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楚国的发展史,了解楚国从小封地走向中原霸主的心路历程

 昵称55301288 2021-08-12

“楚”原本是指某种灌木做成的藤条,当地原住民用它来包扎物品。楚国先祖鬻熊的妻子产子后就过世了,用“楚”来包裹尸身下葬,以后为了祭奠缅怀她,便把国家命名为楚

鬻熊三代子孙都一直追随周天子,忠心为国,周成王感念他家族功绩,封爵封地,这便是楚国的雏形。被封赏的荆地荒凉贫瘠气候恶劣,经济兵力都不占优势,分封诸侯时谁都不想要这片土地。

各王室功臣在分封时把中原肥沃土地都瓜分完了,熊氏被赐楚地,在别人看来不过是天子对其家族的小小恩赏。

但对于熊氏来说是莫大的荣耀。熊氏不是宗亲也不是功臣,能被封爵赐地也证明周室对熊氏家族极大的信任

一、楚国远离中原,文化意识即荒蛮又狂妄

各诸侯国接受的中原文化封建道德不被荒蛮之地的楚国认可,他们有自己奉行的文化传承。熊氏赐楚地封为子爵,世代承袭,虽地处偏僻,但也避免诸侯吞并战争,没人愿意入侵进攻荒凉之地

不被战争困扰的楚国,经过几代人的经营壮大,实力快速提高发展成强国。远离中原努力发展的楚国传到熊渠手中,熊渠想要自称楚王,根本不被周王室和其他诸侯认可,最后虽然被迫放弃,但楚国是第一个敢称王的诸侯

二、周朝王室日渐衰落,熊氏重新自封楚王

周天子式微各诸侯崛起,熊通希望周平王同意他任命楚王,还是遭到反对,熊通无视天子之令自封为王。当时天子的任命需要有册封仪式,因此熊氏越过天子自称楚王,没有受到中原诸侯的认同

随着时间推移,熊恽继位,在他的治理下,楚国日渐强大,逐渐有了率兵直逼中原的实力。熊恽不光有祖辈们嚣张的性格,还多了敏锐的政治头脑。他与中原各诸侯稳定友好关系,并重新听命周王朝,让所有人都认为楚国绝对没有叛逆行为

楚国恢复向周室朝贡礼制,并表示忠心。权势微弱的周王室见到强悍自傲的诸侯国愿意臣服非常高兴,便向楚国给出承诺:认同楚国在所属之地的权力,只要楚国不挥军北上入侵中原,南方荒蛮之地都认可楚国的霸主之位

熊恽此举并不是为了得到周天子的帮助,他只想获得实际权力,拥有名正言顺的借口对周边其他小诸侯国进行吞并。不久之后,熊恽便带军北上,进攻中原,继而引发了“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最大的一次战役。

三、楚国加入争霸斗争一直都是历代君王的目标

各诸侯之间不断争战属于内部矛盾,抵抗角落里的楚国时可是一致对外的,谁击败楚国便是真正的中原霸主。熊恽此战的对手是晋文公姬重耳,也因为这一役大获全胜让晋国坐上春秋霸主的位置。

城濮之战中,熊恽战败退兵回楚,但实力没有受到多少损失。晚年时由于继位人选冲突不断,最终被儿子弑君夺位。熊商臣继位治理楚国十二年里,没有再进攻中原,而是把周边的小国家全部瓦解,扩大楚国领土,增强实力

四、逐渐扩大的楚国由熊商臣儿子熊侣接手。

诸侯之间吞并土地并不会考虑楚国的地盘,没有战争的威胁,给了楚国休养生息,扩充疆土增强兵力的机会。当时的天子认为,只要楚国不入侵中原,其他都不用担心。

熊侣上位时年纪尚小,有没有掌权治国的能力还未可知,但能保住身家性命都很艰难。虽然没有外部诸侯围攻的威胁,但熊侣要攻于心计发挥忍耐力,去解决王室与权臣之间的权力争夺

熊侣接管楚国后对所有政事置之不理,每天饮酒作乐,沉迷女色,让权臣们都认为他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暗暗窃喜,并想尽办法满足熊侣荒诞玩乐的要求,确保他不去管理国家朝政

经过漫长的伪装,权臣们对熊侣的警惕慢慢放松,专心与朝臣之间争夺权力。楚国也有一心为国的忠臣,规劝让他关心朝政,熊侣表面斥责了他们,却把这些劝诫都放在心上

熊侣继位时假装对朝政漠不关心,表面伪装隐藏自己,暗中摸清权臣们实力和关系。趁着权臣们你争我夺到两败俱伤实力败落时,隐忍已久的楚庄王熊侣卓尔不群的出现在人们面前,惊呆众人。

熊侣整顿吏治扩大疆土壮大军事集中政权。杀伐决断手段毒辣,将蛰伏时所了解到的来作为评判标准,下令斩杀数百名夺权官员。将权力重新分配给曾经忠心劝诫他的人们。整顿了内部朝刚后,一个崭新的楚国重新归来。

楚庄王熊侣励精图治,朝政清明,农业经济全面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军事能力不断加强。楚庄王终于拥有北上进攻中原的强悍实力。与晋国决战大获全胜,晋国惨败失去了北方霸主的地位,楚庄王正式成为春秋霸主

熊侣的政治能力和军事头脑充分证明他的成就。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以霸主的身份号令天下止戈停战,维持和平共处的统治局面。既有强大的军事能力威严震慑,又有豁达的智慧和道德准则,楚庄王熊侣成为春秋霸主当之无愧

参考文献:《史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