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家庭教育

 盼哥写文字 2021-08-13

    一个人的成长,家庭教育至关重要,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我不是家庭教育专家,但我一直在思考并努力做好娃娃的家庭教育。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重视家庭教育,或者说,只停留在苦口婆心劝说的表层教育,没有达到言传身教的深度影响。无疑,这样的家庭教育无法从根本上影响孩子的成长。

    说到家庭教育,我遇到了两件事,不吐不快。

    昨天,下班回家,当我走到电梯口时,有两位家长背着娃娃的书包,牵着娃娃的手,正在电梯口讨论买校服的事情。其中一位家长对另一位家长说:“娃娃说老师要求买,便于学校搞活动时,统一着装……”说话的语气,略带怨气,大意是说,校服样式不好看,质量不怎么好。另一位家长接着说:“统一服装,效果好。”我低着头看手机,什么话都没有说。

    回到家,我在想,这位怨气十足的家长,她的想法和做法对吗?不对。不对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其一,娃娃刚读一年级,为什么在他面前抱怨买校服之事?这样会不会影响娃娃对校服的反感?其二,娃娃进入校园,如果不穿校服,会不会被老师批评?会不会产生孤独之感?其三,娃娃刚进入一年级,如果家庭以这样的方式去教育,会不会因此对老师的所种规定视若不闻?事实上,影响娃娃成长的因素还有很多,关键在家庭教育。家长即使对买与不买校服有些为难,甚至有些怨气,但是,为了娃娃学习和成长,应该理性对待,而不是在娃娃面前说一些影响娃娃非正常成长的话。一切以娃娃的成长为本,树立家教共育的教育观念,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

    今天早晨,我走进电梯,一对母女正在谈话学校的话题。其女说:“我们班那个XX做得不好,反正影响我们班的阳光班级评比,扣的是班主任的分,与我无关……”当娃娃说完后,其母笑着说:“你这样想,我要给你的老师告状。”母女相视一笑。此时,电梯打开了,我和儿子先出电梯,她们跟在身后,一路向学校走去。

    路上,我问儿子:“你觉得刚才那位学生的说法对不对?”儿子说:“肯定不对。”我追问他“为什么?”儿子说:“没得一点集体感。”我笑了,摸着儿子的头,感到很欣慰。不一会儿,我们走到红绿灯口,等待,我看见了那对母女走在前面了,女儿比母亲略高,母亲帮女儿背着书包,儿子和我并行,我看了看儿子,个头比那个女生矮很多,但他自己背着书包。那一刻,我觉得,儿子比那个女生高。

走到校门口,我和儿子挥手,他向教室走去,我向办公室走去。

走进办公室,我静坐在椅子上,又想起了那对母女的对话。这个娃娃的思想纯洁吗?这位母亲的做法对吗?我陷入了沉思。

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这位女生能说出如此惊人的话语,母亲不但没有教育,没有正面引导,而是一笑了之,以玩笑的话语回答“我给你的老师告状。”我想问,难道老师是神?现在可以教育你的娃娃,难道,他可以一生一世都能拯救你的娃娃?从另一角度说,告状到底是伤害了谁?又警醒了谁?试问,再过十年,如果你的娃娃走上歧途,你向谁告状?你还能一笑了之吗?

    想到这些,我作为教师,也是一位家长,面对如此教育,既感到心痛,又觉得悲哀。

教育从来都不是单边的,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娃娃的成长是不健全的。同时,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激进的,而是循循善诱,潜移默化。

 我们常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难道这样的警句只适用于教育小孩吗?我想,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更应该时常体会这句话的要义。

教师,固然有职业使命,正是这个使命,催生我的教育良知。记录这些教育故事,一是自我警醒,二是自我拷问,至于这些文字能否升温,能否唤醒家长,那就随缘了吧!

如果,有一天,我写的这些肤浅的文字能真正改变什么,我就谢天谢地了。

2020.9.25随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