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这3种孩子更容易自卑,父母要多留个心眼

 琢磨君专栏 2021-08-12

文章作者:琢磨君

毋庸置疑,一个人的原生家庭,以及他的童年生活是如何,对其人生影响深远。

就如心理学家阿德勒的有句名言所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中国俗语也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就是因为人一旦有了记忆力,并且慢慢产生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一生。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告诫大家:有3种孩子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是严重自卑。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01、身体缺陷的孩子

从小就身体存在缺陷的孩子,内心特别敏感、脆弱。

他们生怕别人发现了自己的不同之处,因此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自信,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交生活。

阿德勒是第一个研究器官存在缺陷或内分泌异常儿童所面临的困扰的人,因为他小的时候也存在着一定的身体缺陷——驼背、行动不便、又矮又丑

他说:身体缺陷的孩子,自幼便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困苦,他们把太多的时间或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从而很难明白生命的全部意义——回馈社会

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自卑。

而且,这类人往往特别以自我中心,内心极度不平衡。

如果他们的父母能够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让他们对社会或者他人产生兴趣,情况则会好转。

但是,大多数存在身体缺陷的孩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自拔,越陷越深。

因此,阿德勒总结道:很多在早年的时候遭遇了身体缺陷的儿童,最终都成了失败者。

所以,父母们对于那些身体有缺陷的孩子,一定要正确引导,及时心理疏导,要格外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02、娇生惯养的孩子

在一般人看来,从小就娇生惯养的孩子,大多是骄傲自负、目中无人,为什么他们还会和自卑扯上关系呢?

因为娇生惯养的孩子往往能力缺失,但又渴望他人认可,属于外强中干,因此既自负又自卑。

其实,自卑的人,往往也会自大,他们崇拜强者,相应地也就藐视弱者。

正如曾仕强教授所说:“一个人自大和自卑,其实是一样的。自卑的人,他就会显得很自大;而所有自大的人,其实都是自卑。”

一般的自卑者,往往只会损坏自己,还不会对他人产生伤害。

但是娇生惯养出来的自卑孩子,从小就在家里唯我独尊,享受着超出常人的特权。

他们以为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社会的焦点,认为地球都要围绕着自己转。

一旦出了家门,到了社会上,他们的言行举止就很容易出格,甚至是妨害社会。

比如说,河北保定李某开车撞死一人,撞伤一人,还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

某富二代女孩开着玛莎拉蒂,酒后驾驶,发生交通事故,致2死4伤。

“星二代”李天一从小就被父母溺爱,15岁因寻衅滋事罪被收容教养1年,17岁因为涉嫌轮j案被拘留,最终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由此可见,娇生惯养的孩子,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就如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所说: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在长大以后很有可能成为社会上最危险的人群。

中国也有一句老话:“溺子如弑子、慈母多败儿”。

父母们表面上看上心疼自己的宝贝儿女,长远看,实则是亲手害了自己孩子。

所以说,父母若真的爱子女,则要为他们长远考虑,千万不可溺爱孩子。

要不然,他们一方面会因为能力缺失而自卑,另一方面会因为狂妄与无知,最后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

03、疏于照看的孩子

《论语》里面孔子说了一句很智慧的话:过犹不及

也就是说,一件事情做得太过了,或许什么都没有做,最终的效果是一样的。

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如此:

溺爱孩子,给孩子太多的爱,会害了孩子;

忽视孩子,给孩子的爱太少,也会让孩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是极度自卑。

那些疏于照看的孩子,缺少父母陪伴与呵护,从小就内心缺爱,不知道爱与合作是何物,更加容易消极悲观,会因为缺爱而自卑。

这种孩子因为性格原因,往往会高估困难,而低估自己的能力,以及不愿意请人帮助、不愿意与人合作。

因为他们从亲近的人那里都得不到关爱,所以也不奢求社会或其他人给予他们爱。

因此,他们总是表现得很无情、很冷漠,不相信任何人,喜欢独来独往。

正如阿德勒所说:那些被忽视的儿童,很孤独,不能与人正常交往,常常无视合作的存在,也全然不顾能帮助他和别人共同生活的任何事物

不得不说,那些从小就被父母忽视而导致内心缺爱的孩子,很可怜,也不好相处。

所以说,在孩子童年时期,父母应该适当陪伴孩子,给予孩子一定爱与鼓励。

这样才能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成长,避免孩子出现性格问题、产生自卑心理。

04、结语

生活的意义,并不是由环境决定的,而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更加决定了我们自己。

当孩子经历了什么,就会根据自己的思考,给生活赋予一定的意义。

如果他们有一些不好或者不正常的人生经历,就很容易误解人生的意义,产生心理困惑,自卑又自负,最终误入歧途。

以上三种孩子:身体缺陷的孩子、娇生惯养的孩子、疏于照看的孩子,都是因为特殊的童年经历,导致自己对生命意义出现了错误的总结。

所以说,做父母的,一定要多加留心,及时修正孩子对于生命意义的错误看法,帮助他们赋予生活更好正确的意义。父母对于孩子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实则是太重要了!

如果您喜欢琢磨君的这篇文章,点个赞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