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南师范学院书法系2020级1班篆书临摹结课作业展

 停云馆天逸书院 2021-08-13

渭南师范学院书法系

201班篆书结课作业展



  前言  
篆书,周代时期,是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秦篆"。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但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书法的发展演变,维系了中华文明从诞生到发展的自我延续。
赵宧光认为学习书法应该时时明知书法之源。他说:“学书须彻上彻下,上谓知其本原来历,下谓采其末流孙枝,知本则意思通而易为力,求原则笔势顺而易为功。”在《寒山帚谈·法书七》说道:“篆隶必秦汉,秦汉以下不取;真草必晋唐,晋唐以下不取。”他认为篆隶的最高成就在秦汉,而秦汉以后的篆隶则不可师法;真草的最高成就在晋唐,而唐朝以后的真草不可取法。
李阳冰认为,要学好篆书,首先追寻篆书创造的源头,回到古人的艺术思维之中,回到活生生的大千世界之中,去发掘其间的艺术潜质。他说自己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草木虫鱼、衣冠文物等等物理人伦之中得到篆书的意象。书法艺术要表现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生命精神,展示人们对于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大化之流的体验。
我们在学习中要崇尚古意与法度,师古法,从古人身上去学习,然后不断去尝试去实践,方为学习之法。
篆书课程结束,从大篆到小篆到唐篆至清篆,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有明显的进步,也对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书法班的学子们用独立思考的精神创作出一幅幅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也许不够完美,也许颇多瑕疵,也许差强人意,但在学书之路上,我们当以学子的赤诚,追随先行者的步伐。

指导老师:张恒

山西定襄人,渭南师范学院书法教师。

书法启蒙于杨建虎、刘瑞鹏等诸位老师。

2013年考入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受教于张永亮、王智杰、赵顺等诸师。

201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书法与篆刻专业,导师崔树强,并得张索、顾琴、曹院生、程明震、胡光华、朱浒,以及韩天衡、曹锦炎、陈忠康、俞丰、钱伟强、仲威、王客等老师的指导。

研究生期间发表多篇论文于《中国文艺家》、《艺术教育》、《艺术家》等杂志。

展览:
上海市第九届篆隶书法展入展
山西省廉政书法作品展入展
山西省“众志成城 春暖花开”书法作品展入展
“永和风流”晋砖拓片题记展入展
咸阳市第四届书法篆刻展入展
忻州古城诗书画展邀请作品



作品欣赏



白志妮

无悔的青春莫过于不放过生命中的每一个机遇,每一次追求,青春的梦想在拍斥,或许你有过失败,有过挫折,只要勇于面对,舞动青春,让生命的热情在追求中激荡,一片曙光便会因你的追求而升起,一个希望便会因为你的奋斗而腾飞,我们需要付出的是汗水,是辛苦,人生的土地才会留下我们深刻的烙印、不悔的追求。放飞你的青春、放飞你的生命、放飞你的理想,趁你还年轻,拥有着世间最雄厚的资本,伸出你的双手,谱写生命中壮丽的篇章吧!



常恒刚

我是常恒刚,来自甘肃定西。自学书以来对篆书的接触少之又少,开学以后第一课就是篆书临摹,刚开始时写的不尽人意,在张老师细心指导下后面略有起色,喜欢石鼓文,文字体宽舒古朴,具有流畅宏伟的美感。字势雄强浑厚,朴茂自然的大气感。总之在篆书方面欠缺较多,我会在以后的学书路上多钻研篆书,以提高自己。


党乃馨

党乃馨,来自山西太原,就读于渭南师范学院。学习书法是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书法需要的是耐心和持久的坚持,因此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可以修心养性,这对于提高自己的素养,很有帮助。


邓文昭

时光飞逝,流年穿梭,我是邓文昭,来着于古夏州——靖边,我所理解的书法,就是用圆锥形毛笔书写汉字,从而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一个初学者,我认为学书应该多听、多看、多学、多写,学习书法,通俗一点讲就是学习一种手艺,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逐渐形成细致耐心,自觉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现在在书写过程中,我认为需要做到心静手松,不能急燥,慢慢感悟,为以后学书之路奠定更好的基础!


杜文悦

我叫杜文悦,来自陕西西安。从小学习书法,也热爱书法。这一阶段我们学习篆书,我对篆书的理解更加深入,尤其是对石鼓文。石鼓文字行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转折处竖画内收而下行时逐步向下舒展。其势风骨嶙峋又楚楚风致,确有秦朝那股强悍的霸主气势。然而更趋于方正丰厚,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通过这阶段的学习,无论是从用笔还是对篆书的理解上我有了新的认识。


高晓润

我叫高晓润,来自山东淄博。对书法的态度一直都是知难不惧,想到未来的日子都有书法陪伴就觉得生活充满机遇与乐趣。我走进书法的圈子并不久,有很多不足,但好在热爱与坚持,让我一直在进步。这一阶段学习了不同类型的篆书,觉得篆书重在线条上的质感,篆书带给我较其他书体不同的感觉与体验。希望以后在篆书上可以做到更进一步,篆书也可以和自己最擅长的一门书体做到相提并论。


