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胜利壶传奇——附民末拍品TOP10

 RK588 2021-08-16

图片

引言:消亡的国度,失落的名瓷

中国陶瓷和国运息息相关。

专供吴越国皇室使用的秘色瓷,名重天下。但随着吴越国被灭,秘色瓷便告消亡,技法和配方失传,千年之间,少有人见。

图片

唐 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 法门寺出土

后周皇帝柴荣,下令烧制出了柴窑。后周灭,柴窑至今只空留其名,无有一片传世。

图片

宋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汝窑,列五大窑魁首。北宋灭,汝窑消亡。到了南宋,一件便已是重宝。

而离我们最近的那场大国难,也深刻关联着中国瓷业的生死存亡。


日本侵华,命悬一线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图片
事变后,日军通过芦沟桥大举侵华。

其后中国对日抗战,虽英勇还击,却痛失半壁江山。

而自明清以来一直作为制瓷重镇的景德镇亦饱受战乱摧残。

抗战前景德镇有窑150座,年产量近2亿件。抗战爆发后,日本飞机对景德镇直接多轮轰炸,仅剩窑33座,年产量只有3000余万件。中国景德镇瓷业岌岌可危,命悬一线。

铁血救国,抗战到底
爱国的景德镇制瓷人面对日军飞机频繁轰炸,一直坚持生产各种题材的“抗战瓷”,以瓷救国。

图片
景德镇抗战期间生产的瓷盘,盘心墨书“铁血救国 抗战到底”。

血战终得胜,名壶成传奇

经过八年的流血牺牲,1945年8月15日,日本终于宣布战败投降。

图片
中华民国国防部长何应钦接受日本投降仪式。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沸腾欢庆,胜利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景德镇作为举世闻名的瓷都,义不容辞的承担起了抗战胜利纪念瓷的任务。

于是景德镇的制瓷艺人和瓷坊怀着无比的喜悦为庆祝和纪念抗战胜利而推出了一款全新瓷壶——胜利壶。

饱含热情,拳拳之枕

较以往的手抓壶相比, 这种新式茶壶体形庄重大方, 壶身较为扁平, 最有特点的地方是——茶壶顶部盖钮为拳头造型。

图片
图片
壶顶部盖钮是一只紧握的拳头,民国雪景图胜利壶,元素艺拍2021年1月20至21日《壶星高照》专场拍品,欢迎参与竞拍。

这款壶生产于1945-1946年间,壶形敦厚大方,命名含意深远,为民国时期的顶级造型。

顺应当时举国欢庆抗战胜利的时代大氛围,胜利壶在1946年秋推出后,受到了社会极大的欢迎,民众纷纷踊跃购买定制,或自置把玩,或孝敬长辈,或馈赠友人,亲朋好友新婚大喜,亦是定制胜利壶, 题字相赠, 以作贺喜纪念。

图片
图片
民国雪景图胜利壶,元素艺拍2021年1月20至21日《壶星高照》专场拍品,欢迎参与竞拍。

以此壶为例,壶盖钮设计制作成“胜利”之铁拳姿态,并施矾红彩,代表着红色政权之胜利。壶把呈镰刀状,似抗争力量的象征,绘制传统纹饰题材,为景德镇在那个特殊时代绘画与工艺的独特结合体。

图片
图片
图片
民国雪景图胜利壶,元素艺拍专场拍品。

此壶身一侧墨笔书“煮得一壶竹露,生来半榻茶烟”。笔法流畅老辣。整器观之,是为形、制、工、画、书俱佳。壶流根部墨书一小体“寿”字,底足红彩书“江西珍品”四字。

图片
图片
民国雪景图胜利壶,2021年1月20至21日专场拍品。

壶另一侧绘雪景图,构图和谐,留白得当,树木交错穿插,枝枝相望相惜。主体建筑为一山间别院,山侧一高士穿着蓝衣红帽,持杖而来,动静呼应,冷暖对比,令尺幅之间的那片天地充满温情。

