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行之二:从拉萨到萨嘎 内容提要:从拉萨出发,途经岗巴拉山、羊卓雍措、浪卡子、普莫雍措,翻越5500米塔日山口、康玛县、多庆措、岗巴县、曲登尼玛冰川、定结县、珠峰、希夏邦马峰、岗彭庆峰、佩枯措,到萨嘎。 在拉萨休整一天后,我们精神饱满、兴致勃勃踏上西行路,开始了本次旅行的主要行程。 5.14. 从拉萨翻岗巴拉山口、经羊卓雍措、浪卡子、普莫雍措,翻越塔日山口,夜宿康玛县城,行程348公里。 清早6:30,我们出发了。 沿着拉萨河往西行。早晨的低色温和低角度斜射光下的景色,光影结构充满美感。 沿河景色 光与影的魅力 色温逐渐趋于平衡 拉萨河往西流,到曲水一带,汇入雅鲁藏布江。这里水流平缓,江面如镜。(马兴国摄,华为手机 mate30pro) 波光旖旎(罗登云摄 小米手机 10 Ultra) 过了曲水,道路向左转,登上岗巴拉山,回望山下的雅鲁藏布江。 接近山口处有不少藏民摆放着藏獒供游人拍照。第一眼令人觉得一震:好壮硕雄健的金毛狮獒,186斤的体重,简直就是一头狮子!我养狗十几年了,还是第一次这样零距离接触真正的藏獒。 后来越看越觉得怀疑:它那一圈超长的丰满华丽鬣毛,很有可能是人工装上去的,不过当时确实信以为真了。 好几位朋友都与它合影拍照,给10元,随便照多久。 翻越过海拔5030米的岗巴拉山垭口,海拔4441米的羊卓雍措展现眼前。 我曾经在山口拍摄过壮观的玛尼堆和猎猎飞扬的经幡和风马旗。但如今山垭口一带已经被各种乱七八糟的人造物充斥。我们基本上连停车和拍照的想法都没有,就直接离开山垭口下山。 羊卓雍措依然如故,保持着纯净的碧蓝,不辱其 “碧玉湖” 之美誉。 羊卓雍措西端的宁晶康萨雪山 地处江孜县和浪卡子县交界处的宁晶康萨,海拔7191米。 曾经20年前我在去日喀则的途中,经过宁晶康萨南麓的海拔5036米卡诺拉冰川时,背着几十斤重量的三套摄影器材和大脚架,攀登到冰川舌端,去近距离拍摄。此次路线避开了那一段路。 羊卓雍措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共称为西藏三大圣湖,同样也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李继高摄,尼康D700,24-70镜头) 中午到浪卡子县城,在 “重庆大酒楼” 吃午饭。出门在外,我们对能否吃到地道的家乡饭菜很看重。所以在找饭馆时,那些带有 “重庆”、“成都” 和 “川菜” 之类的饭馆招牌,对我们有很强的吸引力。 午饭后很快到达山南地区洛扎县和浪卡子县交界处的咸水湖普莫雍措,湖面海拔5010米。 湖对岸的三座雪山:蒙达岗日、卡热疆和库拉岗日。(马兴国摄,华为手机 mate30pro) 我跪下,低姿态拍摄冰块特写。(马兴国摄,华为手机 mae30pro) 湖边冰块堆碛,在烈日下慢慢融化,形成冰凌。 虽然阳光明媚,但气温仍然很低。 微观中窥见大宇宙 又忍不住赞叹一下微观世界之精妙,生命之美好! (卓继跃摄,苹果手机 iPhone 12 Pro Max) 湖对岸众峰并肩,宛若一道顶天立地的冰雪屏障。(李继高摄,尼康D700,24-70镜头) 蒙达岗日 6426米 卡热疆7216米,库拉岗日7538米。 库拉岗日峰是山南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藏族传统的四大神山之一。 离开普莫雍措途中几头大胆岩羊从路上横穿而过 普莫雍措(李继高摄,尼康D700,24-70镜头) 离开普莫雍措,本来经过普玛江塘欲去40冰川,到冰川的路口时被检查站拦下,说因路太烂而关闭了,只好放弃。留下一个遗憾,也是下次再来的理由。 行车一个小时后,翻越塔日山时,回望几十公里外的普莫雍措,云雾迷茫,山色空濛。 