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更年期烦热、出汗、易怒、乏力,这方子对症

 jinasdhxz19ade 2021-08-12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妇科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和你聊聊女性更年期的问题。

很多读者朋友,都在后台问过我,说更年期有各种不舒服,怎么办。

只言片语地回答,难述其详。所以我今天,专门撰文再详细说一说。

我手头,有这么一张方子。你看一看:

生龙骨、生牡蛎、白芍、山茱萸、黄芪各35克,升麻10克。

所有这些,每日一剂。先将药物加凉水适量,浸透1小时,然后慢火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适量,慢火煎40分钟,取药液200毫升。接着再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药液100毫升。两次药液混合,均分两次空腹服用。

这方子,哪里来的呢?当然不是我琢磨的。我没有那么高的造诣。它的创制者,是已故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妇科教授王维昌先生。

王师的学术生平,您自己就到网络上查一查吧。这么说吧,王老从前的号,得从凌晨开始排。其出诊之时,诊室里全是旁听的学生,一片白大褂。

围绕这个方子,还有一则医案可以说说。

患者姓叶,当时年纪是47岁,已经到了更年期。

她当时是什么表现呢?主要是心烦焦躁,不断感觉到烘热,身上出汗。晚上睡觉,容易醒,而且气短乏力。

伸舌头一看,舌红,少苔,脉象弦。

当时,就是用上头这个配伍,患者连服5剂,诸症大有好转。接着再用5剂,诸证悉平。

这张医案很小,但是很典型,能说明问题。它代表了当下不少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状态。

我给你讲,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肝肾阴虚、脾气不足。

其实女性所谓更年期,说到底,就是肝肾之阴由盛转衰的时期。肝肾之阴,从前是充足的。到了45岁以后,逐渐亏虚,这个时候,女性就有一系列的变化。

比如说,阴虚,则生内热,所以患者会心烦、身体容易烘热,爱出汗,舌红口干。

肝主情志。肝阴不足,肝气失于疏泄,于是情志就出问题,表现为易怒、睡不好觉。

肝气不舒,患者就容易觉得胸闷,憋闷。

肝属木。脾属土。肝木之气不平,脾土受克,所以患者容易食欲降低、乏力、气短。这是脾虚气弱的表现。

这类患者的舌脉,几乎有共同的特点。脉象,多偏弦细无力。脉象弦,主肝郁气滞。脉细,主脾虚,气血不足。舌头,多舌红少苔,或舌红苔薄黄。这是阴虚有热,阴津不足的表现。

对于这样的人,用前头我说的,王维昌教授的方子,是比较对路的。我们再看一看:

生龙骨、生牡蛎、白芍、山茱萸、黄芪各35克,升麻10克。

这里头,龙骨和牡蛎,用于收敛止汗。白芍,柔肝阴,平肝阳。山萸肉,滋补肾阴肾精。山萸肉和白芍搭配,滋肝肾,平肝阳,可以说是全方治疗的基础,解决患者的根本问题。

黄芪一味药,用于补气。升麻,一来可以清热,二来辅助黄芪升举脾胃之气。

可以说,这个小方子,虽然只有区区六味药,却较好地照顾到了此类女性的基本病因病机,是相对方便实用的。尤其是白芍,35克,对于改善心烦易怒、烘热汗出、易怒等现象,大有好处,值得我们体会。

文老师把这个写出来,就当给读者朋友传递一个内部的医疗信息吧。

方子的使用,涉及到准确辨证。辨证,是前提,不可动摇和省略。此方的辨证要点,我前面讲过了,这里不再重复。非专业读者,你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不可以贸然。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希望我的这些解说,能够帮助你进一步认识女性更年期系列症候的形成原因,了解中医的应对之道。

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