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杨绛《百岁感言》有感

 新用户13703345 2021-08-12

​今天是2021年7月17日,是杨绛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重读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一文,又有新的感触。每读此文,总要思索良久,都会被文中的哲理深深感动。

说实在的,在钱钟书去世之前,我是不知道杨绛的。一直到十年前,我读了她所著的《我们仨》一书,才逐渐“认识”了这位一生只读书,不求名利,没有欲望的“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此后,她成为我最羡慕和最敬佩的女人。

我敬佩她的才气,通晓多国语言,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至今无人能超越;羡慕她一生能找到一位志趣相投,又能陪伴一生的男人;羡慕她的长寿。这样幸福的女人,在中国是不多见的。

她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才气,如此美满的幸福婚姻,如此长寿的身体,是她一生智慧所致。我们可以从她《百岁感言》中,获取她做人的智慧。

一、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后,才发现钱钟书既像一个贪玩的孩子,又像一个生活“白痴”,就是不像一个“合格”的丈夫。分不清左右;不会扣皮带;拿筷子就像小孩一样一把抓;下公交车,脚站不稳嗑掉门牙,满口流血;她坐月子时,钱钟书不是把墨水撒到房东桌布上就是把台灯砸了,把门轴弄坏了。

这样的生活“白痴”,放到现在,哪个女性能受得了。然而,杨绛却骄傲地说:“我一生最大的功劳,就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

如果杨绛既要求钱钟书和自己有同样的爱好读书写书,又要求钱钟书是一个生活能人。那么在面对钱钟书这样一个生活“白痴”时,就会吵闹不断,怨天忧人。那样,整个家哪有安宁的时候,她的内心如何能平静!她们如何能平静得一起读书,一起翻译,一起写作?

杨绛没有那么多的奢望,在她的世界里,有书可读,有爱人相伴,就已经很满足了。

反观我们有些人,实际也很有才情,但就是奢望太多,心静不下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到无聊的争吵之中。

人之所以会痛苦,往往就是因为欲望太多。如果我们不去苛求完满,就会过得简单和快乐。

 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坦然接受夫妻一方的缺点和不足。求同存异,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能淬炼心智,才是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二、“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杨绛一生最喜欢的事,就是读书。她和钱钟书的家中,放得最多的也是书。她最高兴的事情也是和钱钟书,和女儿钱瑗每人各在各自的书桌前读书。因为读书,她充满智慧,对于世间的人和事,看得透。遇事内心不惊不慌,心静如水,淡定从容。不会被世间的一切凡俗所挠。

因为读书,她内心充实,强大而坦然。1998年钱钟书走了,头一年(1997年)唯一的女儿走了。在她孤单的晚年,她看似形影孤单,因为喜欢读书和写作,精神却非常丰富和充实,内心强大而坦然。

她品德高尚,不为名利所动,不受来访干扰,甘愿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着清苦而平静的生活。

三、“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一生看淡世间名利,不屑去争。她只求有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她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她懂得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坚牢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名利更是烟雾弹。

2001年她将自已与钱钟书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给母校清华大学。做为”好读书”教育基金。

曾经一位学生请教杨绛,说了很多。杨绛只说了一句:“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一语中的。用心读书的人,就不会斤斤计较,不会计较自己的得失。

《百岁感言》是杨绛在她一百岁时,对她人生过往的归纳和总结,句句都触及到生命的本质和做人的智慧。

作为一位百岁老人,作为一位富有才情的知识女性,她的这种领悟,是实实在在的肺腑之言,是洞察世事的人生体验。值得我们认真牢记和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