看起来并不高、地形平缓的塔日山垭口,却是海拔5500米。 这是此行到过的最高点,也是迄今为止,我们一行人到过的最高点。(蒋若葵摄,华为手机mate20x) 山口的群峰(李继高摄,尼康D700,24-70镜头) 空濛山色也有神秘莫测之美 夜宿康玛县城。 5.15. 从康玛去多庆措、曲登尼玛冰川,住定结县,行程368公里。 昨天下午6点就到达康玛县城,时辰尚早,离日落还有将近3个小时。但因天气不佳,阴云密布,我们经过商量后决定,放弃当时就去距离40公里、亚东县境内的多庆错的原计划。 次日一早出发,天气非常好。我们庆幸昨天的决定太正确了。 黄金时段的光与影 还没抵达多庆措,湖边的雪山群峰已早早横亘在天幕,令人血液沸腾、心驰神往。 今天的天气太理想了 既有明朗阳光,又有适当的云作点缀。雪山云雾缭绕,忽隐忽现,如梦如幻,宛若仙境。 湖边雪峰矗立,湖畔水草丰美。 湖光山色、悦目赏心。如此的明亮、透彻、纯净,好一派静谧安祥的高原风光。 随便截取群峰中的一段,都成美图。 雪峰中最高峰卓木拉日峰,又被称为神女峰,海拔7400米。(佳能5D3 100-400镜头) (佳能5D3 100-400镜头) 我们直接把车开到湖边(李继高摄,尼康D700,24-70镜头) 众 “星” 捧 “月” 群 “鹰” 捉 “鸡” 如此美的景色,绝不放过留影的机会。 也秀一张我的豪迈留影,哈哈! (马兴国摄,华为手机mate20x) 无人机航拍大合影(罗登云摄,大疆无人机 air2) (罗登云航拍,大疆无人机 air2) 继续往定结方向行驶,与一系列的雪山相伴。岗成耀峰6889米。 卓木玉莫峰6829米 泡罕里峰7128米(钟长清摄,佳能 5D2 70-300镜头) 快到岗巴县了 有600多年历史的岗巴古堡(罗登云摄,索尼ILCE-7RM4 、24-105 F4镜头) 以前曾多次见过岗巴古堡的摄影图片,那是从古堡背后拍摄的,以远方草原和雪山为背景的画面。但现在不可靠近只能远观,仰视她的雄姿了。 在岗巴古堡旁的观景台上,俯瞰岗巴县城全景,和远方的岗成耀、卓木玉莫和世界第三高峰、8586米的干城章嘉峰。 又见一个迷你古堡(佳能 5D3 100-400镜头) 去曲登尼玛冰川途中,又是一场雪山群峰的饕餮盛宴。(佳能 5D3 100-400镜头) 曲登尼玛峰群(佳能 5D3 100-400镜头) (佳能 5D3 100-400镜头) (佳能 5D3 100-400镜头) (佳能 5D3 100-400镜头) (佳能 5D3 100-400镜头) (佳能 5D3 100-400镜头) 直奔曲登尼玛群峰而去 曲登尼玛群峰有众多冰川,我们去攀登其中一条。 车行至冰川下停车场,海拔5175米,开始徒步登山。(佳能 5D324-70镜头) 冰川与停车场的垂直高差100米左右,却要行走往返3公里。在这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每往高处走几步,就累得需要快速大口喘气,才能缓解严重缺氧的窒息感。双腿机械的挪动,全靠内心对冰川那种强烈向往和不能放弃的意志力支撑。 翻过了几个坡,看见雪山和冰川了,以为马上就快到了。 爬上高处一看,原来还有遥远的路要走呢。 沿途不少石堆和哈达,都是游客或信徒为表达对雪山的崇敬而为。 终于到达海拔5275米的湖边,洁白耀眼的冰川扑面而来。 蓝天白云,圣洁的雪峰,丰富肌理的冰川,靠近冰舌末端的湖面有一片浮冰区,近处是碧绿如玉的湖水,美得令人窒息!(佳能 5D3 24-70镜头) 还是罗老师厉害,站住不动就可以从高空俯瞰冰川,提供了我们肉身肉眼不可企及的视角,捕获了震撼的画面。(罗登云摄,大疆无人机 air2) 从高处俯瞰,看到那一线浮冰原来是这么的宽大,才知道原来低角度观景时,那种由于透视变形的原因产生远景被压缩,我们的感官是多么的不准确而产生严重的误判。