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自媒体对美丽修行的报道引发了一些行业争议,美丽修行内部对于引发争议的原因也做了深度的讨论和反思。 我们认为,根本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是美丽修行自身对于内部的信息公开透明做的不够,导致行业对美丽修行缺乏了解,从而产生了很多猜测、误解与争议。 引发争议的直接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2021年第6批),通报了100多个知名APP,美丽修行也名列其中,而被通报的原因是“违规搜集用户信息”,这个信息在媒体报道后,引发了一些用户和行业人士对于美丽修行是否侵害用户隐私安全的担心和质疑。 其实在收到通报和行业用户询问原因时,我们也是震惊的。因为美丽修行一直坚持“用户利益至上”的原则,尊重和保护用户权利隐私,在美丽修行APP设计上线之初,我们就按照公司所在地湖北省网安的规定要求,聘请政府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于美丽修行APP的用户协议及隐私政策,以及相关安全保护措施进行了审核,在经过审查,符合国家网络安全规定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后,美丽修行APP才正式上线。 所以,收到通报,我们也联系咨询了多家第三方网络安全检测机构对美丽修行重新进行审核,查找问题和原因,最终确认,问题出在当时考虑用户使用体验,美丽修行没有选择在用户初次登录使用APP时,第一时间用弹框提示用户查看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而是在用户选择注册登录为正式用户时,才提示用户协议和相关隐私政策。 因此,针对第三方检测机构指出的相关问题,美丽修行立即做了整改,把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弹框改为在APP启动页进行显示,方便用户知情。相关整改的具体措施,我们也通过企业自媒体做了回应和披露,消除行业合作伙伴和消费者用户对美丽修行是否侵害用户隐私而产生的担心和疑虑。相关内容可以查看微信公众号“美丽修行大数据”的《关于工信部2021年第6批通报的说明》。 这是我们面对行业合作伙伴和用户质疑的态度。 引发争议的第二个原因,则是针对美丽修行的成分和产品的安全评分。 2015年10月,美丽修行公众号诞生,引用EWG成分安全分正式上线。一年后,因消费者强烈要求,产品安全分(现升级为“安全评价”)上线。 随着国家对化妆品行业的政策监管趋严,以及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成分功效和安全系数透明化需求越来越高,近期,美丽修行对提供给用户查询的安全评分体系又进行了一次升级。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美丽修行的安全评分在消费者群体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也引发了一些行业从业人士对安全分标准的争议和舆论情绪。 对此,我们也有所耳闻。但在此之前,因为我们一直觉得自己在做的,是一件给消费者用户提供价值的事情,行得端坐得正,所以,即使行业有争议,我们觉得这些争议可能只是对此不理解,或者因为触碰了一些行业原来固化的利益,所以产生了争议。 但我们并没有去深思和理解这些争议和情绪的产生背后真正的原因和逻辑。所以,在看到自媒体的报道,引发了一些行业人士针对美丽修行的质疑和批判,甚至是造谣的声音后,我们第一时间感到的是气愤和不忿,认为是对美丽修行恶意的诽谤污蔑与攻击,而没有第一时间去反思自己,为什么我们自己认为在做一件对用户,对行业有价值的事情,却会引发行业如此强烈的舆论争议和不满情绪? 经历此事后,我们发现,根源还是美丽修行自己跟行业的信息对称和信息透明做得不够。 回顾美丽修行当初创立的初心,就是为化妆品行业的广大消费者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化妆品使用查询,解决行业跟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相互不信任,帮助消费者能够购买到诚信靠谱、安全放心的产品。 所以,美丽修行当初上线“安全分”(现在升级为“安全评价”)也是站在消费者用户立场,提供一个消费者做消费决策时,可供参考的“消费标准”。 也就是说,美丽修行制定和提供的安全分评价标准,一直都是根据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用户的消费决策提供的,一个供消费者参考的参考标准,而并非指导行业生产技术研发的技术标准。 一个供消费者参考的消费标准,如何会变成影响行业生产技术与研发,引发行业争议,甚至被推动为研发必须做成分表全绿的产品,干扰到正常科学研发,这是我们一开始没有想到的,也并非美丽修行的本意和初衷。美丽修行在成立之初,就邀请一些行业研发人员参与测评app提建议,也得到了研发人员的很多支持和肯定。原以为成分表透明,消费者更重视产品力本身,会驱动整个行业更重视研发,研发会更有话语权,也会更了解消费者。 