泰山。泰山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代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今天我们学一篇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请作者为向导,跟随他攀登游览高耸雄奇的泰山。

这样的一段导语,牢牢的牵住了全班学生的心灵,迫不及待地与老师一起去领略泰山的雄姿。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课和第一篇课文就激发了全班学生的兴趣,为整个学期的教学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高一(五)班中,有一位叫张玉叶的女生坐在最前排,目不转睛地盯着讲台。这位女生只读了这一学期就离开了高中校园。后来,她凭自学取得大学学历,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和校长,并被吸收为县作家协会会员。前不久,她看到我发表于某些微刊平台和报刊上的几篇作品,写出了多篇读后感,这里摘录几段。

 有一段写道: 李老师,是您在我成才的道路上指点了我,您给我的散文《走进志成中学》的评语,一直鼓舞着我,使我走上了文学道路。她读了我回忆参加自学考试的散文《无悔的选择》后写道: 在这篇里,我看到了老师您在自学的道路上的挣扎和成长,也感同身受您自学道路上的甜蜜和幸福,学习是一生的事,我也通过你的故事反观自己,每天听书,做笔记,写文章,不断精进自己。此后当以老师为镜子,好好学习,终身成长。由此可见,老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民办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在小学没有打好基础,进入中学后差距明显。这就需要老师沉下心来,从头抓起。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我要求初中学生坚持写日记。从周一开始,每周五篇。周六上午最后一节课,是检查日记的例课,从不间断。届时让学生将日记放置于桌面,逐一检查,进行评比作结。

在阅读方面,强调背诵课文。凡是课文上要求背诵的片断,严格要求学生一定熟练背诵,并以组为单位进行抽查或普查。同时,我以身作则,下功夫背诵后向学生示范。记得有一次,讲现代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我站在讲台上,一口气从头至尾将全诗熟练背诵下来。讲台下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些举措,使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必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你对他严而有爱。特别是对那些 “差生” ,要有像父母般的关爱,学生才会“ 亲其师,信其道 ”。真正与家长间架起桥梁,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强大的教育管理的密网,使学生沿着正道发展成长。

记得在离开讲台十几年后的一次师生聚会现场,我向同学们说过一番话后,一位叫闫瑞涛的同学,代表在场的十几位同学,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的感言。他说道 :“ 李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会绿草如茵,繁华似锦。您的讲课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李老师,你给了我一把生活的尺子,让我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一面模范的镜子,让我处处有学习的榜样。您的爱,像太阳一样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纯洁;您的爱,天下最伟大,最无私,最神圣!” 我觉得这一篇代表学生发自肺腑的话语,不属于我自己,而是赠送给奋战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最好的节日礼物。

 我离开讲台已十五年了,后来几年参与学校教学管理任职于校长。今天想起那段光荣的岁月,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人们用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作美称,用“ 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来形容教师的精神品质,用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来赞颂教师这个职业,这是多么崇高的事业。我为自己有过这样一段光荣经历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这是我一生的荣耀!

作者简介:李同,笔名:小木,祖籍:河北沧州吴桥县,成长于邯郸市成安县。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曾任教于成安县志成中学。热爱文学创作,作品多次在《首都文学》、《邯郸晚报》、《成安文学》、《南方文学》《长江作家》、《三秦文学》、《胶东文艺》等媒体刊登。

————————————————————————————————

《成安文学》公众号编委会

总编:周志鹏

主编:冀凌云

编委:武学福  张俊德  吴  霞 

  姚瑞红 冀凌云 韩宝河 齐明明  

  王志彬  靳志刚 胡贺宇 

  张耀福  纪 蕾

        统筹制作:冀凌云

        邮箱:823634982@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