(罗登云摄,大疆无人机 air2) 还是忍不住要在此留影(马兴国摄,华为手机mate20x) 换一个视点来看冰川 人与自然对话 航拍曲登尼玛冰川(罗登云摄 大疆无人机 air2) 从冰川下来回到车上,我出现了此行中最严重的一次高反:心跳非常快、恶心、头疼、缺氧,我吸了好一阵带去的瓶装氧气,同时吴萍给我服了6颗她随身带的丹参滴丸,和一包头痛粉,才慢慢缓解过来。因为这还是刚上高原不久,又在5千多米的高海拔上徒步,身体的不适反应当然会比较剧烈。在之后的旅程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强的高反了。这次同行的9位朋友中,就数我的高反最明显,他们有的只有很轻的反应,甚至有几位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尤其是比我年龄大的钟老师和罗老师,两个老高原,就像没得那回事一样,爬山走路轻快利索,把我甩出几个坡,真佩服他们了! 经过一个叫做萨尔乡拉康村的地方,逆光下雪山的层次很像舞台布景。云雾缭绕,神秘莫测。 这雪山造型既简洁又雄浑大气 萨尔乡拉康村 大山脚下的藏族村寨 定结县附近的叶如藏布湿地牧场 远方一排烟云升腾,开始以为是一行越野车高速行驶卷起的灰尘,但后来猜测可能是一些地热冒出的热蒸汽。 叶如藏布湿地的水汇入亚拉措。那些山体表面已经沙漠化了。 夜宿定结县城。 5.16. 从定结到珠峰,经佩枯措到萨嘎,行程445公里。 去珠峰途中 早晨的阳光充满魅力(李继高摄) 进入珠峰国家公园大门时,需买票进入:小车每辆320元、每人160元,同时规定60岁以上半票、65岁以上免票;每一辆车可一位司机免票。我们一行9位老人只有两位买了半票,其余都免了。哈哈! 攀登加乌拉山的盘山道 在海拔5198米的加乌拉山垭口,是一个非常好的珠峰观景台。车可以开离公路几百米,直到山顶平台。一排世界最高峰赫然呈现在眼前。(罗登云摄,索尼 ILCE-7RM4) 从左到右,能看到5座8千米以上的山峰:马卡鲁峰8485米、洛子峰8516米、珠穆朗玛峰8848.86米、卓奥友峰8201米和希夏邦玛峰8027米(在西端较远处、不在画面里),以及20几座7千米以上的山峰。 记得20年前第一次来珠峰时,我们不知道这里能看到珠峰,一到加乌拉山垭口,被出乎意料突然见到的珠峰震撼住了,我们全部都声嘶力竭的欢呼,宣泄内心狂喜和兴奋。当时那种心情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这次虽然知道天气很晴朗,在这里能看到珠峰,但是面对世界最高峰,我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而热泪盈眶。我感受到了那种强大的力量,感受到创造生命、创造大地山川的全能的上帝之神圣伟大,内心充满赞美和感恩,被一种强大的幸福感充盈! 万山之王(钟长清摄,佳能5D2 70-300镜头) (佳能5D3 100-400镜头) 去珠峰方向的下山道,在这个角度看不出那种曲折迂回的形式感。 20年前我们曾循着这道路行驶到珠峰大本营。那时的路况非常差,尤其是接近绒布寺的路段,几乎全是大小石块构成的异常崎岖难行的路,只能以不到5公里的时速慢慢行进。那时的大本营有一个帐篷旅馆,我们就在那住下,拍摄珠峰日落和日出。我们的运气好极了,看到了很美的日照金山的珠峰美景。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好的运气。曾经有国内某风光摄影 “大师 ”,在大本营一连等了7天,都一直是阴云密布,没能一睹珠峰的尊容,最后只能抱憾而归。那晚深夜,天空纯净无云,我在帐篷中撩开窗帘,看到皎洁月光下圣洁的珠峰,那种远离尘嚣、直击心灵的美难以形容,我的语言文字显得太苍白了。当时还是胶片时代,那次拍摄的几幅珠峰的照片,至今都是我最钟爱的摄影作品。