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说《老子》47 —— 道之动用

 闲人么闲 2021-08-15

图片


在前一篇文章里,为了进一步阐述先天一炁是啥。胡涂医串讲了一下《老子》第四十二章。这一章咱们来看看《老子》第四十章。为什么要这样来讲《道德经》呢?因为《道德经》是讲大道的,怎么讲都有“道理”!认真看过这个“《胡说《老子》》”系列第一篇文章的读者就知道,胡涂医在“《胡说《老子》》”开篇便说:“由于这个系列的文章不是注解《道德经》,所以后面的文章多半不会走诸多注家的常规路子逐句讲解,而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敲到哪儿算哪儿”。

《老子》第四十二章,一开始明明是在说先天一炁为道所生,宇宙万物由先天一炁、阴阳两种物质和阴阳所中和之气等所演化,怎么到了后来却教人不要做强梁者呢?

我们来看看老子在《道德经》的第四十章里怎么说: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大约一年多前,“如华学中医”同学在胡涂医的微信朋友圈问这句“反者道之动”作何解释,我知道在微信朋友圈,三言两语讲不清楚,就告诉她以后有时间我来讲讲《道德经》再说。所以才有了胡涂医的这个“胡说《老子》”的系列文章。如华你给我听好了!现在回答你的问题,讲完这一章我就算完成任务啦。

老子在第二十五章里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讲得明明白白,“字之曰道……曰反”,大道周行不殆,只要你返观自照,行返还之功,则是在做合道之事。(参阅《胡说《老子》29 —— 宇宙他妈》)。大道周行而不殆,万物的生长变化,均是大道运化的结果。安静虚无,大、逝、远、反之处,正是大道、正是生机初发之处!而这个安静虚无,无形无象,大逝远反,恰恰不是热闹喧哗有图有真相的万物繁盛之处,而是繁盛的反面。大道运化的规律,藏于最平凡安静处,惟返观内察可知之。万物生、住、异、灭,或者成、住、坏、空,经历了从弱到强,又从强到弱,从弱到亡的过程。阴极生阳,阳极生阴,物极必反,这是大道运化于万物的规律。人要明道,必须做合道之事。合道之事无他,但行返还之功而已。故曰:“反者,道之动。”

精进实修的人,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退转”,有一个阶段会觉得自己方方面面都似乎“退步”了。特别是常站桩的,在旧力、蛮力未完全退尽,而新力、内力未完全生起的那个阶段,常常会整天觉得浑身无力,仿佛咱们这个站桩的功夫白练了。这正是“反者,道之动”的道理。也是老子所言“进道若退”的道理。若不懂这个道理,以为自己真的退步了,练了三年五载还不如人家练马拉松的,干脆放弃了的话,那就真的是白练了。若懂这个道理,知道这其实是黎明前的黑暗,挺过这一关,功力就上去了,智慧也就上来了。

上面说了,万物总要经历从弱到强,又从强到弱,从弱到亡的过程。强梁者的反面,就是柔弱。老子深知“柔弱胜刚强”之理,柔弱的婴儿,其生命力远胜刚强的中老年人。这正是大道运化的功用使然。故曰“弱者,道之用”。

若能够一鼓作气,从强到弱,从“弱”到“无”,从有到无,那就悟道了!修道路上,不舍不得,大舍大得。舍得了枷锁,才能获得解脱。舍得了小我,才能得大我。舍得了大我,才能得无我。得了无我,才能拥抱永恒的“本我”。太上特别慈悲,加了一句话再三叮咛:“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和无,同出而异名。在《道德经》第一章里就说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明明白白告诉我们,生天地万物的,是有。生天地的,是无。所以若要求道悟道,得先从“刚强难化”转变成柔软处下、依教奉行才有希望,得从强梁者变柔弱者,从杂念纷飞变清静无为,从花团锦簇万般繁华处转身、返还,安住平淡、恬淡、安然处。如此,则至道无难矣!

再唠叨一句。道之动,是反。道之用,是弱。大道性体虚无,却深藏于万象森罗之中。大道昭示于人,常以弱养能。一,即是一切。一,即是道。若要说先天一炁是啥,只能说它和道同出而异名,是大道之气,是大道的彰显,是万物的祖气,是生命背后的主宰,万物得之而生,万物失之则灭。若得先天一炁,便是得道。

不能泄露太多天机了,睡觉去:)

胡涂医
2017年6月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