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画】审美时,你的第一眼,靠谱吗?

 泊木沐 2021-08-12

逛街时,你是否总认为第一件看上的衣服最好?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你是否有过“一见钟情”的经历?转观艺术作品,有人第一眼就会被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玛丽莲·梦露》所吸引,也有人一眼就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笔下的芭蕾少女嗤之以鼻。

英国艺术史学家约翰·伯格(John Berger)在《观看之道》中写道:“注视是一种选择行为,我们注视的从来不只是事物本身,我们注视的永远是事物与我们之间的联系。”

亨利·马蒂斯《戴帽子的女人》(La femme au chapeau),布面油画,80.65×59.69cm,1905年

巴勃罗·毕加索《格特鲁德·斯坦因肖像》,布面油画,100×81.3cm,1905-1906年

1905年,在巴黎秋季沙龙上,马蒂斯的《戴帽子的女人》被评论家们称为“野兽”。但当时的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Gertrude Stein)和哥哥里奥(Leo Stein)第一眼看到这幅画就被其深深吸引,并最终买下。兄妹俩也成为了“第一个看到马蒂斯是天才的人”。正因为他们,马蒂斯与毕加索相识,才有了后来两位艺术大师“相爱相杀”的故事。

罗伯特·劳森伯格《事务》,综合材料,243.8×333.1cm,1955年

贾斯培·琼斯《Target with Four Faces》,综合材料,85.3×66×7.6cm,1955年

无独有偶,美国传奇画商利奥·卡斯蒂里(Leo Castelli)在发现劳森伯格后,又一眼看中贾斯培·琼斯的作品,并凭借其灵敏的“嗅觉”毫不犹豫地向二人同时抛出橄榄枝,也成就了两位波普艺术大师的辉煌生涯。

贾斯培·琼斯《Three Flags》,布面蜂蜡,77.8×115.6×11.7cm,1958年

毕加索《梦》(Le Rêve),布面油画,130×97cm,1932年

1941年,收藏家甘兹夫妇(Victor&Sally Ganz)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第一次见到毕加索的《梦》就极为喜爱。最终,夫妇二人以7000美元的价格将其从当时的藏家手里买下,也从此开启了收藏之路。直到1997年,在纽约佳士得“甘兹夫妇藏品专场”拍卖会上,这幅画以484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巴勃罗·毕加索《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布面油画,114×146.4cm,1955年

面对艺术品,观众对其第一印象的确有可能改变自己和艺术家的人生轨迹。人们第一眼所体会到的一定是潜意识里最为直观的感受,也必定是艺术品中与自己联系最紧密的部分。一方面,作为收藏者,应该拥有“快、准、狠”的眼光;另一方面,作为普通观众,也应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

罗伯特·劳森伯格《夏琳》,1954年

▲「 第一眼能看到什么?」

通常情况下,人们第一眼能从艺术品中看到什么?颜色?形式?还是内容?当年,费利克斯·费内翁(Félix Fénéon)第一次见到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的作品,就能看出画家利用光学原理、色彩分割等科学理论进行艺术创作。但这些都基于费内翁的文化修养以及作为编辑的经历,其独到的眼光更是不容小觑。

乔治·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le de la Grande Jatte),布面油画,207.6×308cm,1884-1886年

但实际上,大多数普通观众并未接受过系统的艺术鉴赏训练,对作品的研究也非常有限。因此,人们多以个人经验和主观理解来看待艺术品。在此情况下,观众对艺术品的第一印象着实存在“先入为主”的经验主义之嫌。

乔治·修拉《塞纳河畔与大碗岛》(The Seine and la Grande Jatte),布面油画,65×82cm,1888年

曾有一名观众对着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作品说道:“这不是艺术。”实际情况却掷地有声地对其作出回应——艺术家因其艺术作品已享有高达10亿英镑的身价。虽用金钱作为艺术品的评判准则的确显得草率又肤浅,但不可否认,该方式在当下极具现实意义。

达明安·赫斯特《身体》(Bodies),综合材料,137.2×101.6×22.9cm,1989年

大卫·霍克尼《Pool with Two Figures》,布面丙烯,213.3×305cm,1972年

弗朗西斯·培根《启发自艾斯奇勒斯〈奥瑞斯提亚〉之三联作》(Triptych Inspired by the Oresteia of Aeschylus),油彩画布,198×147.5cm(单幅),1981年

普通观众在第一次见到大卫·霍克尼的作品时,很难想到其六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而在2020年全球拍场最贵十大作品中,弗朗西斯·培根的《三联作》以8460万美元高居榜首,而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以及巴内特·纽曼(Barnett Newman)的作品都在榜单之中。这时,总有人吐槽:这些第一眼就让人“看不懂”的作品,为何动辄上亿元?

