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就是一场“骗局”:“骗”完这个不想上学的男孩,她笑了

 tjboyue 2021-08-16
教育,就是一场“骗局”:“骗”完这个不想上学的男孩,她笑了


通情达理,接纳情绪

周五早上,隔壁班的一位男生被父母绑着,架来了学校。

拖到校门口时,孩子已经声嘶力竭,死活不肯进校门,甚至整个人都赖在下过雨的地上挣扎,看得出来,他很抵触来上学。

班主任赶到门口各种劝说也无济于事,他只顾着撒泼,不停地吼叫,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回家。

我看着站在一旁无计可施的班主任,走去过好奇地问:“这是怎么回事啊?”

班主任看着我,无奈地说: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前几个礼拜,他每次到了学校就说肚子疼,要父母接回家,今天竟然直接拒绝进校门!”

“我想,他不愿意来学校,可能是因为被撤了小组长,也有可能是语文成绩快不及格了……”

“之前我做了各种尝试,不管我说什么,这孩子就是不愿意上学,吵着喊着要回家。”

她烦躁地抓了抓头,看着还在一旁撒泼的孩子,我感觉她的耐心也快被磨光了。

教育,就是一场“骗局”:“骗”完这个不想上学的男孩,她笑了

作为旁观者,我并没有受孩子的情绪影响,所以内心很平静。

我脑海里快速地搜索着这些年所学的知识,想着用何种策略来解决这问题。

突然我眼前一亮:既然班主任跟他讲的道理没用,那我就透过外在的言行层,直达内部的心灵层,去挖他的动机,先跟他通情了,再来达理。

我低着头思考时,这孩子依然在班主任面前哼哼唧唧个不停,不断地要求送他回家。

看着他们师生俩进入了拉锯战,我快步走到孩子面前,把他拉到我身边,拍了拍他刚才赖在地上弄脏的衣服。

我温柔地对他说:“刚才在地上闹,很累吧?来老师这边,我们先聊聊。”

孩子不吭声,泪珠顺着脸颊吧嗒吧嗒地滴了下来,由于刚才情绪过于激动,整个身体还有些发抖。

我深吸一口气,做好了长时间作战的准备,拉着他的手走到台阶那坐了下来。

也许因为我不是他的任课老师,他撇着头,不肯看我。

我没有介意,握住他两只肉嘟嘟的小手说:“你先跟我一起深呼吸,我们把气喘匀了,你再慢慢说你的需求,好吗?”

我开始平稳缓慢地呼吸,双眼一直观察着他的细微变化。

他一开始不停啜泣,呼吸急促,到后来,慢慢地能暂时呼吸得长一点,憋气一会儿,再用力深呼吸一下了。

见他状态好转,我尝试着和他进行言语沟通:“你是讨厌学校里的什么才导致你想回家的吗?最喜欢上什么课呀?”

孩子带着哭腔说:“我不想上学,我要回家,我什么课都不喜欢!”

这样的回答并没有让我气馁,只要他开口了,我就能慢慢打开一个切入点。

我们手拉着手一起对视着,呼吸了一段时间后,他慢慢地跟上了我的节奏,同频呼吸平复了他的情绪,他也渐渐地冷静了下来。

教育,就是一场“骗局”:“骗”完这个不想上学的男孩,她笑了

我心平气和地说:“嗯,那你回到家后想干嘛呢?”

说到这,他又开始泪流满面,断断续续地啜泣着说:“我回家后会好好学习我已经掌握了的知识!”

他这样说,大概还是期待着我能放他回家吧。但不管他回家是真的会学习,还是这只是一个要回家的策略,我都选择了相信他。

我立马肯定孩子:“嗯,你真的很上进,对待学习很用心啊,哪怕回到家了还首先想着学习呢!”

“一般的小朋友回家可能是先玩一会儿,而你却这么自律,对自己要求高,知道先做最重要的事情,真的很了不起!”

我先肯定了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让他找到自己的优点,找到自己的那份力量,帮他重建信心。

他曾经能当上数学小组长,说明他还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只是最近因为动作慢,被老师撤掉了组长一职,他的自信心有些受打击,继而又影响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他看来,组长没了,成绩又掉得厉害,困难已经大得他喘不过气来,所以他才选择了逃避。

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慢慢引导他去面对困难,把困难一个个地细分,让他有勇气去面对。

减少恐惧,传递能量

我开始试探着问他:“你现在害怕语文和数学是吗?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你的这份害怕有几分呢?”

他眼珠子转了一圈,肯定地回答我:“有9分!”

我全然接纳,点了点头说:“嗯,看来这件事真的让你很害怕。”

我把手放到了孩子的后背上,同时又把他朝我这边拢了拢,让他离我又近了一些。

我话锋一转:“不过,你还有1分是不害怕的,那还有希望啊。”

他眨巴着眼睛看着我,也没再嚷着回家,好像在期待我的下一句话。

我继续说:“那我们先来讲数学吧,你会算10以内的加减法吗?”

他立马点点头。我接着问:“真棒,那你会数图形吗?你会比大小吗……”

我挑了一些简单的知识点问他,就是想让他看到,其实他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而困难也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大。

他听完我的一系列问题后,都一一点了点头。

教育,就是一场“骗局”:“骗”完这个不想上学的男孩,她笑了

我笑着表扬他:“看,你已经学会那么多知识点了。你刚刚说回家还要学习,就又把会的知识点巩固了一遍,真的太棒了。”

“最近你动作慢,来不及收组里其他同学的作业,老师为了照顾你能有更多时间完成自己的作业、能完成得漂亮,所以才让其他同学帮你收一下。”

“如果你还想继续收作业,可以像之前那样专心一点,加快速度完成自己的作业就好了,这样你依然还能成为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对不对?”

听完我的这一番讲解后,他很认同地点点头。

看到他害怕的情绪在降低,我就紧接着分析了一下他回家后要承担的后果。

我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如果你今天回家,那么老师教的新知识,你就不知道了。”

“到时候作业会有更多不会写的地方,做起来就更慢了,你完成作业的速度快不起来,怎么还会有机会再去收作业呢?”

说完后,我停顿了一下,发现他沉默着,也许他也在衡量这中间的利弊吧。

在他犹豫之际,我推了他一把,帮他做了个决定:“唐老师觉得,你现在进教室上课,认真听讲,你的学习肯定可以赶上来的。”

“老师把一些能量传给你,给你更多的智慧好不好?”

他默默地点了点头。我把他又拉近了一些,右手掌放在他后背,不断地揉搓他。

帮他搓热了之后,我信誓旦旦地说:“老师已经把能量传给你了,你现在是充满能量的人,一定可以的!”

孩子信以为真,最后在班主任的陪同下,乖乖地回教师听课去了。

后来根据老师们的反馈,他在校的一整天,再也没有出现情绪低落的状况。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高明的“骗术”。

从前有一个大骗子叫罗森塔尔,一次,他来到一所学校,随便挑了十几个孩子,硬说他们是天才,后来学校校长和老师们真的发现这些孩子进步明显,慢慢成了天才。

罗森塔尔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这个“骗局”后来成为佳话,被世人称之为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叫作“期待效应”。

这天,我也做了一次“大骗子”,“欺骗”了这名学生。希望他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带着我传给他的“能量”,更有信心,更有力量。

教育,就是一场“骗局”:“骗”完这个不想上学的男孩,她笑了

你赞同这个“期待效应”吗?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

编辑 / 胡丹蕾,斗斗

排版 / 胡丹蕾

图片 / Pixabay

※如无意间侵权,联系即删

教育,就是一场“骗局”:“骗”完这个不想上学的男孩,她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