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义乌行之义乌“三宝”

 新用户07932792 2021-08-16

文  原创  图  部分来自网络

义乌行之义乌“三宝”

百度得知,义乌有“三宝”,红糖、火腿南枣。刚踏上义乌的土地,就听接站的义乌朋友说起义乌“三大宝”来,可见这“三宝”是义乌久负盛名的传统特产。

义乌被誉为“红糖之乡”,声名远播海内外。义乌红糖又名义乌青,色泽、金黄而略带青色,形态有粉状、片状和块状,吃起来清甜而带有香(,纯净可口。被认为义乌经济起源的“鸡毛换糖”,指的就是用义乌红糖换取百姓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赚取微薄利润。因为当年的红糖多是大块形状,要敲成小块用于兑换,因此从事这项小买卖的人又被称为“敲糖帮”。“敲糖帮”挑着货郎担、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走出了一条通往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发展之路,所以拨浪鼓对于义乌人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她浓缩了义乌精神,是义乌小商品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名片的象征物

据悉,国家博物馆收藏两只义乌拨浪鼓,一新一旧,旧的拨浪鼓有一只鼓耳,新的拨浪鼓有两只鼓耳,寓意实体经济和电子商务结合在一起,引领义乌新发展。如今,“鸡毛换糖”几乎成了义乌的代名词,有情怀的义乌人还开了鸡毛换糖粗菜馆,在义乌有好几家连锁店,被当地人为本帮菜的旗舰。义乌红糖也被开发了很多新品种,如麻糖、姜糖、红糖麻花等,其中以红糖麻花最受欢迎,小麻花外面包裹亮的糖汁,外糯内酥,吃一口蜜甜脆令人赞不绝口。我们前往佛堂镇时就看见路边有很多蔗田正在收割,义乌朋友介绍说,义乌红糖至今仍采用传统制作工艺,用“一”字型铁锅长灶熬制,所以甘蔗收割要分多日完成,每天只收割当天能够加工的数量,以保证原材料的绝对新鲜。

以前一说火腿,就知道金华火腿名气最大,殊不知火腿业的祖师爷却是地地道道的义乌人,只不过义乌隶属金华,就以“金华火腿”命名而蜚声中外了。相南宋抗金名将宗泽连打胜仗,被百姓称颂,纷纷抬着肥猪慰问,一时猪肉多得吃不完。为便于保存,宗泽就命人将猪腿腌制起来挂在风中晾干,日子一久,腿肉红得如火,大家都称之为火腿宗泽把火腿带至皇宫,进献给皇上,皇上观之绯红似火、食之香味浓郁即把它命名为“金华火腿”。

义乌火腿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选用义乌一带的优质猪种“两头乌”为原材料,先精选猪腿修割外形,再经腌制、晾晒、发酵而成。我们参观中国“电商第一村”义乌青岩刘时,在义乌供销集团所属的农产品网货中心看到过各种包装的成品火腿,如隆冬季节腌制正冬腿”、腿修成月牙形的月腿”、挂在锅灶间,经常受到竹叶烟熏烤的熏腿”等等。我尤其喜欢那种形似琵琶的火腿,外包装也被设计成琵琶状,美观、整洁,抱在怀中演绎一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行”,“未成曲调先有情”,谁又能想到里面竟然是油腻腻、香喷喷的火腿啊!

义乌火腿以色、香、味、形“四绝”著称,外形美观、皮色黄亮、肉色红润、香气浓郁;火腿肉的营养也很丰富,经常食用有健脾开胃生津滋肾、益寿延年之功效;火腿更因其保质期长、耐储运、便携带而畅销国内外。火腿的吃法有很多,可切片、块、丝、丁、末,可炒、蒸、炖、煮,可与不同菜料搭配,也可单独成菜。据说陈制三年以上的火腿肉是可以生吃的,不过我没机会尝试,就算有机会估计我也不敢,毕竟是生肉啊,潜意识里还有点食而生畏。

    初听“南枣”,还以为只是常见的枣,不过是相对于北方而言的称谓。查了一下才知道,南枣是选用优质青枣为原料,经过加工后的蜜枣,有淌江红枣和原红蜜枣两种义乌一带是主要产区清朝时各地均选美食进贡,义乌南枣也在其列,乾隆皇上尝罢大为赞赏,自此岁岁进贡,故有贡枣之称。考察电商实体店时,我们特意买了些南枣品尝,果然是皮色乌亮透红花纹细致匀称、肉质金黄柔韧、口感甜香软糯,不愧为枣中珍品。

上学时去石家庄赞皇县实习,曾吃过一种蜜枣,外形和口味与南枣相似,应该是采用同样工艺制成的。当时我就有过疑问,蜜枣上的花纹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次总算从南枣制作的介绍中了解了一二。制作南枣要选用七八成熟的鲜枣,经过选洗、烫红、晒红、煮枣、焙烘、晾晒等多道工序,枣身的花纹是用刀于鲜枣上细切丝缕,在烫红和晒红过程中形成,再用糖或蜂蜜熬煎、烘焙后即纹缕整齐、色如琥珀、色香味形俱佳了。南枣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健脑安神、补脾养胃、活血强心、养颜乌发等功效所以在义乌一带,“日吃三个枣,一生不易老”的古老民谚广为流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