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天」那夜,一年一度「万芳情歌季」

 愚人音乐坊 2021-08-12

二十年前的今天(2000.11.9),万芳发行了她的“新”专辑《这天》。这张专辑既标志着万芳踏入歌坛已十个年头、也是万芳在千禧年后的首度亮相。进入乐坛的前十年,万芳一直以不紧不慢的速度发片,在适应潮流节奏的同时,依然保持着个人特色。时至今日,时间仍然继续在走……

曾经的万芳和大多数滚石系歌手一样:有几首可以在KTV里唱到妇孺皆知的金曲、推出过体现审美的英文翻唱专辑……不甚了解她的人,都会以为她也属于擅长苦情歌的那类女歌手,殊不知万芳才是眼下“文艺小清新”风格的鼻祖。《这天》可以看做是万芳作品的一个分水岭,相比上一张《不换》,不仅仅是音乐理念上的改变,也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人们听到了一个更加纯粹和真实的万芳。如果你对万芳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几首K歌上面,《这天》绝对是你应该好好听一下的专辑。
《这天》是万芳第一次北上到北京制作的歌曲,担任制作人和编曲的,正是当时王菲团队的张亚东。作曲人是香港音乐人张佳添。这一次不仅是两岸三地的合作,还请来了大批北京摇滚圈的乐手和弦乐组参与录制。记得当时录完专辑,万芳用拍立得和张亚东合影,在照片下方写了一句“万芳与张亚东的结婚照”,然后又翻过来写了一句“万芳与张亚东的离婚照”。在一旁的张亚东愣了,感叹了一句:万芳真牛X。第一次来北京的万芳还不知道“牛X”的含义,旁边随行的工作人员忙解释道:“就是很酷的意思”。

除了标题曲外,张亚东还负责了专辑的另外两首单曲,都是麦田守望者乐队刘乐的作品,填词却是两位香港词人,李焯雄写了《同名同姓的人》周耀辉写了《面膜》对于万芳来说,这种跨界合作是一个新的尝试。

专辑里另一首我很喜欢的歌,《听风的歌》也是一首来自大陆音乐人的作品。作曲和编曲都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安栋教授。全曲充满了法式香颂的气息,大气而不失情调。这首歌也被电影《小百无禁忌》选作预告片主题曲,这部电影通过三个段落,讲述了一个女人成长的过程。坦白讲,万芳不算是容貌很出众的女艺人,之前的专辑大多数是侧脸,很少有大头照。而《这天》制作的过程中,万芳不惜斥巨资购买新的衣服、把牙齿矫正的更整齐,还试着习惯穿高跟鞋走路……所以万芳从这张专辑开始,“独立女性”这个标签似乎格外显眼,上面提到的《面膜》也是描写一个人生活的精彩。

听惯了万芳唱情歌的乐迷,也可以在《这天》当中找到自己的心头所好。李正帆继《从前》之后,又为万芳操刀制作了一首好听的芭乐歌曲《那夜》。填词人是最善解女人心的男词人姚谦,从《试着了解》开始,我就觉得姚谦的文风很适合万芳,虽然合作不算太多,但每一次都是新的惊喜。作曲的黄中原老师写这一类抒情曲风的歌曲,应该是手到擒来了。
黄韵玲在专辑里也为万芳写了两首新歌,《迷惑森林》《你的世界》。前者是那谁填词的,据说那谁只花了3个小时就写出了这首童话式的情歌。黄韵玲也是那种和万芳合作不多,但一出手就是佳作的音乐人。《迷惑森林》的编曲人,是台湾著名的指弹吉他演奏家董运昌,他的加入使得这首歌有了高级感。毕竟原声乐器独奏,在流行音乐中一向是加分项。
较少唱闽南语的万芳,这次也和黄品源合唱了一首闽南语歌曲《麻糬》。万芳和黄品源几乎是同一时期出道的歌手,都是滚石旗下的,但两人风格和歌路差异巨大(当然,对于只听KTV歌曲的人来说两者没区别,都是“老港台”)。这次看似同事间的日常合作,实际上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潘协庆的暖心情歌《傻傻的》,也是比较稳妥的芭乐作品。我特别喜欢歌中那句:爱是苦涩,真心总是教人缠绵悱恻……

总体来看,《这天》一年一度的“万芳情歌季”,没有让喜欢听情歌的朋友失望,还玩儿出了不一样的新鲜感。专辑中来自各种领域的音乐人,为万芳打造了十首风格不同的佳作,也恰恰说明万芳并不是那种很依赖于某一套制作团队的歌手。无论是谁的作品,都可以游刃有余的演绎,这也算是一种独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