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阳古城,我们灵魂和文化的原乡

 刘沟村图书馆 2021-08-15

李 萍  

图片

  小寨门

         老城其实一直处于城市的繁华地带。任岁月把南阳城的框架和版图一再拉大,它兀自不动。任后来者这儿拓了一段路,那儿推倒一处房,在它的头面上修修剪剪,它兀自沉默。


      老城是繁华地带上一块独特的存在。它的四周都是城市繁忙的主干道,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它的腹中也有那么一两条古老的旧主干道在白日是忙碌的,迎来送往的,直到晚上才归于沉寂。然而老城对一些人来说依然是陌生的,他们走过它,却对它熟视无睹,他们知道它,却对它漠然置之。倘若一个人甚至多个人告诉你,在这个城市生活很久了,但不知道老城许多街巷的名字,没去过王府山,未听说过宛南书院,无须惊讶。


      事实上近两年前我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穿过老城,却不曾顾盼它沧桑的面容,路过小巷,却睥睨它的陈旧甚至破败。与老城走得那么近,距它的心却那么远——倘若老城也有心情,该会是落寞而伤感的吧?在城市高楼大厦的包围中,在城市华灯璀璨的映衬下,它孤寂,颓然,狭窄,是一片暗淡的存在。


         老城区就是南阳古城,自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阳卫指挥佥事郭云在元朝土城旧址基上改建砖石城以来,即便城墙城门早遁然无踪,但元、明以来的格局却一直保存了下来。它不仅一直处于城市的繁华地带,且曾经,它就是城市的繁华所在。察院街(今民主街)是官署集中地,亦是各种生意百花齐放处,府衙在这里,察院(后作试院)在这里,书院在这里,数个会馆在这里,颇有名气的饭店、钱庄、杂货店如王丰恒钱庄、复兴昌、六指饺子、魁记照相馆、好莱坞照相馆等都在这里。长春街(今解放路)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志合永、复和庆、华昌隆、老凤祥、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洋货、国货应有尽有,即使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依然是南阳人购物第一去处,百货公司,医药公司,南阳饭店,人民电影院……那些如今的小街巷,通贤街(今联合街),王府街(今和平街),郾城府街(今民权街),也都曾是热闹的城市主干道……

图片

 大寨门

      六七百年过去了,一代代人来过又离去,当年的房舍换了一茬又一茬,曾经的门面改了一次又一次,如今呈现给你我的,是饱受岁月冲洗的、留着不同年代痕迹的苍老面庞。是的,老城老了,任是谁一眼都能看到,腐蚀的窗棂,歪斜的门框,斑驳碎裂的砖墙,巷道里时有所见的坍塌的瓦房顶……一度,城市大踏步向前疾进时,林立的高楼与陈旧的古建、宽阔的马路与狭窄的古巷,存在着痛苦的取舍甚或是利益的博弈,比如,古雅幽静的良贾店巷消失了,只留下一个名字来历的传说;大寨门、小寨门远去了,唯有门额上“淯流锦带”“咸庆安澜”几个字还被老南阳反复咀嚼和回味——忘了说了,老城还有个名字,梅花古城。那是清同治二年,南阳知府傅寿彤环城修筑土郭,四关土寨状如梅花,堪称古代建城史上一大奇观,大寨门、小寨门就是梅花古城上的两个寨门。


      在不断的摧毁与重建中,老城浸润了岁月风霜、饱尝了诸多离苦,能给予我们回味和记忆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但即使容颜早变,老城还在,小心翼翼地把几条街道揽在怀里,努力保持着它们旧有的格局。行走在老城,看得见护城河水系——即使水混浊、河道狭窄,依然把老城环抱于怀护卫于内,一如六百多前。穿越老街巷,依稀看得见明清时期北门大街(工农路)南门大街(解放路)的面貌,清末民初风貌的商号、民居建筑群尚有,带着斑驳沧桑的时光印记。散落于不同街巷间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建,可以看到历六百多年而兀自顽强矗立的明代唐王府王府山,可以看到南阳女中旧址、府文庙、县文庙,可以看看孙家楼的布局,也可以看看察院、复兴昌、淅川会馆、好莱坞照相馆尚留的砖瓦房……南阳名人多,有卧龙岗的诸葛亮、医圣祠的张仲景以及张衡、范蠡等古代圣人,亦有老城中尚存故居的近现代名人,只是,也许你知道解放路杨家大院走出的杨鹤汀、杨廷宝及其后人们,也许你知道工农路上有一代甲骨文大师董作宾的故居,但共和街上曾誉满中原的一代鸿儒张嘉谋你了解吗?民主街任家大院走出的,我国应用新闻学的奠基者、著名的新闻学者任白涛,你可曾听说过他的名字?名人故居,存在的不仅仅是几处简单的旧房子,也不仅仅是让我们知道谁曾在那儿住过,更无论豪华气派还是普通简陋,它们内在的人文价值和意义早超越了建筑本身,谁住过不重要,重要的是住过的人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对时代乃至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他们以及他们所做过的事,可以了解过往历史的人文风貌及历史发展轨迹,甚至可以探寻到延续至今的人文精神。

图片

 任家大院

      流连老城,与雕花的窗棂对视,与房顶的瓦松对望,在斑驳的砖墙旁,于风蚀的飞檐下,常常能感受到老城深处历史的余温和文脉搏动的潜流。“城,所以盛民也”,先人聚古城而居,在一代代的耕耘中以此为起点扩展着城市的格局,在时光的滔滔洪流中一天天孕育繁华的日子,在它层层的年轮里,存储着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沉淀着泛黄的故园旧影。


      是的,老城生长着南阳文脉的底蕴,流淌着我们文化自信的源头,当千城一面为人深诟,当各地都越来越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一座城市,还有古街,还有诸多历史建筑,还嗅得到城市呼吸里散发着的悠远历史气息,这,委实是一件值得额手称庆的幸事。是的,南阳一直也在努力破题,文旅专项的顶层设计,卧龙岗5A景区的打造,梅花古城项目的推进……我有理由相信,已有的,会得到提升;尘封的,会有所盘活。我也怀着深深的期许,尚存的,保字当先;破败的,修旧如旧;“唤醒”沉睡的,“活化”沉寂的;让紧锁的古建之门打开,莫让它孤寂独处,空锁一肚的故事和话语;让名人文化得以传播弘扬,莫让它只余“大杂院命运”,徒有躯体却失了灵魂……


      老城老了,但它可以孤寂地老去,亦可以优雅地“新生”。时光在继续,但我们不能割裂记忆和根脉,有风骨,有温度,有情怀,有自信,可以咏史怀古,可以安放心魂,在城市的卷轴上,这,也该是一种诗意的栖息吧。

图片

解放南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