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族花山节

 溱湖之恋 2021-08-16
苗族花山节,流行于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的传统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踩花山”,是祭祀苗族远古祖先“蚩尤”的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间进行,主要活动内容有倒爬花杆、对歌、跳芦笙、练武术、赛马斗牛等。 
2014年11月11日,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申报的苗族花山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X-146。
 
 
 
 
 
 
       苗族先民部落遭到外族部落的入侵,苗族民众在首领蚩尤的带领下奋起反抗,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被迫四处流落。为了招集自己的民众,苗族首领蚩尤在山上竖起花杆,让芦笙手吹响芦笙。苗族民众听到熟悉的笙声后,纷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花杆下,开始重新生活。从此,苗族人民每年都会举行“花山节”,以纪念苗族首领蚩尤,庆贺苗族人民重建新生活。
 
 
       苗族花山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六举行。届时,来自四面八方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涌入花山场。围绕“花杆”跳三步舞、蹬脚舞,打“芦笙架”,跳狮子舞,斗牛等,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青年男女对唱山歌,倾吐钟情,一旦相爱,即互赠信物,直至缘定终身。
 
 
花山节习俗主要是通过立杆、祭杆、收杆等程序来展示,每一个环节的祭词都是民俗文化的再现。山歌对唱及芦笙舞是花山节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主持人和芦笙师没有唱完、吹奏完《花山起源之歌》,其他形式的歌和芦笙调是不能随意就吟唱、吹奏的,且每一个歌者在花山场内对歌的第一首歌都要先唱《花山起源之歌》。这一严格必走的程序,看似简单,却反映了花山节的显著习俗芦笙舞的舞步相对于现代舞蹈动作,具有原始、粗犷的感觉。
芦笙舞模仿自然界一些现象以及生产生活动作,表达对自然、对祖先的敬仰,达到借神娱人育人,借劳动教育人的目的。花山节期间的活动都要在一定习俗范围内进行。
服装展示是自由的,服装上面“蕨草”“螺蛳”“桃花”等图案,都代表着苗族迁徙史上所经历的环境,是苗族抹不掉的回忆。花山节传统的赛马,是不用骑鞍的,在马背上铺上一块布就行,主要比赛骑马的技术、人和马的协调程度,以及马跑步的各种步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