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击掌空声(四)

 无忧树能力圈 2021-08-14
有阵子没写击掌空声了,该内容与股市无关,但和人生有关。
所以喜欢看的人依然能找到很多趣味。

大家可以研究一下历史,中国真正向下的节点发生在宋代,最先体现在文化的固步自封上,才引发了近现代诸多问题。朱熹关于格物的解释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错误,他认为格是穷尽,物是万物,即穷尽万物真理。万物,哪里只有万物?没有穷尽,那么其对应的学习也没有穷尽,这大概是他的意思,搞研究穷尽万物之理。王阳明的讲法就与此不同,道出了“我心光明”的论点,把这个话题直接升维,后来蕅益大师也说了朱熹出发点的问题,因为格物并不是穷尽万物真理的意思,而是格物欲,用流行语来说就是断舍离,让心休息。

击掌空声(三)
击掌空声(二)
击掌空声(一)
 
不能准确把握孔子的思想,而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改造符合现代继承与改造(但多数是为了改造)思维。很多人认为思想领域天然带bug,没有不可逾越的高峰。所以朱熹算是革新带头人,但最后他又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大问题,把灵动而优美的部分给封印了,叫很多人喜欢朱熹也不容易。什么灭人欲,存天理,听着也让崇尚自由的现代人慌张。既违背了老子,也反了孔子,又把佛家给一举拿下。这个欲望不是自个来的,灭它也只是勉强而为之,所以搞不好徒有其名。佛教都没说要灭人欲,吃饭要吃,治病要治疗,福报也积累,只是减轻欲望,你一夫一妻可以,多就过了,拥有财产有必要,但不要不择手段。

总而言之,宋朝理学家确实强行解释了很多东西,这并非谁的错,面向真理的思维是很难建立的,连学问极深的大师都会错解,何况没有仔细推敲之人呢?但真理错解一点点就会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迭代思维是最容易理解和建立的。
 
迭代体现了进化的思想,更符合物质的表征,更容易被人理解为唯一正确的打开方式。但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当认知原点发生偏移时,物质世界就会来一次很大的变迁。如同基础科学每一个更加微细的发现,都会推动宏观层面巨大“进步”,它不可能有止境的。如果有人看过《弥勒下生经》又会见到一个新奇的娑婆世界,远比现在的人类世界高级太多。
 
朱熹向外,孔子向内,这是泾渭分明的部分。

看一段小故事:
 
人生苦旅,如在危途,如涉深渊,当以心立,以外却无知见。譬如,旅人在旷野中为狂象(或者老虎等有害动物)所追,旷野中很多白骨,旅人奔跑中落入深井或深渊,侥幸抓住一根藤蔓,而黑白老鼠正在啃食着那根藤蔓的根部,井底(深渊)有毒蛇或龙,井壁有蟒蛇在虎视眈眈,而藤蔓有蜂蜜流下,旅人舔食着蜂蜜,甚觉快乐
 
这里面的每个事物都有所指,但人为了短暂蜂蜜的甜美,会忘记这些危险。今天你去解决了老虎、狂象的威胁,但黑白老鼠(白昼与黑夜)无情吞噬这时间。为何用荒野或者旷野,表示人一生独生独死的孤寂现实,纵使父母也无法替代。旷野中的白骨代表轮回中的各种死亡,我们见过很多死亡,但总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而藤蔓是我们所依靠的财富名利,藤蔓上流下的蜜让我们觉得这日子真的很不错哦,所以忘记了更为重要的事情。
 
大部分时间,思维方式是围绕藤蔓、蜜汁展开,这即是大部分生命最为核心的价值观,而忽略了旷野、白骨、老鼠、狂像与老虎,故而从没有展开真正有意义的活动。即便消灭了老虎、狂,还可能有狮子、豹子出现,即便这些都无有了,白天与黑夜也无从消灭。

回到朱熹。

后期很多学人喜欢朱熹的版本,因为穷尽事物之理多么符合我们的思维模式。但请问,如此多之事物,生物学家一生可能就只能研究清楚一两种生物特性,科学家一辈子可能只能攻克某个理论,那么如何穷尽已知的物质?又如何穷尽还未知的物质?
 
庄子也说了,穷尽万物,这是病,得治,你根本没办法穷尽。所以庄子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简明扼要。但如果不展开就认为是玄幻,指是表示譬喻,用逻辑辩论的方式来推敲,比如禅宗有《指月录》,并不是说手指,你看月亮在此不动,但水面根据不同气候风浪而呈现不同的月影,到底是月亮的问题,还是水面的问题?肯定是水面的问题,月亮比喻为人的本性,而水面代表我们现在所处状态,烦恼的多寡,只有完全澄清才可完美无缺的显现。所以通过这些来讲道理,这大概就是庄子的意思。

要么你认识到月亮不动摇的本性,要么澄清自己让月影完全现象,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不用管外在物质的变化。所以说,降服烦恼,清净世界自然显现。这是于内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有效,方法论不用持续迭代,和外在的解决方案完全不一样,外在的要一个个去解决。比如噪音让你烦躁,你要去消灭噪音或不断搬离,如果噪音方式的变化,解决方案也要不断迭代;如果父母唠叨使你烦躁,你可以离开父母,但假设你金钱上又依赖父母,怎么办?所以这种现象是没有穷尽的,也就是说没有人能真正通过这些外在努力彻底解决烦恼的,顶多暂时,一会新烦恼又回来,这和贫富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没有get到要点。
 
而庄子所说的马可以换成任何东西,指所有事物其实本质相同,万物用一匹马可以说清楚,物相虽有林林种种,千奇百怪,但最终都有一个规律可寻,一马和一毛尘也没有区别。所以庄子说得很玄,延展不多,不像佛教有很多论义,辨析来展演,落地性很强。
 
孔子格物属于内在的培养,这样格物致知的逻辑就通畅多了,否则整个逻辑说不通,万物都穷尽不了,怎么能致知?孔子的时代是最讲逻辑的时代,孔子带太多bug的可能性不大。
 
之后朱熹被官方推广,还搞出了什么八股,逐渐文化上的封闭形成了,而且我们现在还认为儒家的一些观点在朱熹那里才有正确版本。

喜欢我们文章的朋友记得点”赞“和“在看”喔~~~

----------------
加入无忧树请联系微信:jiaoyilian2016
无忧树协作组介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