玻璃白的运用营造了画面的立体效果,画面惜色而重在精妙,既有传统填色的粉润效果,又有文人画意的生动韵味。

图片
参考拍品,雪景大王余文襄1953年作《寒村别墅》雪景图茶壶,北京匡时201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230,000元人民币。

在那时雪景图十分流行,因冰天雪地、岁寒萧索的氛围与民众所处的时代困境暗合相似。但与明清两代的雪景图不同,这一时期的雪景图除了冰雪之白还会在细微的局部处用或红或蓝的鲜艳色彩描绘出行人、渔舟、梅花、建筑等,由此表现出岁寒将末,暖春天将至的信息,于凛冽严寒中透露勃勃生机,为时代心境的真实写照。
喜不自胜,制壶欢庆

胜利壶因最能抒发保国救亡,大战得胜的欣喜之情所以广受欢迎。就连当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的熊式辉,还特意在景德镇定做了一整套名为“胜利”的瓷器餐具,以庆胜利。

图片
庆祝抗战胜利的人们!

而当时最一流制瓷名家自然是一马当先,对制作胜利壶热情高涨。从现留存的胜利壶中,可看到汪小亭、刘希任 、郑瘦梅 、王锡良、邹国钧、万云岩、聂杏生、王云泉、陆云山等众多绘瓷名家都参与了绘制胜利壶的工作。

让我们看看这些珍贵的胜利壶TOP10。

胜利壶拍卖TOP10

top.01

民国 聂杏生款虎溪三啸胜利壶 


图片图片
北京匡时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287,500人民币

此壶底款以红彩绘双线方框内书“石庐”,是梁兑石与瓷画名家聂杏生联手合作的佳品。整器以绘画取胜,两家各施所长。

该件壶身一侧粉彩描绘《虎溪三啸》故事图。以墨色勾边描绘了苏东坡、黄庭坚和金山寺的主持佛印和尚三人郊游时,吟诗作赋,忘乎所以的场景。

聂杏生(1909-1981),江西省丰城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著名陶瓷艺术家。擅长画青花和粉彩。他的笔调工整细腻,人物画像栩栩如生,他画的山水和鸟兽都达到了极佳的境界,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是景德镇近代青花的奠基人。

梁兑石,别号石庐,是民国时期南昌瓷板肖像画的代表人物。民国初年,其在中山路繁华地段开设了丽泽轩瓷庄,招收学徒,聘请艺人按照顾客要求绘制肖像和粉彩瓷器,开创了瓷版画在南昌发展的先河。

top.02

近代刘雨岑石宇初粉彩菊花胜利壶 

图片
北京中拍2012年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241,500人民币

石宇初:20世纪40年代景德镇陶瓷名家,著名陶瓷大师“珠山八友”-刘雨岑的大弟子。擅长花鸟,其作品构图严谨明快,形象生动凝练,图案纹饰与主体画面相互衬映,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和谐。也被称为“珠山小八友”之一。

top.03

民国 陆云山款群仙祝寿胜利壶 

图片
图片
北京匡时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80,500人民币

此壶身正面彩绘八仙、和合二仙等群仙祝贺抗战胜利,左上写“陆云山壶”。背面隶书写“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诗词。

陆云山,江西丰城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1925年又去上海画瓷,受任伯年画风的影响,画瓷技法又有提高。1928年应天津裕丰召请,又得北派画艺之道,因此将南北画艺揉合一体探索自己的风格。1932年重返九江,画名鹊起浔阳对传统粉彩装饰陶瓷得心应手。曾与珠山八友之中的王大凡、刘雨岑、等人同堂共艺。

top.04

民国 百字铭胜利壶 

图片图片
北京匡时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57,500人民币

壶身一侧书《百字铭》:“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少杯不乱性,忍气免伤财,贵自勤中得,富从俭里来,温柔终有益,强暴必招灾,正直真君子,刁唆是祸胎,养身须修德,欺心枉吃斋。衙门休出入,乡党要和谐。暗中休使箭,朋友莫拆台,安分身无辱,防非口莫开,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另一侧以篆章为饰,此种装饰手法在胜利壶中很少见。凸显了书文人之志,趣味横生。内底以红彩绘单线方框内书“江西立生”四字款。

