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女排成长之路(135)

 兰州家长 2021-08-12

一百三十五、展望未来

无意之间,已写下了二十多万的文字。到目前为止,也只能暂时划上一个句号了。但是,做为本文目前的结尾部分,还是要对中国女排做一些展望。
一、联赛为本的概念要树立。一项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要靠市场的良性运作,要以广泛的人群参与为基础。而国家级联赛的合理运转是根本所在,仅靠专业化训练的路子已经被证明走不通了,典型的如曾九获世界冠军,一度创造过八连冠伟业的古巴队,如今已是日薄西山,彻底沦为世界二流。
健康合理的联赛并不意味着封闭自我的发展,而且不能抱着要为国家队培养队员的目的来搭建。必需遵从市场化的规律,让一切水到渠成。意大利、德国、英格兰、西班牙的国内足球联赛都是国际上最顶级的,这些国家的足球队都有拿世界杯的水平,但是,冠军只有一个,这就有偶然性。巴西、阿根廷国家的足球水平很高,联赛和欧洲的联赛比有差距,这不影响这两支队伍也拿世界杯,一是因为,他们优秀的队员都在欧洲联赛赛场上,二是因为,他们毕竟也有一个相对于其他洲仍然是顶级的国内联赛。
总之,好的联赛市场可以给真正的球迷一个欢乐的享受,在整个联赛期间天天如同过节般的幸福,看到很多世界级的球星的表演,看到很多精彩球的表现。如果你一开始就定位于要使自己国家队夺取世界冠军为联赛的目标,那么,别人凭什么来陪你练兵?而且,如果你定位国家队出成绩是联赛第一位的任务,如何能保证联赛的正常开展?如果联赛打的断断续续,队员在联赛期间还要有所保留,凭什么要让观众和球迷到现场来买票支持你们?没有人气的市场,哪个赞助商肯甘心出钱?没有资金保证的联赛,当然无法良性的运转了。
二、来年奥运成绩值得期待。如今这支国家队从心理上已经突破了世界冠军这个槛,那种冠军的自信已经培养出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队伍的人员组成方面来看:在端攻击手的位置上,朱婷的一骑绝尘可以说是最有竞争力的体现,包括张常宁、惠若琪、杨芳旭、刘宴含、刘晓彤以及国内其他俱乐部的众多好手,可以说是人才济济,虽然她们不具备朱婷那样世界第一水准的能力,但是确实也都是世界级的水平。拦网手方面,如今的袁芯玥欠缺的是稳定发挥,颜妮要强化一下和二传的配合,杨珺菁、徐云丽要看伤病的恢复,国内其他的新人条件不错,技术却不够全面,但是这个位置还算是中规中矩,基本够用。二传的位置目前是没有一名各方面都让人放心的人选,但是却有能抵挡一阵的人选,比赛中也就够用了,因为目前的战术体系中,二传最需要做到的是稳定发挥。自由人目前是小鬼当家,林筣和王梦洁都正在上升期,明年一定会更加成熟。
其实,要求一支队伍各个位置的人选全是世界最顶尖的水平也不现实,最理想的状态是彼此间形成优势互补,达到能力最大化。而目前的这支队伍骨干经过了三年多的磨合,确实到了一种理想状态,再有一年的精雕细刻,当然会更上一层楼。
郎平做为一名公认的世界名帅,由她率领这样的中国女排是本身就是最有力的保障,就是最值得期待的重要因素。明年奥运虽然是在排球强国巴西举办,中国女排的成绩也的确值得期待。
三、下大气力解决现有问题。如今的中国队对一传的要求已经不算高了,半到位就基本够用了,但是,不能直接失分和出现连续的不到位的现象,我们的正选自由人及首发的主攻一传的水平都已经非常稳定了,一传的压力不算太大。即使是这样的情况,当对手连续追发我们场上某个区域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出现卡轮,而我们关键的失分就出在这些环节。这是中国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不仅要求队员练好接发球的技术,还要求有灵活调整当时场上站位的能力,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解决困难轮次的战术,甚至还要有场下另一套应对的阵容,这是世界性的难题。
拦网的稳定性和效率也是中国队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副攻拦网技术的主要问题出在不稳定,适应对手能力差,对上点那是居高临下拦的对手欲哭无泪,对不上点了,则是屡屡空跳,摸不着球,这是这个训练周期中国队要下大力气要解决的问题。关键是要提高场上队员阅读比赛的能力,既要盯准关键人,还要把握好拦网的起跳时机和摆好手型。这既要靠队员的天赋和悟性,也相当考验教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至于东道主的因素,当然也要考虑,但是不必放大。现在有了高科技的挑战手段,极大的降低了错判和误判的概率。主场观众的喝彩对双方都是一种压力,中国女排历史上曾经有三次是从东道主手中拼下的冠军,如今的主教练郎平就是当时的亲身经历者。所以,相信郎导必然会有成熟的应对之策,当然,这也包括在平时训练时要有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的专项训练内容。
四、女排未来需要后继有人。这是个很重要的话题,郎平虽然优秀,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体力和精力方面都会不断的下降,这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因此,在主教练位置上需要后继有人,这是很现实的话题。解决这个问题又不能等待天然形成,只能在实践中考察产生。目前的人选在郎平团队中确实有,但是,显然我们也不能只局限于这个团队。
女排队员方面也需要新人的不断涌现,目前这支队伍的攻手团队方面有朱婷、袁芯玥及张常宁,三人都是20岁以内的年轻人,按照目前这个势头,保持十年的竞技状态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这就不得不提出一个疑问:大树底下不长草。她们这一批队员的出类拔萃会不会反而压制住一代甚至是几代年轻队员的成长呢?
回首往事,我们对中国女排的辉煌壮丽为之折服;

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国女排的长盛不衰充满期待。

(不好意思,昨天多发了一篇,今天调整过来)

中国女排成长之路(1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