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智慧(一)——观“空”观“有”

 12345csdms 2022-12-09 发布于湖南

原创 三香轩主 三香轩 2022-11-14 17:56 发表于甘肃

—1—

对于《道德经》,很多人会被第一段绕进去,然后说句:“玄之又玄,不知所云”。这段时间,我也反复玩味这段话,就像南怀瑾先生说的,“三玄”是要“玩”的,到一定时候,就能得到“真味”。

玩《道德经》的第一得,就是把句读重新断开,下面就来看我的分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先秦文字,和现代汉语,在字义上有所出入,而且,古文字一个字就可以代表一句话,这也就是为了老子的五千言,后人写了几千万字,也无法窥其全部精妙,只能用“广博精微”来感叹,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原因。

把这段话用现代的话来说一遍,就是:“形而上的道,是可以观察的道吗?不可以,可以观察的都是常道。宇宙的终极源头,可以给个名相吗?不可以,可以描述的都是它的投影。无也就是虚空,是宇宙天地的开始,有生于无,有生于空;有,就是我们能看见的物质存在。所以,保持心空灵的状态,才能感受到虚空万有的精妙,有生于无的妙用;以其他物体为参照物,才能观察到宇宙天地的边际。道和名相,有和无,都是万物的一体两面,为了言说的方便,在它同体同源的异同妙用之际,给它下个形容词,便叫做“玄”,前因后果,互为因缘,原始反终,如环之无端,循环往复。众妙之门,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这里的“道”是形而上的道。如《易·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便同于佛经所说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有点玄妙幽微,深不可测了。那我们就再说简单点,大道无名,不可描述,并非如我们一般凡夫俗子所认为的常道。什么是常道呢?便是平常人们为形而上道所建立起来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名相境界。这样的“常道”,早已离道很远了,或者说,有了名相的,已落了下乘,不是大道了。老子一开始,就让我们要打破名相的束缚,所谓的“道”,乃“至道”的定名,都是为了表达的方便,姑且名之为“道”而已。“道”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本体,名相只是人为意识的塑造而已。叫它是“道”,已经是头上安头,早已着相了。有了一个至真、至美的道的幻境,一存此念,早已离道太远了。要想明白这个不可见,不可得的“道”,只有在用上去体会,才能了解有无同出而异名的道妙。

图片

—2—

关于宇宙万物的“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的形上与形下的问题,东西方文化也各有论述。这也就是西方哲学中宇宙万有的来源论,包涵了纯粹哲学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无神等学说。争论最多的就是第一因,假定宇宙万物确是从本无中生出万有万类,无中何以生有?西方宗教哲学的立论,从无生有,是由第一因的主宰的神所发生的。而老子和佛祖,既不承认神我是第一因,也不承认有一情绪化的权威主宰所能左右;可是又不否认形而下神我的存在。只说“因中有果,果即为因”的因果互变,万有的形成,有生于空,空即是有,因缘和合,“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有无互为因果,有无互为生灭。佛和道,也算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了。

对于本无是天地的原始,妙有是万物万有的来源,用现代量子理论的观点来印证,也就没有西方宗教家的纠结了。支持最多的“宇宙大爆炸”来源学说,给宇宙形成之初的状态起了个名字,叫做“奇点”,这个就是“无”。也可以叫做中国文化的另一个名词:“太极”,《易经》中有句话:“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思想生八卦”。在量子理论中,宇宙形成前,就是一个“点”,然后爆炸、极速膨胀,形成各种量子、物质,同时,我们能观察到的世界,占了宇宙的百分之四,其他的就是“虚空万有”,所以,对于今天提到的“空”,千万不能理解成“没有”。(链接:量子多元宇宙的叠加态——“空性”

图片

—3—

这时,再来看老子的这句话:“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其实是老子的宇宙观,也是后面道家的静观养生功夫。要想体认大道有无之际,必须修养到“常无”的境界,才能观察、体察到有生于无的妙用。什么是“常无”境界,简单的讲就是“空灵虚昧”,冥想、静坐时的“定静”状态,这时就可以与天地宇宙相通、产生链接,了解自然之化,感悟天地之机,体悟到“虚空万有、有生于无、万物一体,心物一元”的境界。或者说,进入高维空间,高维投影低维,宇宙全息律。这一点正好印证了量子理论中的“量子纠缠”和著名实验“薛定谔的猫”,要观察量子世界,我们必须达到“常无”的状态,不然观察者会对量子产生影响,我们的“意念”会改变结果,你的一个“眼神”早让量子窥出心机了。真正的量子世界是一种“混沌”状态,所有的量子,遵循“测不准原理”。而且量子世界“是有是无”,不知道,就像“幽灵”。(链接:量子纠缠的不确定性——性空

“常有,欲以观其徼”。对于物质世界的观察,就有迹可循了。“有”者,有立场,站在某一立场,有了时、位、势的参照,有了依据,观察行事的方法,求其道道,得其规律,预测其走向。“观徼”里的“徼”就是边际、边界,引申为端倪,再简单点说,就是窍门。宋龙渊说“动必有复,故知其徼”,这东西动了,它必得回来,它必有迹,要学会践迹。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根据这个迹,我们就可以追到它的头,我们循这个迹来研究其所以然,也就懂得徼,做事就可以一发百中。经典物理学中,也就用的这种观察方法,选取参照物,借助工具,牛顿定律、万有引力、天体物理学,就这种观察方法。

熊十力先生在他的《体用论》对于以上观法有更深的论述:“《大般若经》观空,甚深复甚深,空得彻底。《易经》观有,甚深复甚深,有极其妙。空有二种观,乃是人类智慧发展到最高度,能纵观、深观宇宙人生,才有空或有之两种认识耳。圣人所观之有,乃宇宙人生天然本有之真际。圣人直亲合于全体大用。全体,谓宇宙实体;大用,谓实体变成大用。万物本来皆于宇宙同体同用,唯圣人能与体用亲合耳。视天地万物为一己,忧患与同,而无小己之迷执。坦荡荡,与大化同流。”(熊先生也认为,《道德经》源自《易经》的坤卦,也是“同出”。)

以孔子之观念,观徼者执一以御万物,观妙者变一为元。而这里的一也是“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器是一个,层次不同而已。最后都止于道,就是止于一,则得正,蒙以养正。所以,中国的道统就是正统,中国文化中的道都是同一个“道”,就是哪个如如不动的本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