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百科】世界献血日:这些关于血液的常识 你知道吗?

 光宇阵 2021-08-13

为什么直系亲属不能相互献血?

直系亲属间相互献血,可能会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它是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之一。

输血就等于是患者身体里来了许多献血者的“外来客”细胞,亲人间的“外来客”细胞相似,加之患者免疫能力低下,不容易识别,此时这些“外来客”就会趁机在患者身体里分裂、增殖,然后向患者的骨髓等器官发动攻击。

图片

此病主要发生在输血后1周左右,患者表现为肝功能受损严重、恶心、腹泻和皮肤黏膜出现大面积皮疹或大泡等症状。

根据国外的临床病例显示,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尤其是一级亲属,即父母与子女间,发病率要高10—20倍,现在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死亡率高达90%。


为什么O型血女性怀孕应当心新生儿溶血症?

孕妇是O型血,丈夫是A、B或AB型血者,其胎儿或新生儿因ABO血型不合可导致新生儿溶血。溶血是怎么发生的?

正常情况下,孕妇和胎儿之间有一道天然的屏障,即胎盘。这道屏障可以保护孕妇和胎儿间血液中的绝大多数成分不会直接接触。但是,仍会有少量的胎儿的血液成分通过胎盘渗入到孕妇的血液中;同时孕妇的血液成分也会少量进入胎宝贝体内,而这两种成分不合就会导致胎儿溶血反应。

图片

通常溶血反应的程度在多数母婴血型不合的情况下是比较轻微的,而且宝贝出生之后,体内来自孕妈咪不合的血液成分会在一段时间内被慢慢地代谢消耗掉,宝贝很快会恢复正常。所以,O型血的孕妈咪可以照常怀孕生宝贝。

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孕妈咪那种与胎宝贝不合的血液成分,通过胎盘大量进入胎宝贝体内时,才会导致严重的新生儿溶血。

通常可通过孕前和产前检查和治疗进行干预,防止发生新生儿重度溶血症的发生。


“单独二胎”来临,警惕夺命“溶血病”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完善,“二胎”政策逐渐放宽,不少年轻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弟弟或妹妹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您是否知道孕育二胎较头胎有着更多的风险,比如鲜为人知的但却可能致命的“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性溶血病。一旦出现溶血,在母亲分娩前可出现胎儿流产、死胎,在分娩后可出现新生儿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严重者会导致死亡。那么,怎么会出现这种母婴血型不合呢?如何才能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我们知道人的血型有A、B、O、AB之分,但其实这只是血型分类的一种系统,已经被发现并为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血型系统有三十多种,除ABO血型外,另外还有一种十分重要的是“Rh血型系统”。对这两种血型系统的关注为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当胎儿母亲的ABO血型是O型,而父亲血型与母亲不同时,出现胎儿或新生儿溶血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高。倘若母亲体内ABO血型相应抗体浓度增高到一定水平,就有可能会导致胎儿或新生儿溶血病;当相应抗体效价持续升高4倍以上时,新生儿溶血病发病可能性明显增大。而且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母亲的每次妊娠中。

图片

当胎儿母亲的RhD血型是阴性时,易发生胎儿与新生儿RhD血型不合溶血病。RhD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一般不出现在第一胎,但当母亲第二次怀孕前没有关注自己体内已存在RhD抗体,一旦怀孕后胎儿红细胞上又存在相应的RhD抗原,那么在怀孕过程中受胎儿红细胞的刺激,母亲体内RhD抗体浓度会越来越高,且携带RhD抗体血液通过胎盘流到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起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出现胎儿与新生儿溶血。

ABO血型不合胎儿与新生儿溶血病一般溶血严重程度相对较轻,而RhD血型不合胎儿与新生儿溶血病溶血严重程度相对较重。那么,准妈妈或未准妈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治这种可怕的溶血症呢?

首先,如果母亲是O型,而父亲血型与母亲ABO血型不同时,怀孕期间应定期检测母亲体内ABO血型抗体浓度。通过对孕妇进行ABO血型效价监测可以观察到怀孕期间母亲体内相应的ABO血型抗体浓度变化,以此来预测胎儿是否会受到影响。倘若母亲体内相应ABO血型抗体浓度持续升高4倍以上时,应及时遵医嘱进行对症治疗。

其次,对于RhD血型不合胎儿与新生儿溶血病的防治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国外方法主要依赖药物治疗、血浆置换、宫内胎儿输血等,其中国外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抗-D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性方法。不过,国内还暂无此类生物制剂的供应;国内的防治方法主要依赖于母亲怀孕期间RhD血型抗体检测,必要时可进行血浆置换与宫内胎儿输血等。

在母亲分娩后,对新生儿溶血病症状较轻的可进行药物治疗、光照疗法治疗,对症状较重的还可应用换血治疗。

图片

总之,做好母亲孕前孕中血型血清学相关检查对生育健康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祝愿每一对父母都能生出健康的宝宝!

图片

输血科专家门诊

李志强主任:每周三上午

来源:输血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