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归自己的本心

 文和先生的投资 2021-08-15

我们一直被告诉,应该怎么做人,应该如何做事。从小到大,从年轻到年长,似乎一直都是如此。

小时候,父母经常告诉我,应该向好孩子学习。要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任何时候都不能骄傲。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千万不要跟人打架。在学生时代,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生存法则。如果没有遇到不幸,比如校园混混和有问题的老师,做一个乖学生能让人顺利度过学校时光。十八岁之前,多数人还没有自己的想法。不是迷茫,而是没有仔细想过遥远的未来。只是一天天过着重复的日子,虽然不无聊,但确实想快点长大。

终于长大,远离了父母的唠叨。然后社会便开始教你如何做人做事。

刚工作时,老同志会告诉你,年轻人要能吃苦,主动承担起工作中的脏活累活。于是办公室打扫卫生,给领导端茶倒水,给同事订饭买单甚至接送孩子,等等一类的事情就成了你的主要工作。不管你是名校毕业的天子骄子,还是家中父母的掌上明珠,如果做不好这事,社会给你的第一个评价就是“没眼力劲”。

因为新人进来,你变成了老同志,于是熬过工作的前两年,你就能开始接触真正的业务了。这个时候,同事和领导会告诉你说话不能太直,工作不能太板。凡事都要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多变。趋炎附势、溜须拍马应该是最起码要会的。有时候替领导或别人背锅,不应该感到委屈,而应该感到荣幸。这其中的尺度,可能比“海到底有多深”还难把握;这其中的奥妙,可能比“到底有没有外星人”还要神秘。

也许女性同胞的考验会更大。作为女性,工作中你会被叫去陪酒,家庭中你会被要求照顾家庭甚至三从四德,甚至有的会遇到家庭暴力和职场潜规则。你会被教育,即使家庭暴力也不能反抗,否则会无家可归;即使职场潜规则也要变相接受,那样才能不被扫地出门。

等到了老年,新的一代便开始嫌弃了。年长的人会被年轻人告诉,生活要注意卫生,穿着要注意不要太土气,不要没事就去跳舞,老老实实在家呆着或者干点家务。

如此等等,人的一生都在被教育如何做人做事。

但是,如果物以稀为贵,不是每个人都活出自我,活出个性,才是最珍贵的吗?按照自己的本心生活,不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吗?

从根本上讲,一个人也只能按照自己的本心来生活。如果不是你的本心,社会教给你的东西你会非常抗拒。一个内心充满抗拒的事情,你是做不好的。一个诚实的人,被要求撒谎,他做不出来的。即使做出来,他这辈子也活不安心。就像我十岁时救回一只被车压断腿的流浪狗,即使父母让我抛弃,我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如果你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抛弃弱小这种事会让心一辈子都内疚的。

回归本心,做你自己,因为你就是这样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