郭慧涛

我是郭慧涛,来自山西长治。入学以来我们学习了篆书临摹,古人云:“为人不可不学篆书,篆书者,文字之祖也,不学篆书,不足以识文字之情。”经过几周的临习,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篆书的美,并且在线条质感和空间感方面也得到很大提升,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会不断钻研,提升自我。


郝世龙

我是郝世龙,来自山西晋中。经过近一个月的小篆临摹,体会到了篆书中的诸多姿态,以徐三庚的出师表为例 小篆难在空间布局与线条质量,出师表中姿态丰富,变化起伏,有着窈窕淑女之姿,令人赏心悦目。相比于吴让之的篆书,显示出了更加丰富的姿态。在临习过程中,我体会到了线条之美,空间之内,姿态之美,同时也使自己更加沉稳,眼界更广。未来我也会更加努力的去探索篆书中的秒趣。


何孙萱

我是来自湖南的何孙萱,在高中时接触了书法。书法雅尚,翰墨千秋。在全世界浩瀚的文字海洋中,汉字书法是独具一格的艺术瑰宝,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艺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一幅完美的书法作品是纯熟的书写技巧与对作品深刻理解的完美结合。


计文婷

我叫计文婷,陕西咸阳人,现就读渭南师范学院,是一名专业书法生,这张是临摹的袁安碑节选。从小我对书法就很热爱,想要学习其笔法,体验古人的笔意,高中以后终于有机会实现,就选择了书法专业。篆书是最基础的,也是每个书法人必须写好的一种笔体,我认为写篆书时手上与心里都要动起来,手写线,心观型,线要圆润,型要到位,两者缺一不可,这就是我对篆书的理解。


李传越

我叫李传越,来自陕西安康,2020年考入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开始我的书法之路。“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篆书,是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之首。通过一个月的学习,我了解到了篆书的许多精妙之处。篆书结构均匀齐整,笔法瘦劲挺拔,曲线较多,直线很少,用笔圆润。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钻研篆书。


李春晓

我叫李春晓,在经过一个月的篆书学习后,我对篆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对大篆《石鼓文》的临习过程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因形立意 古拙多变,大篆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尤其是“吴昌硕临本”更是有沉雄郁勃挺拔飞天之势,线条更是雄强浑厚,多多临习,自己的线条会更加有力。在今后学习中,篆书练习更应该成为常态化。


刘 浩

刘浩,陕西延安宜川人,第一次接触篆书,本以为写起来不容易。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对篆书有了新的理解及看法,特别是线条和笔法,张老师所传授给我的方法对我很有帮助,也加深了我对书法的认识。徐三庚《出师表》墨迹本,被誉为学习篆书的最好范本。其篆书被誉为“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徐三庚精篆刻,书版法以篆书最权为出色。


刘颜强

我是刘颜强,来自甘肃平凉,从小热爱书法,常常被那些灵动的线条所吸引。《袁安碑》结字以方而偏长为主,使其显的俊拔而稳重,篆尚婉而通,此碑无论是从哪一个字哪一笔都显示出了曲笔的婉畅,直笔的流通。在张老师的一步步指引下,慢慢的悟之妙道,今后一定虚心学习,积极探索!


鲁俞利

在为期三周的篆书训练中,篆书结课收获颇多,使我对《袁安碑》的了解更加深刻。对线质和结构的理解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袁安碑》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用篆书写就的汉代墓碑。由于该碑发现较晚,字口锋颖如新,书法浑厚古茂、雄朴多姿,线条纤细婉转,体态遒劲流畅,飘逸圆融中尽显端庄方正,  笔画圆润,线条流畅,骨力劲拔,柔中带刚,字体方正,结构严整,端庄雍容,稳重朴素,是汉代篆书的典型代表。希望在今后能够在篆书上继续深入,感受汉碑的奇


穆 辰

徐三庚的篆书是我第一次接触,他的篆书特点极其特殊,变之整饬为飘逸,运笔悠舒,姿态妩媚,线条粗细对比强烈,且收笔多露锋,变化多端。《自书告身帖》是颜真卿晚年的作品颜真卿写这篇告身时已是七十二岁高龄。他的书法也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自书告身帖》,结体宽舒伟岸,外密中疏;用笔丰肥古劲,寓巧于拙。字多藏锋下笔,点画偏于圆,除横细竖粗的特点之外,有些竖笔,中间微微向外弯曲,因此显得骨肉亭宏,沉雄博大。尤能反映出颜书的丰采。


