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葡萄沟,清凉舒畅的中国第二葡萄沟

 寻梦游仙 2021-08-16

游完阳关后顺原路返回敦煌,看天色今天若是赶回市区会很晚,便与司机协商找一个就近用餐的地方,司机师傅推荐了阳关附近的龙勒村。司机告诉我,龙勒村的农家都是以种葡萄为生,龙勒村也被称为中国第二葡萄沟,仅次于吐鲁番的葡萄沟。

在路边还能看到许多用黄土建造的多孔建筑,那是晒晾葡萄干的晾楼。因为葡萄干在不能见光,一旦见光就会改变葡萄干的颜色,是葡萄干颜色变暗发乌,又必须通风迅速吹干葡萄里的水分,所以就有了这造型独特的晾楼。

阳关这里气候土壤都适合种植葡萄,这的农民以种植葡萄为主业,生活的全部收入也来自于葡萄在进村的路上看到一排排搭起来的葡萄架,据说阳关葡萄沟的葡萄很有名,可以与新疆的葡萄相媲美,这里的葡萄远销全国各地。

由于龙勒村紧靠阳关遗址,村中家家都开有农家乐。在村中找了一家农家乐,走进院落,满院遍植着一架架葡萄藤。一串串的葡萄悬挂在藤蔓上,将那浓郁、甘醇聚集在人的头顶,太阳一照,疏影遍地,斑斑驳驳,藤影蔓影,参差错落,给人们带来一片清凉与快慰。

满沟的葡萄是阳关一道旅游的风景线,每到葡萄成熟季村民都在自家的葡萄架下摆上桌椅,等着游客的到来。8月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在葡萄沟用餐,葡萄架上的葡萄随便吃。我来葡萄沟时,正赶上葡萄成熟之时,一串串甜美的葡萄让我大饱了口福。

来到这里我兴奋非凡,不顾烈日暴晒,在葡萄园里四处闲荡。葡萄架是用粗钢筋制作的,葡萄藤蔓自下而上攀缘,缠绵纠结于葡萄架上,使农家院落内充满了绿意。特别是那些成熟的葡萄,在让我享受绿意之际,更是给了我一顿解馋的大餐。

那些清香诱人的葡萄,一串串挂在葡萄架上,调皮的向我眨着眼睛,可爱得就像晶莹的珍珠鲜艳的玛瑙和碧绿的翡翠。我经不住这些小精灵们美丽的诱惑,顺手摘下自己看中的葡萄放入口中,那甜甜的滋味实在是妙不堪言。

穿行在枝蔓纠结的葡萄酥藤下,看着这景色别致的自然风光,总是心情激动,两眼舒畅。不禁感叹于造物主对阳关葡萄的偏爱,这里不仅有最适宜的纬度,还有最佳的光、热、水、土资源的组合。

阳关这里全年降雨量不足200亳米,蒸发量却达到2500亳米以上。干燥、少雨,对于其他农作物或许不是好气候,但是对于葡萄来说,却再完美不过。加之充足的日照、大幅昼夜温差和合适有效的积温,完全符合优质葡萄生长的要求。

汉代阳关遗址湮没在了黄沙中,就在这片遗址的北边,却存在着一片珍贵的水源,这是由阿尔金山融化的雪水形成的南湖,而阳关葡萄沟就是依水而建的绿洲,顺着南湖水道,绵延展开数万亩。

这里美妙的景致,甘甜的葡萄,还有酷热的季节里的凉爽和湿润,沁人心脾。坐在葡萄架下,吃着美味可口的盛餐,我和同伴们都觉得心情十分的舒畅,远离了都市的喧哗,看厌了那浩瀚枯燥的戈壁滩,这里在我的眼中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那一片碧绿的葡萄架,多像那桃花源中缘溪而进,落英缤纷的桃花林。我没有那横溢的才华,不知如何形容心中的感受。葡萄沟美得就像一幅诗情画意的图画,最令人流连忘返的是在餐桌旁就能够吃到新鲜的葡萄,而且还是自己亲手采摘的,真感觉像在梦里一般。

当我吃够了葡萄,起身来到水龙头旁,发现水龙头里流出的水竟然一点也没受到大漠戈壁的影响,凉丝丝的非常舒服。而葡萄沟外却可以感觉得到鞋底热得烫脚,听说这里的水来自阿尔金山的雪水,沟内茂盛的植被挡住了戈壁滩的热浪,使得这水充满了凉意。

在不知不觉中用完了晚餐,同时也吃够了葡萄。由于还赶回敦煌市区,便不得不告别了龙勒村当车子开出葡萄沟时,我向四周望了望,在大漠的一条狭长洼地内,沟内是绿油油的葡萄藤蔓,沟外是黄褐色的戈壁滩,远看真是一道彩色分明的风景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