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和影响

 王守山学堂 2021-08-17
           摘要:当代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的艺术家与科学家都在寻求相互之间的结合点,从而达到相互之间的平衡。我认为不管是艺术还是科学都应该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来阐释其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也就是艺术与科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和影响。
  关键字:艺术 科学 现状 趋势 关系 影响
  伟大的斯坦因伯格曾经说过:“艺术与科学是不同的,艺术与科学也相同,但他们到底还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你设计的是哪方面。”(出自《艺术 科学 真理》李建盛著)也就是说,艺术与科学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他是人类的两大创造性的工作,也是人类所具备的两种特殊的能力,是人类最高灵魂的产物。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已经成为新世纪人们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主流,将会弥补艺术与科学技术本身的缺陷,互为补充,最终造福人类的生活,促进人类的进步。
  (一)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是21世纪艺术发展与科学进步的大趋势。艺术与科学结合,有利于艺术家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全面地表现和反映社会生活,也有利于艺术家进一步开拓视野,提高创作水平,加深对艺术规律和本质的认识。同样,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也有利于科学家从审美的角度来发明创造,从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出发,探索人类的需求,以满足现代人的价值追求。
  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艺术与科学分开而论,大多数人认为艺术与科学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爱因斯坦谈论真理,艺术家毕加索也谈论真理,虽说他们各自有自己的见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肯定的真理肯定不同于毕加索的立体画所意味的真理,但它们都是人类所需要的,是可以互补的,所以说与科学是并存的,是相互依赖的,相互联系的。
  我们说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密切相联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进,我们的智慧不会开拓创新。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两者都是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出自《艺术 科学 真理》李建盛著)
  其实早在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在无意识中把艺术与科学联系在一起了。最典型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解放了被宗教禁锢的思想,绝不仅局限于人文艺术文化,它涉及到艺术文化领域的多个方面,由人文主义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思想运动所构成,这些运动都渗透着一种理性主义,通过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和学术的巨匠,他们在科学与人文的领域中充分施展着自已多才多艺的天赋。在这方面可以列举出许多人的名字,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等。尤其是达芬奇,他不仅对各种艺术无不擅长,而且对各种知识也无不研究,从他留下的大量机械类的手稿就可以看出,它对人类进步的欲望非常高。而且他观察和研究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几乎包括了人文艺术与科学的各个领域,如他对人体解剖学也有做过深入的研究,他绘制的人类解剖图和所做的研究对医学的发展也有重大的贡献。他不仅是著名的画家,还可以称得上是雕塑家、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而其在每一学科中,他都在当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被公认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艺术家和科学家。
  同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施坦认为,如果一个方程看上去不美的话,那理论一定有问题。在新的《艺术》中将“艺术与科学”的课题放进去,与传统的相比大不相同,很多人在拿到书时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就必须做出思考。(出自《艺术与科学思维》英国马丁.约翰逊著 傅尚睦 刘子文译)在此,我就从艺术与科学的角度谈谈对这一课题的浅薄的理解。
  在当代科学与艺术的融通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我国提出的申奥口号,就是要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我认为在科学与教育并重的情况下,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个性健全的人。而一个科学与人文艺术日益融通的社会就恰恰需要培养既有科学知识也有人文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所以,艺术与科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影响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生活乃至包括艺术在内的影响日益强大,科学技术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改变着一切,艺术也不例外;影响、变化总是双方的、互相的,因此,事物、学科之间的交叉整合在当代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了。在这样的情势下,艺术原有状态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也在从表层走向深层,如多媒体艺术、信息艺术的发展就是其中的一例;而艺术研究也同样面临着变革:一方面研究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新材料、新形式、新问题不断出现;另一方面,研究自身也遭遇挑战,传统的方法、视角、手段、甚至目的,都需要重视,并需要建构新的方法、新视角,研究新的问题。(出自《艺术 科学 真理》李建盛著)在更深一层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解决两者关系的失衡问题,从艺术着手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一面。
  随着当代科技爆炸式的发展,前沿科技对于大众而言也越来越陌生,如何提供最基础的前沿科技普及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而当代科技所创造的艺术正好是最能够体现科技魅力的载体,同时也是极佳的科技知识传播方式。
  作为新媒体艺术最前沿的当代科技艺术,正处于迅猛发展的状态,许多新媒体艺术家积极地尝试将各种科技手段应用于艺术的创作;而许多科学家也借助高技术手段实现着精彩的创意,跨入艺术家的行列。在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中,科技手段与艺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这使得新媒体艺术家必须接受与掌握更多的科技手段以更加得心应手地进行创作,而艺术理论家以及观众同样需要了解科技艺术作品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以及正确地评论艺术作品。
  其实,在当代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中,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更为紧密。科技的发展为艺术提供了新的表现方式,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例如:公元前6世纪,毕达歌拉斯学派就把最新的科技运用到建筑和音乐中,将琴弦长短粗细与音律的关系的研究运用到乐器制造中,将美与某种比例的关系研究运用到建筑及音乐中。(出自《艺术 科学 真理》李建盛著)我国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铜编钟,运用了当时十分先进的音律技术、冶练与铸造技术;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在当时数学、天文学、物理学高度发达的前提下建造的;西方油画的发展与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光学是分不开的。(出自《艺术与科学》李砚祖著)由此可见,艺术与科技的是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
  总之,现代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拓展了艺术表现空间,在艺术与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与科学的沟通是必然之势,让艺术与科学在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李建盛著.艺术 科学 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英)马丁.约翰逊著,傅尚睦,刘子文著.艺术与科学思维[M].工人出版社
  [3]李砚祖著.艺术与科学(卷二)[M].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