次日下午从珠峰下山,在去聂拉木的途中出车祸,把车开翻而人无恙,那是后话,暂且不表了。 据说因为里面的环境因游客太多而遭到严重破坏,现在大本营已经成禁区,一般游客只能到绒布寺。而且还只能乘坐景区巴士当天进出,不能住下过夜了。 左:格重康峰7952米,右:卓奥友峰8201米,世界第六高峰。(罗登云摄,索尼 ILCE-7RM4) 脚下有很多石头堆,都是游人们小心堆砌起来,以表示对伟大雪山的敬意。石堆代表了谦卑人类的存在。面对大自然,人类应该收敛狂妄、怀有敬畏之心。 仰望珠峰 仰望珠峰 珠峰下的卖相机老头 珠峰下大合影(蒋若葵摄, 华为手机 mate20x) 世界第一高峰始终是人们心目中的焦点 在加乌拉山垭口往北看,当地人说是唐古拉山主峰。(佳能5D3 100-400镜头) 我表示怀疑,就请罗登云老师查证。最初查证结果是属于330公里以外的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一座峰,叫穹穆岗日峰,海拔7048米。但是钟长清老师看过后,认为雪峰在视觉上有这么好的清晰度,不可能有330公里的距离,不应该是穹穆岗日峰 。我的观点是,这么一座并不太高的不知名山峰,万一不好查询出准确数据干脆就放弃。但是同样追求精确、细致严谨的罗老师再次从谷歌地图上仔细严格查询,并用图片比对,最后终于得出一个合理结论:位于定日县境内的雪山,名字叫康普勒,海拔6350米,直线距离55公里。这回的结果终于过了钟老师严谨准确的判断力这一关,得到了赞同 : “这次绝对准确无误”(钟长清语) 本来这一座雪山在海拔7-8千米的雪山如林的珠峰附近,简直是不值一提。但是几位老师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 学术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持准确无误的态度 ”(马兴国语),对我是一次很好的激励。罗老师说: “ 是的,一步一步的求证,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令人高兴!” 求证的过程也同样充满乐趣。 所以说,旅行之乐趣,不仅仅在于到哪里去玩了一趟,也在于通过旅行,接触过天下事物所增加的知识,和那种激励人去探索未知的精神和力量。更在于对一个拍摄对象的来龙去脉通过多次求证,最后准确无误的弄清楚后,所得到超出摄影之外的更多乐趣。 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旅行与旅游的本质区别。 从加乌拉山垭口下来一路往西,在草原上看到的珠峰、格重康峰和卓奥友峰。 在岗嘎镇的观景台上看到的珠峰、格重康峰和卓奥友峰。 格重康峰和卓奥友峰 又一片废墟 海拔8027米,世界第14高峰希夏邦马峰。 钟老师把希夏邦马戏称为 “牛鼻子”,当时我没理解,回来后越看图片越像一头独角犀牛,方才理解了。 他老兄记忆力超好,沿途经过的城镇村庄、雪山、湖泊、道路以及在哪个位置拍摄最佳,记得一清二楚,如数家珍、呼之欲出、毫不含糊,我简直佩服极了! 为了避开道路边的高压铁塔,我们离开公路一直把车开到荒原中。 希夏邦马峰西端,是岗彭庆群峰。 岗彭庆群峰 岗彭庆主峰7281米 山下的沙漠
岗彭庆群峰(钟长清摄,佳能5D2 70-300镜头)
佩枯措西南角(钟长清摄,佳能5D2 70-300镜头) 7点半到萨嘎县城住下 离开拉萨一路向西,我们经历了非常丰富而激动人心的旅程,饱览了世界最壮美的雪山和湖泊。 道路还在延伸,还有更多的美景在往后的旅程中。 (第二集完,请看第三集《从萨嘎到改则》) |
|
来自: 老蒙eki8d3tdc9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