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河寻星 第23期

 鹏城豫人 2021-08-16

星河研究所覆盖之公司,每家均有完整的数十页的整体、走廊和检测报告,仅对合作伙伴和客户开放。

星河寻星,展现了量子星河团队如何从全球数万家上市公司找到现在处在成长期的企业。

重要提示

     本报告为量子星河团队的初步研究前期报告,将于每周发布。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量子星河(青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量子星河”)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量子星河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Quantum Galaxy

01结果概览

图片

Quantum Galaxy

02结果概览

1. JSR——74.59亿美元

产品线 (营收占比)

电子解决方案 (33.8%):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边缘计算-近红外滤光片

弹性体 (32.1%):汽车轮胎材料

塑料 (17.7%)

生命科学 (12.4%):药物发现,生物药合同开发、制造

重要事实

公司截止2021年3月财年的第一季度营收7.49亿美元,同比增长21.9%,经营利润1.14亿美元,同比增长56.5%,归母净利润7.87万美元,同比增长654.2%,疫情过后公司业务明显回暖。

公司国内外收入占比为42%、58%,国外收入占比提升,国际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数码解决方案的营业利润率约在20%,生命科学业务约在8%,塑料业务稳定在5%-9%,橡胶业务为5%-10%。

外因

日本四家光刻胶公司日本合成橡胶 (JSR),东京应化 (TOK) ,信越化学和富士电子材料全球市占率达72%。KrF和ArF光刻胶核心技术被日本和美国企业所垄断。

2019年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为82亿美元,预计2026年光刻胶全球市场规模突破120亿美元,CAGR达5.59%。根据TECHCET,2021年半导体光刻胶全球市场将达到19亿美元,同比增长11%。目前2020年EUV光刻胶的市场只有1000万美元,预计2025年将超过2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整个亚洲的轮胎需求将以每年3.8%的速度增长,亚洲轮胎的销售额预计增长到1176亿美元,其中中国将占据近一半的市场。

全球CDMO (合同研发生产组织) 2015年市场规模501亿美元,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1025亿美元,CAGR为12.67%。

内因

公司EUV光刻胶主攻10nm及以下的工艺,工艺属于全球顶尖行列,目前正在研发和销售适用于5nm制成的EUV光刻胶。

公司光刻胶总体市占率约为17%,其ArF光刻胶市占率全球第一。主要面向45nm以下制程工艺的浸没法ArF光刻胶在国际上已经成主流。

公司氟化氩光刻胶占据全球40%以上的市场份额。核心客户包含Intel、三星和台积电。

2021年集团下子公司大力投入医疗领域。6月29日与Immatics达成协议,进入T细胞定向癌症免疫疗法领域,6月18日与AM-Parma签署协议,推进重组碱性磷酸酶的商业化,5月7日收购OcellO BV帮助公司扩大CRO阶段的业务。

总结

最大的两个成长动力是光刻胶的技术领先和美国CRO/CDMO的业务。

推荐进行整体研究,研究等级A级。

2. 亿田智能——54亿元

产品线 (营收占比)

集成灶 (91.65%)
其它厨电用品 (8.35%)

重要事实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全年实现总营收7.16亿元,同比实现9.38%的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其中集成灶业务的毛利率为46.29%,其他主营业务总体毛利率为39.42%。

中国集成灶市场渗透率在2015-2019年间从2%上升至9.4%,期间渗透率的提升主要是因为其相对传统烟灶产品油烟吸净率更高、空间利用率更强的比较优势。

在2021年上半年中,亿田智能在集成灶线上零售的市占率为10.2%,线下零售的市占率为2.3%;目前市场的龙头竞争对手为火星人:线上份额22.3%,线下份额21.3%。

外因

中国集成灶市场规模处于上升期,整体营收自2011年起保持持续上升趋势,虽然在2019年开始增速有所放缓,但仍能保持23%的增长速度。

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厨电品类营收都存在负增长的情况,百亿规模以上的厨电品类仅集成灶为正增长。2015-2020年,中国集成灶零售量CAGR为28.1%,同期零售额CAGR则为29.97%,2020年零售额为181亿元。

内因

公司的高端集成灶产品具有下置排风技术的独占技术优势,该技术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集成灶使用所产生的噪音。且公司领先全行业的研发支出占比体现公司着重提高集成灶产品的差异化优势。

2018年,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红星美凯龙和居然之家,提升家居建材门店覆盖率,推动多元化的渠道销售。鉴于建材渠道在集成灶线下销售渠道中占比30%以上,此举有利于亿田智能集成灶线下销售市占率的扩张。

亿田智能于2020年公司年报中宣布通过加大营销投入提升集成灶线上直销市占率的计划。

总结

亿田智能的核心成长动力来自集成灶市场渗透率的上升和公司本身线下与线上市占率的提高;但短期内集成灶市场增速较慢。

推荐进行整体研究,研究等级B级。

3. 科达利——308.81亿元

产品线 (营收占比)