当初,因为国内没有类似的安全标准,而化妆品行业的技术标准对消费者而言又太过专业,而且无法提供消费购买的决策参考,考虑到消费者的专业认知程度和用户体验,我们找到并引用了国外发达国家消费者常用的EWG成分安全评分,并在此基础上,查阅了国内外大量化妆品相关行业资料,综合考虑了成分安全性以及影响产品生产环节等多种因素,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去得到产品的安全评估结果,希望最大程度做到安全评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同时,还要让消费者用户在查询时能够一目了然,方便快捷的获得真实可信的安全参考信息。 这是美丽修行制定安全评分体系的背景,即为消费者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实用的决策参考。 更多情况下,美丽修行安全评价体系遵循的参考原则是,在产品本身合格/合法的前提下,如何减少和避免一些风险成分对用户的皮肤造成刺激和安全威胁,所以我们也参考了很多皮肤科专家的著作和论文文献,而不仅仅是化妆品行业内部从业者的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经过一些专业人士、美妆达人和网红博主的推荐,消费者购买美妆产品,先去美丽修行查阅产品成分和安全评分,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和消费习惯。全网超过3000万用户,也证明了美丽修行对于化妆品消费者用户的决策参考价值,以及对于建构行业诚信与消费者信任的作用。 但我们也深知,化妆品的安全评估是复杂的,化妆品是否安全有效,也不仅仅是孤立的看成分,而是受到原料等级、剂量、配方体系、生产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业内也有专业的安全性毒理学研究与评价。因此,我们在安全评价升级中,将安全性毒理学检验与评估报告也纳入了安全评价体系,这些报告构成了产品的安全评分中权重较高的因素。 在美丽修行内部,安全评分大数据分析隶属于数据中台部门,是独立运作的,跟美丽修行的产品、运营、商务等部门隔离,后者没有任何权限和能力干涉和影响安全评分体系。即使是美丽修行创始人和CEO易鸥本人也无权提出此项要求。 我们深知,公信力就是美丽修行的生命线,做行业最有公信力的消费者决策平台是美丽修行的企业愿景。因此,谁损害美丽修行的安全评价体系的公信力,谁就是在损害美丽修行的核心价值与生命力,这是公司的红线与底线,是严格禁止挑战和破坏的。 至于引发行业争议的美丽修行安全评分变化,以及由此导致行业猜测美丽修行的安全评分可以修改的猜疑,我们认为,可能是两个原因—— 1、美丽修行安全评价的评估维度引用的美国EWG成分安全评分发生更新变化。因为EWG的成分安全评分每个月都会不断更新,随着EWG的安全评分发生变化,就会导致美丽修行的安全评分也发生改变; 2、产品安全评价的维度和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更新。这个变化是美丽修行根据各种建议反馈,对安全评分标准不断科学迭代的过程。从最开始主要考虑成分,到后来加入更多的维度,以及不同维度之间的权重变化;整个评分标准的迭代并不会只针对单个产品,而是纳入数据库的全部数百万产品。 除此以外,没有人能够随意修改安全评分。 因此,网络传言,有代运营机构可以帮助企业在美丽修行上发布和修改安全评分,只要给钱就可以帮助修改,都是诈骗行为。美丽修行在此面向行业公开征集举报线索。 至于有人捏造说美丽修行是境外投资,属于境外势力,制定安全评分的目的,就是为了靠卖评分收钱,美丽修行靠卖分掘金无数等等传言纯属谣言诽谤; 针对这些谣言和网络暴力,美丽修行的内部员工看到当事自媒体在报道时,未加核实就放出了这些评论留言,主观上造成了谣言的恶意传播,因而都感到非常气愤,故采取了法律维权的措施。 但无论是发律师函,还是针对谣言提起法律诉讼,美丽修行的目的都不是要封杀媒体舆论和行业的批评争议,仅仅是针对不实言论和网络舆论暴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品牌公信力不受谣言的侵害。 从美丽修行创业至今,我们一直希望成为行业诚信的建构者和行业生态的链接者,立足消费者立场,帮助行业链接消费者用户,帮助行业跟消费者用户进行信息对称,一直是美丽修行所坚持的使命与价值。 在这个产业和互联网科技融合,社会飞速变革的时代,在彰显人生美丽与幸福的化妆品行业,美丽修行能够和大家一起去推动、参与和见证行业的变化,我们深感荣幸。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还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完善;因此,对于消费者安全评分引发的行业争议和导致的部分行业从业者的不满,我们也感同身受。科学的道路本身充满了讨论、争议和变革,需要不断去探索和完善。 我们也希望,相关行业人士能够理解美丽修行的消费者用户立场,帮助美丽修行不断完善评分标准,共建一个为消费者用户服务,更有消费者安全意识和行业公信力的评价体系。 我们相信,那也是化妆品行业所有恪守正道,坚守行业诚信价值的从业者共同的初心和愿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