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开:阴囊瘙痒,这方子治好了!除湿热,洗肝经,请你用心看

 人老颠东 2021-08-12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针灸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常见的男科病,就是阴囊瘙痒。

严格讲,阴囊瘙痒,不算病。它只是一个症状。有这个症候的人,可遭罪了。

而且,我敢说,随着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愈多的人,可能和此病扯上关系。

来吧,我给你说个简单的案例。

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37岁,姓陈。

这个人,哪儿都好,就是阴囊瘙痒。

图片

大概在一年前的一个夜里,躺在床上的他,忽然感觉到阴囊刺痒。于是,他就用手挠。

可是,他越挠,越觉得痒。就这样,一宿的时间,他不断抓挠,压根没怎么睡觉。

当时,他心中恐慌,觉得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不好的病。于是,他到医院检查。结果,没啥不好的,就是常见的阴囊瘙痒。

大夫给开了一些抗过敏药,和外涂的药。结果怎么样?用了以后,效果不好。

于是,他只能继续挠,什么时候挠得出血了,有强烈疼痛感了,他就不挠了。

这到底怎么办呢?后来,他听别人的建议,去看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弦,舌质红,苔黄腻。细问得知,平时口苦口干。看患处,抓痕累累,惨不忍睹。

医生感叹,你把自己给抓成这样,实在是够狠的。

如何处置?见医家书方一首:

龙胆草、山栀子、黄芩各10克,柴胡6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车前子15克,泽泻12克,木通10克,甘草6克,乌梢蛇10克,晚蚕砂1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共开了5剂。

结果,5剂药喝完,此人就觉得瘙痒感大大减轻,晚上可以轻松入睡。继续用原方一周,瘙痒感完全消失,而且皮肤愈合,与往昔无异。

图片

这张医案故事,记载于1986年的《湖南中医杂志》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一下。

现在,我邀请读者朋友,拿起笔和本,把上头这方子抄下去。诚然,我这不是给某个患有阴囊瘙痒的人开方子,也根本无法保证此方会适合某个人。但是我想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出发告诉你,这是一张针对普通阴囊瘙痒症的科学验方,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头来讲。

你看,此人舌质红,苔黄腻,口干。这让你想起什么?对了,就是湿热内蕴。舌红苔黄,主热。苔腻,主湿。湿热伤津,于是口干。

再看,患者脉弦。弦脉,主肝气异常。阴囊这个部位,处于肝经循行之所。肝经,循少腹,环阴器。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患者属于湿热蕴于肝经。

肝胆互为表里。湿热蕴肝,胆气随之上逆,于是患者口苦。

好了。上述信息综合来看,患者的一系列症候,包括阴囊瘙痒,都是肝经湿热而来。

读者朋友,你记住,阴囊瘙痒、阴囊潮湿、阴囊湿疹等等,包括一些女性的阴痒病,从病因病机上来说,中医往往都考虑湿热下注肝经。这个是一般的规律,是一条基本认识。

既然如此,那就清肝经湿热吧。我们来看当时医家用的方子:

龙胆草、山栀子、黄芩各10克,柴胡6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车前子15克,泽泻12克,木通10克,甘草6克,乌梢蛇10克,晚蚕砂10克。

这里头,很显然是龙胆泻肝汤的加减。从方义解读来看,龙胆草泄肝火,清肝经湿热。黄芩,清热燥湿。山栀子,泄三焦之热。木通、泽泻、车前子,用于利水,使得湿热随之而去。苦寒之品和通利之品迭用,恐怕郁遏肝气,于是用柴胡来疏达肝性。生地和当归,养阴血,以免诸药伤阴。

最后,用乌梢蛇和蚕沙来祛风除湿止痒。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图片

在这里,我想多说几句关于龙胆泻肝汤的事儿。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基本构成就是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当归、生地、柴胡、甘草。可见,医案里,基本就是原方应用。

这方子,是中医经常用到的清热剂。肝胆实火证,比如说头痛、目赤、胁痛、耳聋、耳鸣、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的人,可以用。肝经湿热下注证,比如说阴痒、阴寒、小便浑浊、妇女带下黄稠,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的人,可以用。

应该说,学习中医的人,对这方子不熟悉,是说不过去了。文老师在这里,只能把它简单地说一说。更多内容,你回去要找中医方剂学教科书来阅读、体会,反复看,反复领悟,最终烂熟于心。

其实,对男性而言,阴囊瘙痒是越来越常见的。有的人,可能没发展到医案里患者那么严重的程度,但隔三差五,这瘙痒之感还是有的。在这里,我请这样的朋友去看看中医。只要是合格的中医人,都会看出其病因病机是什么。若确属肝经湿热,则不妨借鉴化裁龙胆泻肝汤。如果不属于,要另论。

此外,就饮食习惯来说,男性朋友不要天天盯着大鱼、大肉、大酒。这些热性的东西吃多了,就会给体内带来湿热之邪。湿热往肝经上流注,你的身体就难受了。这是一个基本的养生道理,你得懂。抛开肥甘厚味,多吃一点青菜,清爽自己的身体,这才可以减少发病,保持健康。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