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

 读书人心系天下 2021-08-14
  • 内容简介:

  • 《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提出了知识生产模式变化的新观点,即: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1是指基于牛顿模式的科学研究,以单学科研究为主,而知识生产模式2是指在应用环境中,利用交叉学科研究的方法,更加强调研究结果的绩效和社会作用的知识生产模式。《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分析了模式1和模式2的变化,如机制、观念、实践、政策等,讨论如何制定和实施新的科学政策以适应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全书分为7个部分,约20万字,包括:知识生产的演进,知识的市场化和商业化,研究和教育的大众化,人文科学的知识创新,企业创新中的竞争、合作与全球化,知识生产的制度化,知识生产的社会管理等内容。当代社会知识的生产方式(包括科学知识、社会知识和文化知识等)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 作者简介:

  • 迈克尔.吉本斯等著,陈洪捷 沈文钦等译 陈洪捷,北京大学教授

  • 目录:

  • 导言
    模式2中知识生产的一些特征
    模式2的内在一致性
    模式2的一些意涵
    第一章知识生产的演进
    概要
    知识生产新模式的现象学
    模式2知识生产的动力学

    第二章知识的市场化和商业化
    概要
    知识生产中的规模和范围
    动态竞争和知识生产
    研究的商业化
    新生产经济学
    知识的构架
    质量控制的新维度
    规模知识生产、范围知识生产和知识生产新模式

    第三章研究和教育的大众化
    概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类型
    同僚治理、管理主义和知识的分化
    向知识产业的转变
    技术转让不断变化的本质

    第四章以人文学科为例
    概要
    科学和人文学科中的模式2知识:相似性与差异性
    情境化和人文学科的意义

    第五章竞争、合作与全球化
    概要
    网络企业、研发联盟与企业网
    信息技术范式
    全球化的矛盾后果

    第六章机构重组
    概要
    功能多元化的张力
    多元化的水平与方式
    知识生产的新型组织化图景

    第七章社会弥散式知识管理时代的到来
    概要
    科学和技术政策的三个阶段
    反思基本假设
    弥散式知识生产的管理
    未来的问题
    术语表
    扩展阅读文献
    索引
    译者后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