王飞飞

我是王飞飞,来自甘肃陇南,中学时期开始接触书法,慢慢的就被书法的妙趣所吸引。《石鼓文》原碑字形方正中略带斜势,线条拙朴,清代被称为“石鼓篆书第一名”的书法家吴昌硕先生,所做石鼓文凝练遒劲,风格独特,临他的墨迹本更是容易上手。经过张老师细心受教,篆书临摹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在今后学习中定当刻苦钻研。


王龙生

袁安碑笔画的质感要柔和一些,结体宽博,端庄方正。现代书家费声骞评,袁安碑,此碑笔画瘦劲,纤而能厚,结体宽博,运笔圆匀,碑字清晰,可供学篆取法善本。篆书的学习对我之后的学习,有很好的帮助。


王 奇

我叫王奇,周祖灵地,甘肃庆阳就是我的故乡。褪去了懵懂的外衣,少了几分天真,多了一些沉稳,也是积极阳光的生活着。相貌平平的一个黑脸小生,因为有一点点胖,朋友们都说我憨憨的。2020年,经过努力,很幸运的考入渭南师范,开始了我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



王姝妍

学习临摹徐三庚,内心深有体会。他把篆字自然形态的疏密,加以改造扩其疏,紧其密,增加曲线,延长伸展。运用这种夸张的艺术手法,是为了体现他以曲为美,以柔为美的艺术观。他在印章中的篆宇,笔笔体现了笔意,完全和他篆书的书风一致,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习篆书最好范本徐三庚篆书出师表,别树一帜。也发现将徐三庚的篆书写好对将来的篆刻也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可以更深入的研究他的篆书,写出发出灵魂深处的作品。


温 梅

我是温梅,来自山东烟台,进入渭师书法学院所学的第一门课便是篆书临摹,经过这几周的练习,以《徐三庚》的《出师表》为例:这是徐三庚为他的学生秋山白岩所书的一部册页,用笔圆转,挺拔遒劲,气势飞动,婀娜多姿,流丽飘逸,是其晚年力作,在今后的学习里,我也会不断的钻研篆书,学习书法。


向卫洪

进入渭师所学第一门课便是篆书临摹,以《袁安碑》为例:它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用篆书写就的汉代墓碑,其字体口锋颖如新,书法浑厚古茂,线条纤细婉转,体态遒劲流畅,飘逸圆融中尽显端庄方正,是汉代篆书的典型代表。使我深深体会到了汉代篆书新境界的线条特点。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会勤加练习,刻苦钻研篆书的独特韵味。


辛兆堂

我是辛兆堂,来自于甘肃庆阳,这一个多月的学习,以《赵铁山篆书》为例,赵铁山的篆书主要取法于杨濠叟、吴愙斋、杨秋湄,同时又糅合金文的浑朴之气,形成了苍劲古茂,沉着凝重的自家特点,我感觉只有勤学苦练和多读书,才能提高篆书书法水平,这也是提高一切艺术水平的秘诀!


徐婉婷

徐婉婷,安徽淮北人,我认为书法学习不是一蹴而就,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修身养性,书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当然这指的是书法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当书法到达一个比较高境界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将自己的这种想法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字不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备。



杨昭涵

杨昭涵,河北人,大家都是学艺术的,多少要和感情沾点边,写字更是如此,俗话说:“见字如面”,我们书写时要带着浓烈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进去,这样写出来的字别人才能体会得到你所要表述的情感,从而达到一定的感情共鸣,望大家能够热爱自己的专业并带着强烈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我也会努力达到理想的高度,不断探索书法的妙处所在。


余卫东

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石鼓文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


苑丛聪

苑丛聪 ,山西大同人, 现渭南师范学院大一学生,这次篆书学习让我感受了篆书笔画的柔美和质感,以及整体的平衡与协调,吴昌硕的篆书有一种恢弘的气势,刚劲有力的线条,给人以大气的感觉,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会继续体悟篆书的内涵,作品有欠缺的地方,望大家斧正。


赵金娜

我是赵金娜,18岁,陕西靖边人,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 它在今天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学习书法有很多益处  它可以培养我们的艺术修养 陶冶高尚的情操 提高文化素质 可以逐步养成细致耐心 自觉认真的良好习惯 同时还有益于意志的锻炼  可以学到文字 文学 历史上各种知识 所以 做为中国人 我们有责任继承书法这一传统 我们有责任将它向全世界传播 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优秀的艺术。


赵 楠

我是赵楠,来自山西吕梁,书海浩瀚,笔墨养性,书法是一种很美的艺术,不断摸索,必有所得。进入渭南师范学院后,篆书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线条的变化、流畅度,认真学习感受其妙趣。磨炼毅力,提高水平,今后仍继续努力学习其翰墨之美。


朱昌媛

朱昌媛,来自陕西省安康市。篆书作为一门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书体,对篆书的初印象就是有“巨大的挑战性”,线质、结构、空间这些都是我初接触时所面临的困难。篆书易学亦难成,欲出成果下苦功,若是没有不断的练习和时间的沉淀怎能有所进步。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也离不开张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使我从中收获了许多,这让我对篆书和楷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