锂电池精密结构件 (94.62%)
汽车结构件 (4.2%)

重要事实

上游供应相对稳定,下游市场增长可期。公司与供应商签订长期框架协议,并动态筛选和淘汰,议价能力较强。与下游客户合作关系稳定 (前五大客户均处于国内动力电池厂商装机份额前列),保持宁德时代的主供应商地位。

公司为绝对龙头企业,2020年全球市占率约为25%。例如对比处于锂电池结构件行业的震裕科技,在体量、毛利、产品单价、产能利用率都存在较大差距。

公司正在降低毛利过低的汽车结构件产能。

自2015年以来折旧占营收成本比重不断提升,对应产能利用率的下降对毛利率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外因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迅猛增长,行业发展趋势明确,带动核心部件锂电池结构件销量增长。

内因

国内生产基地辐射范围广,进一步布局解决产能瓶颈。公司目前已在国内的华东、华北、华南、华中、东北、西北等锂电池行业重点区域布局。并通过建设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迅速扩张了惠州、江苏、大连、福建等生产基地的产能。

2020年已开始逐步落实海外战略部署。正在德国、瑞典、匈牙利布局生产基地,并与当地下游的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总结

公司国内外加紧布局扩大产能,业务放量可期。同时存在固定资产折旧风险及市占率下降风险。整体预计2022年业务量增速提升,目前处于成长期。

推荐进行整体研究,研究等级A级。

4.新疆新鑫矿业——38.45亿元 

产品线 (营收占比)

电解镍 (66.2%)
阴极铜 (25.6%)
其他 (钴产品、黄金、白银、铂和钯) (8.4%)

重要事实

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为中国第二大使用硫化镍资源生产电解镍的生产厂商,主要从事镍、铜及其他有色金属的采矿、选矿、冶炼和精炼及销售。

公司矿产资源丰富。包含四座镍铜矿100%的权益 (喀拉通克镍铜矿新疆哈密市的黄山东、黄山及香山三座镍铜矿) 。并且于2011年收购陕西新鑫矿业51%的股权,陕西新鑫拥有位于陕西商南县的湘河街和穆家河两座钒矿,但目前两座钒矿仍处于资源勘探阶段,尚未进行开采活动。

2020年度,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8.54亿元,比2019年度上升11.8%;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元,而2019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42万元,同比增长450%。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的统计,2020年度国内镍产量统计为16.4万吨,比2019年度增长1.2%。公司2020年度生产电解镍1.182万吨。

外因

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镍量2020年在5.9万吨,占镍消费比例3%,乐观估计到2030年消费量100万吨,占镍消费比例28%。

近几年电解镍下游的不锈钢产量和消费量处于稳定增长的势头。

新能源逐步普及的背景下,保持高速发展的光伏、充电桩等下游行业为铜业带来新的需求亮点。目前铜业供应偏紧,全球库存处于近5年的低位。

内因

公司资源量丰富,开采年限长原有四大镍铜矿及待开采两座钒矿。

公司持续技改,有效扩产能降成本预期未来主营产品成本处于下降趋势。

新鑫矿业原料基本为自有矿山出产,自给率超过95%。原料来源及成本相对稳定,在金属绝对价格走强时,受益较国内其他铜镍冶炼厂更大。

总结

公司未来有望实现产量、利润的双提升,但整体营收受金属价格波动影响较大。

推荐进行整体研究,研究等级A级。

5. 博迁新材——224.2亿元

产品线 (营收占比)

镍粉 (83.28%)
铜粉 (6.18%)
银粉 (5.05%)

重要事实

公司所在行业存在较高壁垒。公司核心工艺为常压下等离子体加热气相冷凝法制备技术,该工艺所需的生产设备均为公司自行设计并组装,技术壁垒高。并且由于下游要求严格,业务合作具有相对稳定性,品牌效应是新企业进入本行业的较大障碍。

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实现MLCC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 专用镍粉量产的企业较少,除博迁新材之外,日本厂商占据较大比例。2020年全球镍粉市场规模约为66.11亿元,公司在MLCC镍粉占有率约为9.01%。预计2025年镍粉市场规模约为100亿元 。

在纯金属粉领域,随着MLCC不断在向薄层化、小型化、大容量化方向发展,粉体粒径也将不断缩小,逐渐与公司产品匹配。目前,公司大规模量产的80nm镍粉粒径已达到全球顶尖水准,并成功应用到三星电机 (全球第二大MLCC生产商) 的生产过程中。三星电机约定在2021年至2023年内购买总量约2000吨的镍粉。

外因

终端应用需求增长迅猛。由于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技术将带来汽车电子化水平提高,5G手机渗透率提高且5G基站加速部署,MLCC市场增量广阔。

