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镇国塔:位于中国雄鸡版图“心脏”处,又名“没顶塔”,是否佛塔存疑

 瑞视觉 2021-08-13

大师镜头:镇国塔


中国雄鸡版图的心脏位置,一般认为是地处重庆市巫溪县、湖北省竹溪县和陕西省镇平县三省市的交汇处的“鸡心岭”,那里也是当年魏蜀吴三国的交汇之地。

与陕西内蒙甘肃交界的宁夏,也被称为中国雄鸡版图的“心脏”。

其实在中原大地河南,上图这座古塔,也被认为是中国雄鸡版图的“心脏”。

在河南新乡,卫辉市建设路东段的环岛中,有一座建造于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的砖塔——镇国塔。

据说,该塔位于中国雄鸡版图的“心脏”处,是一处风水宝地,因此又称“护国灵应塔”。

镇国塔,是当时卫辉的知府周思宸所建,是新乡地区的唯一佛教砖塔。

1986年2月21日,镇国塔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无人机“扣拍”(镜头垂直向下)的镇国塔。

镇国塔面南,平面为六角形,七级楼阁式砖塔,高34.5米。

镇国塔,每层南北各辟一券门,塔内置塔心室、塔道,内设有佛龛21个,佛龛与望窗相交,整座塔逐层收敛至顶端呈锥状,高度均匀递减,高耸挺拔,外檐收放尺寸自然得体,既保护塔墙免遭雨雪侵蚀、冲刷,又给塔体以美的享受。

从第一层塔门入室,登102个台阶踏道盘旋而上,便到达第七层。在塔顶内部砌有八卦图(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中部有柏木刹杆,顶部用孔雀蓝色琉璃瓦覆盖。塔刹早年毁坏,被称为“没顶塔”。塔的每层六个角上都悬挂着一个风铃,风吹起的时候叮当作响,悦耳动听。

镇国塔每一层南北各辟一券门,在门楣上镶嵌有石碣一方,正北面石碣上书“护国保民”,正南面石碣上书“灵应塔”,均为篆刻,上款为“卫辉知府周思宸”,下款为“大明万历十三年”。

网上有一个说法:镇国塔上尽管有佛龛,但不能说一座佛塔,因为塔里面还有八卦,且周围并无佛寺建筑。

你说,镇国塔是不是一座佛塔?

镇国塔从内至外结构衔接搭配合理,斗拱磨制细腻,细部处理得当,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造技艺,是研究明代建筑和砖石雕刻艺术的宝贵资料,为明代的建筑史、艺术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对于文物、考古、交通、科技、地理、艺术、建筑等诸多领域的研究,镇国塔均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卫辉,别称汲县、卫州,位于黄河北部、太行东麓、卫水之滨,殷商时期为畿内牧野地,西汉高祖二年设置汲县,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称。

卫辉人文鼎盛,姜子牙、比干均诞生于此,卫辉也因此被称为“财神之乡”。

卫辉城最早建于东魏,历代都有修缮。明万历年间,万历皇帝为就藩于卫辉的胞弟潞王重新修建卫辉城,增设东门。明代的卫辉城有四座城门,东门称宾阳,南门称迎熏,西门称眺行,北门称拱极。城墙外围有城河。城内有玉带河横贯府城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