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验诊断-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检测

 山河教育网 2021-08-16


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检测

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检测

一、氯化铵负荷(酸负荷)试验
(一)原理
       口服一定量的酸性药物氯化铵(NH4Cl),人为地使机体产生酸血症,这必然增加远端肾小管排泌H的负荷,但如远端肾小管功能正常,则主动分泌H,并多产氨(NH3),后者与H结合为NH4,继而与Cl形成NH4Cl,从而把过多的H+经尿液排出,使血液pH仍维持正常,尿液则明显酸化。但远端RTA病人则不能对此额外的酸性负荷加以处理,因而血液pH下降,而尿液pH却不相应下降。口服NH4Cl,在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血液及尿液的pH,便出现此种血液与尿液pH分离现象。
(二)参考范围
       成人短或长程法的5次尿液至少有1次pH<5.5。
(三)临床意义
      若5次尿样pH均大于5.5,可诊断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一般其尿液pH都在6~7之间。酸负荷试验只适用于不典型或不完全的肾小管性酸中毒,即无全身性酸中毒表现的病人,否则如本身已有酸中毒则既不需要也不应当再做这种酸负荷试验,以免加重病人的酸中毒。
二、碳酸氢根离子重吸收排泄试验(碱负荷试验)
(一)原理
      口服NaHCO3法,一般按每日1~2mmol/(kg·d)剂量开始口服,逐日增加,连服3天,用药期间监测血NaHCO3含量,当达到26mmol/L时,留取尿样,分别测定血和尿中HCO3和肌酐浓度,并计算出尿HCO3部分排泄率。
(二)参考范围
成人尿HCO3部分排泄率≤1%,即原尿中的HCO3几乎100%地被重吸收。
(三)临床意义
       尿HCO3部分排泄率>15%,是主要影响近端肾小管功能的Ⅱ型RTA的确诊标准。Ⅰ型RTA者,碱负荷试验可正常或仅轻度增多(<5%);Ⅳ型RTA者多为5%~15%。Ⅰ、Ⅱ型肾小管酸中毒的鉴别见下表。
 
本章小结:
1.肾脏是人重要的生命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蛋白质和酸碱等代谢平衡。同时也兼有内分泌功能,如产生肾素、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等,以实现调节血压、钙磷代谢和红细胞生成的功能。
2.肾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标本主要是血液(血清)和尿液;反映肾脏滤过功能的检测项目有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血β2-微球蛋白测定、血清胱抑素C测定;反映肾脏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测项目有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反映肾脏远端肾小管功能检测项目有昼夜尿比密试验、尿渗量(尿渗透压)测定;同时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检测项目有血尿酸检测;反映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检测项目有氯化铵负荷(酸负荷)试验、碳酸氢根离子重吸收排泄试验(碱负荷试验)。
3.应针对病人病情有选择使用检验项目,确定病变部位,给予治疗。

考试无捷径、学习有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