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健康

 周正心理 2021-08-14

上周公众号文章《别样的医患关系》中提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强调,大家必须认识到,社会有一点误区,有人认为医患关系的医疗行为好像是一种服务,甚至有点像商业服务,这在根本上是不对的。“医疗问题的本质是照护,而不是服务。照护和服务在本质和内涵上是完全不同的。”
怎么表达这个不同,我问身边的儿子:“你觉得照护和服务的区别在哪里?”
儿子说:“照护的英语单词是care,是母系氏族文化衍生的词根。look after也是照顾的意思,但是它们有差别,look after是跟在后边,用眼睛去照看;care是有感情的,用心的照顾。而服务serve,是海洋文明下诞生的,指商业的互动。”
按照儿子的解释,医疗的本质应该是用心的、投入感情地照顾患者,而不是一种商业的互动。

《别样的医患关系》中,我们感受到来自方舱医院的医患关系的和谐、欢乐与温馨,医护帮患者,患者帮医护,像是一个团体,一个大家庭,携手面对疾病,一起娱乐,一起玩儿,这种氛围多么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啊。
独立评论员郭松民写的《方舱医院就像一个社会学实验,揭晓了医患矛盾的答案》中说:方舱医院是公益性的,这是决定舱内医患关系的基础性原因。从病人的角度看,由于不再担心医生会利用自己的疾病赚钱,所以对医生的信任感大大增强,医患之间的相互猜疑消失了;同时,病人还会怀着一种感激的心情,尽量自己克服困难,努力不给医护人员“添麻烦”。从医护人员的角度看,病人的信任、尊重与友好,使自己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大大增强,所以会更加友善、耐心地对待病人。由此,医患关系进入了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这个小小的实验证明,严厉打击并不是医患矛盾的答案,公益性才是医患矛盾的答案。
郭松民的分析认为医患矛盾主要是由于钱的原因造成,医生赚了患者的钱,患者对医生产生了不信任,如果是全公益的,没有钱的问题,医患就和谐了。
国家也一直倡导公立医院要体现公益性,但是根本问题是公立医院的钱从哪里来?我们知道公立医院是独立经营的,自负盈亏,社会医保可以补贴住院患者部分费用。如果全公益性质,国家负担不起这么庞大的医疗费用。方舱医院属于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那么回到日常呢?
我继续和儿子探讨:“你认为医生该不该有收入?”
儿子说:“当然应该有,而且应该是高收入。”
“为什么?”我好奇地问。
“因为收入代表了价值。医生研究的是'人’的健康,让人健康,是最有价值的。”是的,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是使人健康,这是最有价值的工作。
心理学家周正教授曾说: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东西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钱”和“情”。“钱”保障衣食住行,有安全感,属物质层面,基于生活品质和社会稳定的保障,每个人都应该挣钱,周正教授说“挣钱就是挣功德”。
那么,医务人员挣钱是不是“挣功德”?
答案是肯定的,医务人员也是人啊。钱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产生问题,一定在于人。

我和一位同事讨论了有意思的一个现象,现在各个医院都很重视形象宣传和业务提升,因为医院和医院之间有竞争,只有足够多的就诊患者才能保证医院的收入,医院有了足够的收入,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医务人员的个人收入也得到保障。所以,医院和医务人员欢迎就诊的病人,越多越好,业务繁忙代表了医院兴旺发展。还有一些相关的产业,比如医药、医疗器械公司等更是。
但是,这些又和前面说到的医务人员的价值观有相悖的地方,医务人员的职责应该是让人民健康,让人不生病、少生病,病人越来越少才证明医务人员发挥的作用。
如果换一种模式,按照人民越健康,生病的人越少,医务人员获得的荣誉越多,收入越高,那医务人员会怎么做?答案是医务人员会转而把大部分精力用到预防生病,减少人们生病上。
如果支付同样的钱,你是愿意把一笔钱提前支付给医生,让他指导你预防疾病的方法,保持健康的心理行为方式,让你少得病,不得病,还是愿意把这笔钱放到等你生病了,用来支付在医院做检查,做治疗,做手术用的费用?你会怎么选择?
当社会把健康的价值定位在检查、开药、做手术,医院就会把重点放在购买先进设备,努力提高医务人员各种技术上,因为这些才能产生价值。现实是现在的医院越来越大了,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了,医疗技术越来越高超了,名医越来越多了,但是看病却越来越难了,患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了。

王辰院士说,医务人员要对患者给予充分关爱,不仅仅是提供医疗技术,还要加强人文上的关怀,这一点至关重要。王辰坦率地说,由于工作太忙,医务界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够。
医疗的本质是回归人性关怀,患者需要医生“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但是现在的医疗模式依然是以治疗为主,现实是“总是去治疗,有时去帮助,没时间安慰”,所以导致了医疗供求失衡。造成的原因是患者太多了,医护人员根本忙不过来。
在一篇呼唤中医的文章中说中医就诊时用手把脉,问一问,对你微笑一下,这种就诊方式让人心里感到不少温暖,而西医发展到现在基本就诊时连碰都不碰一下,因为被各种检查取代了。好不容易排队轮到了,医生只能给你几分钟时间交流,因为后面的患者还排队等着呢,给你说多了别人就看不上病了,可能有人心里就不舒服了。更别说那些治疗效果不好,交了钱没有治好病,甚至最后人钱两空的,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这是人性。
根源在医生吗?如果医生违背了“不伤害”原则,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夸大宣传医疗的效果,那就是医生和医院的责任。那么,患者需要对自己负责吗?

有很多人认为医生=健康,不舒服了就应该去医院看医生,甚至很小的一个普通感冒,也要去医院。还有人认为不管患了多么严重的疾病,只要去医院,医生就应该治好。很多人不知道有一些疾病是自限性的,通过休息、生活方式管理、时间到了就可以痊愈;有一些慢性病是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要调整日常的卫生、饮食、运动、睡眠习惯等;还有一些是焦虑抑郁情绪造成的,老是感觉自己有病,有症状,需要进行心理层面的调整。由于人们错误的认知,有时是无知,以及对于药物的盲目崇拜,造成医院人满为患,医生有看不完的患者,患者排队几小时才能看上病,医生又忙又累,患者常常不满。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说了,在保障人的健康的所有因素中,医疗只占8%,这部分疾病是必须到医院治疗的,能够治好的,但是如果你把8%幻想成80%,甚至100%,那就会成为牺牲品。有时候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焦虑,反而破坏了身体天然的免疫屏障。
这次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不管多么严重的传染病,防控原则就是简单的三条:隔离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们国家由于采取了果断高效的策略,有效遏制了疫情。对于普通人来说,待在家里不出门就行,你始终没有接触过病原,就会保持健康,患病的人需要隔离起来,切断传播途径。防控越早越高效,越往后,危重症患者越多,付出的代价越高。
预防永远重于治疗,对于社会,重视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对于医务人员,重视人文关怀,对于个人,健康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

     《心理与健康》 高清晰音频上线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