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英语逐渐变得不那么像屈折语了?

 菲利普的视界 2021-08-16

按照语言词法区别分类,世界上典型的语言被分成四类:孤立语(汉语)、黏着语(土耳其语、日语、朝鲜语)、屈折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复综语(印第安语言)。



那什么是屈折语呢?屈折语就是,语言中词与词的结构关系,主要是通过词形的内部变化表示。

例如:
英语:原形:drink;过去式:drank;过去分词:drunk。

西班牙语:原形:querer;陈述式现在时单数第一人称:quiero;第二人称:quieres;第三人称:quiere。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在英语中,drink通过内部词形变化,达到了构成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目的。词形变化后的新词,可以在一个句子中充当比原形动词更多更新的语法成分。

而在西班牙语例子中,原形动词querer,通过词形变化,构成了quiero这个“陈述式现在时单数第一人称”。querer和quiero的变化,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点:(1)虽然querer和quiero外形和语音差别都是挺大的,但是他们最起码还都有一个共同的词根“qu-”,也就是说,这个词形变化时属于“相当不规则”的那种类型。我个人觉得,变化越不规则,越像“屈折语”(2)quiero这一个词的变化,却表达了“陈述式”、“一般现在时”、“单数”、“第一人称”,最少四种“语法范畴”(相当于英语中的“式”、“时态”、“单复数”、“人称”)。

这两个例子就是英语和西班牙语这两种屈折语中,最典型的“屈折变化”。




但是,为什么我又说,英语“不太像”屈折语呢?

因为,按照严格的屈折语定义,屈折语的词义变化是通过词形变化得来的。

我们仔细回想英语的结构:
(1)I like eating apple;
(2)You like eating apple;
(3)She likes eating apple.

这三个句子前两个句子中的动词like,从词形上来看是完全一样的,区别人称仅仅是用主语 I 和 You,而第三个句子是第三人称单数,通过like加s加以标记,也就是说,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英语仅用“s”的屈折变化来标记第三人称单数,而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屈折变化已经“省略或者简化”了。

我没有学过古代英语,但是按照我上面的逻辑以及学习西班牙语的经验,我推测:
古代的英语在单数第一人称动词和单数第二人称动词一定有一个自己的独特变化。为了简化表达观点,我自己硬造出例子如下(只为了举例,实际不存在):
(1)I likep eating apple;  单数第一人称
(2)You likek eating apple;  单数第二人称
(3)She likes eating apple.    单数第三人称
也就是说,英语之前也许是更靠近严格意义上的屈折语,所以第一人称用likep,第二人称用Likek,第三人称用likes,这样使用者一眼就看出了是这个like的第几人称,用的是现在时还是过去时,用的是陈述式还是虚拟式。这尼玛不就和西班牙语动词变位一个道理吗?




语言中常见的人称也就是六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而英语逐渐简化,只在单数第三人称做了一定的屈折,其他五个人称的屈折都省略了,只是通过人称或者上下文来体现。当然,英语现在依旧属于屈折语,它依旧还有很多屈折变化,例如最让我们头疼的“动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不规则变化”,这个恰恰就是屈折语最典型特征。

所以,上面的举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西班牙语确实更“屈折”,而英语,现在已经简化了许多,往着更不像屈折语的方向发展了。

如有不同观点,欢迎各位踊跃讨论~

既然公众号没有评论区,不如我们转战知乎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