其中汽车电子领域增长最为显著,预测2021年至2025年汽车用MLCC市场规模CAGR为13.39%。而镍粉作为MLCC的上游原材料之一,其市场需求也随之扩大。

内因

公司产能逐步扩建。公司原有镍粉年产能1720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增加镍粉年产能1200吨,预计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镍粉年产能将达到2920吨,未来在MLCC用镍粉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加强新型合金粉体材料和纳米硅粉研发。合金粉体相较于纯金属粉体性能更优,应用领域更广。公司正在研发的纳米硅粉是目前已知能用于锂离子负极材料理论比容最高的材料,研发成功将给公司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总结

公司所处的行业壁垒较高,市场集中度较大,公司与最大客户三星电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有望跃升行业龙头。目前MCLL市场受下游需求影响增量广阔,公司有产能扩建计划和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项目。

推荐进行整体研究,研究等级A级。

6.晶澳科技——999.63亿元

产品线 (营收占比)

太阳能组件(92.96%)
其他(4.72%)
光伏电站运营(2.32%)

重要事实

由于光伏行业协会召开座谈会控制上游硅片、电池价格,以及上游光伏玻璃行业供需比改善,光伏组件行业成本下降,同时年初组件中标均价不断上升,公司毛利率将进一步回升。

2020年底,公司拥有组件产能23GW,在行业排2-3名,处于龙头地位扩产计划方面,预计2021年底,公司组件产能超过40GW。

外因

全球脱碳趋势明显,光伏发电成本逐步下降,是未来最具竞争力的可再生发电品种之一。

2019和202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分别达125GW和138GW。IHS Markit预测2021年全球新增装机为84GW,较2020年增长33%。国内市场乐观预计21年光伏装机有望达到70GW,2020-2025年复合增速18%,保守情况根据光伏行业协会预测为65GW,复合增速13.3%。

内因

公司的一体化模式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在头部企业中公司毛利排在3-4名的水平。

公司关注海外销售拓展,外销占比2016年为47%,2020年为69%。提升海外占比有利于公司避开国内激烈的竞争格局。

公司持续扩大研发投入,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其绝对数额和相对比例均名列前茅。

总结

目前尽管公司技术革新存在不确定性,但光伏产业整体景气加上公司加大规模的投产计划将会使公司的营收大幅增长。

推荐进行整体研究,研究等级S级。

7. 盐湖股份——1950亿元

产品线 (营收占比)

钾肥业务 (74.92%):氯化钾

锂盐 (2.73%):碳酸锂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化工产品(3.28%)

重要事实

公司破产重整完成后,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显著增强,已具备重新上市条件。公司恢复上市的首个交易日为8月10日,同时证券简称自恢复上市之日起变更为“盐湖股份”,完成摘帽。

盐湖股份由青海省国资委控股,青海国投为主要股东,资产重整后公司总股本增加,大股东股比下降,中国银行、中国农行等银行金融机构股本进入,股数跃入公司股权前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钾肥进口国,对外依存度50%,盐湖股份是国内最主要钾肥供应商,其产能约占我国氯化钾总产能的64%。

外因

打破国外钾盐垄断,提升议价话语权。我国钾盐资源严重不足,国际钾肥价格高度垄断。盐湖股份钾肥业务的发展,可以部分填补国内钾盐需求的大缺口,有利于维持国内钾盐价格稳定,提升国际议价话语权。

锂电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扩张。锂盐下游锂电新能源材料业务迅猛增长,如新能源汽车,2021年6月我国销售新能源汽车25.6万辆,同比增长139.3%,2021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20.6万辆,同比增长201.5%。

供需紧张带来碳酸锂价格上升空间。新能源供应链中,长期以来我国锂原料自给率不足30%。7月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上涨正是由于下游正极材料行业对锂原料需求大幅增长,预计2021年下半年对锂原料需求较上半年将增加30%以上。

内因

公司在重组期间剥离盐湖镁业和海纳化工的不良资产,包括亏损的镁及部分化工品,保留优质资产,最终扭亏为盈,改善财务状况,发展线路上升空间大。

公司拥有先进的卤水提钾、卤水提锂技术。锂盐工艺技术采用最适用于青海盐湖且最有发展前景的工艺路线 (吸附、膜法) ,该产线已经运行多年,技术稳定。

子公司蓝科锂业新增2万吨碳酸锂产能。预计2021年释放一半产能,2022年达到满产且实际产量会超过设计产能。未来规划包含与比亚迪合作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以及远期新增4万吨多元化锂产品。

总结

下游市场扩张,价格提升空间大,公司成长动力强,业务逻辑性较强。

推荐进行整体研究,研究等级S级。

Quantum Galaxy

03前期寻星概览

星河寻星 第1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30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2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42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3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50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4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43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5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50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6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50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7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50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8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50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9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46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10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50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11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20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12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20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13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18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14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15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15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14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16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15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17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14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18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9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19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5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20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12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21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7家公司
星河寻星 第22期
本期星河寻星覆盖了7家公司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