top.05

民国 熊梦亭花鸟纹胜利壶

图片
北京匡时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51,750人民币

该件瓷壶一侧绘制传统的花鸟纹样,壶釉料清雅,描绘生动,花卉错落有致,色调清雅,飞鸟逼真灵动,呼之欲出。一侧墨笔书“芳生齿颊,香沁心脾”。壶流根部绘红彩书写“胜利”二字。底部下收小圈足,内底红彩书“未文”方款。

熊梦亭(1908-1970),清晚期瓷器彩绘名家,字明武,江西南昌人。民国至解放初粉彩画名家,系20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景德镇著名绘瓷高手,擅长釉上粉彩花鸟瓷画。作品用笔细腻,构图简练,格调高雅,被誉称为“小八友”。1954年,熊梦亭作为身怀绝技的陶瓷工笔花鸟拔尖人才调入轻工业部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其传世作品较少,晚期作品多被国务院等机构选送。

top.06

民国 熊梦亭花鸟粉彩胜利壶

图片图片
中贸圣佳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27,600人民币

与上一壶题材相同,亦为熊梦亭所作。

top.07

民国 张松涛款粉彩花鸟胜利壶 

图片
天津瀚雅2010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19,800人民币

此壶出自名家,为张松涛先生早年作品,品相完美,做工及温室绘画及其精美。

top.08

民国 汪少平 山水高士粉彩胜利壶

图片
图片
中贸圣佳2018年精品拍卖会
成交价:17,250人民币

汪少平(1914年-1970年),汪野亭之次子,名柏。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自幼随父习画,续承其父汪派瓷画之画风,用笔细腻柔婉,轻描淡写,平易质朴,纯真自然。构图平淡简明,多为平远布局,取材大都来自其故乡一河两岸的南国风光。

top.09

民国 粉彩花鸟纹胜利壶

图片
香港淳浩2011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14,076人民币

熊梦亭款。

top.10

民国 邢梵仙 高士粉彩胜利壶

图片
图片
中贸圣佳2018年精品拍卖会
成交价:11,500人民币

邢梵仙即是邢范骞,江西宜丰人。民国时期新粉彩文人瓷绘大师,又号箕颖之农,室名蓬莱山馆。

从胜利壶的市场运作看民国瓷业状况

民国瓷器最大的成就,并不在瓷器的质量,而在瓷画创新。民国景德镇陶瓷装饰审美发生了变化,传统陶瓷装饰艺术逐渐减少,而融合了文人画、时代风尚以及西方审美要求的陶瓷装饰逐渐进入了陶瓷市场。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新粉彩的制作,是文人画与陶瓷彩绘的结合。

图片
珠山八友名家绘粉彩山水人物花鸟瓷板 (一套十二件),北京匡时2016年十周年春季拍卖会,成交价9,775,000人民币。

从“珠山八友”的结社及其瓷绘成就可以发现,他们在中国瓷绘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不仅仅来自于其自觉的艺术探索,也来自于民国蓬勃发展的商业市场环境以及他们对这种环境的巧妙利用。其代表的“新式红店”在商业运作策略方面十分成功。

《景德镇陶业纪事》曾这样描述民国初年景德镇的“红店业”:“镇中红店,多数旧派。近有瓷业公司及新式红店数家,从事改良,花样新奇,成绩昭著。

图片
民国室内家具、器物陈设。

投市场所好,懂受众审美消费心理。学界所惯称的“新粉彩”艺术的“雅俗共赏”审美风格的形成,不仅仅是一种自觉的艺术追求,更与满足市场和商业需求有关。有此根基,胜利壶的研发成功及快速推出市场,再大受欢迎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从这个角度说,胜利壶无论精神内涵还是商业价值,都是独一无二的典范之作,无怪乎成为近年来的收藏大热点而备受追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