巴内特·纽曼《Onement V》,1952年

马克·罗斯科《无题》(Untitled),1967年

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具有主观性和误导性,换言之,主观想象和刻板印象会使人们忽略客观事实。艺术家赵无极曾说:“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要用别人的眼睛看,也不要用自己以前的眼睛去看。”此话虽在说绘画的观察方法,但回答“该如何看艺术品”时也十分具有指导意义。

赵无极《10.1.68》,布面油画,82×117cm,1968年

赛·托姆布雷《无题》,布面油画,325.1×494cm,2005年

▲「 第一感觉真的准确吗?」

艺术家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曾说:“内容是对某物之一瞥,如刹那间之一遇。”既然连艺术创作本身都以“第一感知”作为源动力,那么是否观众在面对艺术品时依赖第一印象亦无可厚非了呢?

威廉·德·库宁《Woman in Landscape II》,布面油画,152.4×121.9cm,1968年

莫奈《睡莲》,布面油画,88.5×100cm,1906年

答案恐怕并非如此。艺术发展至今几乎囊括了一切。或许当你第一眼看到莫奈(Claude Monet)的《睡莲》时会由衷感叹:“太美了!”而在见到杜尚(Marcel Duchamp)的小便池时却一脸疑惑:“这是在干什么?”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对艺术品的第一感受只能停留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至于好坏与否,却无从评价。

马塞尔·杜尚《泉》(Fountain),1917年

赛·托姆布雷《无题(纽约市)》,油漆、蜡笔、画布,172.7×228.6cm,1968年

再如前文提到的赛·托姆布雷,当人们对他“寥寥几笔”的画作感到疑惑时,第一感觉就已不再重要了。一方面,人们对当代艺术作品的理解需依靠大量的知识储备,以及长期看艺术品和展览的经历。知识的匮乏会导致人们很难理解当代艺术作品中的意义。即使艺术家亲自解读作品,观众也未必能懂,更不用说凭第一感觉对艺术品做出评判。

罗伊· 利希滕斯坦 《玩球的沙滩女孩》(Beach Girl with Ball),丙烯、油画,90.17×48.26cm,1961年

波普艺术家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作品中充斥着黑色粗线、平面化色块等大量漫画元素,这些都极为符合商业社会对时尚个性、广而告之的需求。当人们不禁再次感慨“这不是艺术”时,利希滕斯坦如此解释:“我试着利用一个俗滥的主题,再重新组织它的形式,使它变得不朽。这两者的差别也许不大,但却极其重要。”这时,观众会因艺术家的解释而改变对其作品的感受和评价吗?

罗伊·利希滕斯坦《Live Ammo(Blang)》,布面油画和马格纳颜料,172.7×203.2cm,1962年

另一方面,人的感受和喜好会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而改变。面对事物的第一印象也会因时间、地点不同而大相径庭。试想,当你20岁第一次看到奈良美智的作品和40岁看到时,会是相同的感受吗?答案不言而喻。

奈良美智《行踪不明》,亚克力画布,165×150cm,2000年

奈良美智《等到夜幕降临》,布面丙烯,193.2×183.2cm,2012年

现当代艺术的价值体现早已不限于视觉的“美丑”和感官的愉悦。人们在缺乏艺术知识的情况下,很难对其作出评价。即使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始终只有一个。

因此面对艺术品,人们纵然可以凭第一感觉各有所好,也享有保留第一印象的权利,但这些都与艺术品本身已毫无关系。更重要的是,“第一眼”也无意成为人们能随意评价艺术作品的托辞。你相信自己的“第一眼”吗?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