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工防疫守则”的核心逻辑及对策

 思维观察员 2021-08-17

*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致敬!

自2月10日开始,各企业陆续地复工了。就目前疫情统计数据来看,虽没能出现明显拐点,但蔓延地态势已趋于平稳。

复工后,人员的流动及相互间的接触必然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如何保证复工后自己不被病毒感染,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也是这一阶段防疫工作的重点——防止复工人员流动大、接触机会多而导致人群聚集感染

-01-

这两天被媒体转播比较广的是@丁香医生的这张“复工防疫守则”图—— 

 *资料来源:丁香医生

如果大家能全部记住上面条目,且照实做了,挺好;如果觉得条目过多,也可以根据防疫逻辑对上述条目做以梳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之后提炼3~5条核心对策,牢记并应用在工作日常中,即可。

-02-

所有类型病毒传播的路径,从本源上讲都是通过感染者传递出来-经过介质-到达安全的人(未被病毒感染的人)。所谓的防疫,即是阻隔这个链条的形成

此次疫情中,暴露出来的感染者已经进行了隔离和治疗,控制住了病毒传递,目前的隐患——也是防疫的难点——在于无症状感染者,他们是隐性的找不着又无从着力,但依旧会传播病毒的感染者。目前的防疫,能做的,也在全力以赴在做的是从“传播介质”环节入手,制止病毒存活与传播,以确保他人不被感染简单地讲即是通过具体的、有效的防疫措施,使病毒在传播途中就被抑制甚至消灭。

要制定这样的有效措施,前提得弄明白: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对此,国家卫健委2月9日12:39公布的消息是一个答复: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可以追踪到与确诊的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的情况。

——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 冯录召

-03-

主要途径一:飞沫传播,即病毒感染者通过呼吸、咳嗽、喷嚏、说话口鼻的飞沫排入环境,使其他未被感染的人吸入而感染病毒。

一般情况下,飞沫传播只有与病毒感染者近距离接触才可能实现,感染人群绝大部分为患者周围的密切接触者。不过也不要过于担忧,接触距离>1米是相对安全的,>2米就更安全了。距离越远越安全,如果不接触,最安全。

所以防疫最重要的一个行为就是:戴口罩。对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感染的无症状感染者戴口罩,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病毒通过飞沫排入环境;对于未感染者戴口罩,可以最大程度制止吸入环境中携带病毒的飞沫。另,保持距离,确保人与人之间留出了足够空间——安全距离,使携带病毒的飞沫无法到达,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因飞沫传播而被感染。

*复工防疫守则里,通勤路上和办公室,强调的出门、乘车、办公室办公、开会等整个流程的戴口罩,就是在阻止飞沫排除和吸入这个层面的防护。错峰出行、独行、就餐间隔落座、隔1米排队等,就是留足飞沫传播的落地距离,确保迫不得已与人接触时的安全。

-04-

主要途径二:接触传播,一般指手(或皮肤)接触了被病毒感染的物件,然后通过揉眼睛、触摸鼻孔、触摸皮肤等途径,使得病毒经过身体粘膜进入体内,从而被感染。

一般情况下,接触传播的发生有两种情况:其一,直接接触,比如手(皮肤)接触到病毒携带者的分泌物,如口水、鼻涕、呕吐物、眼泪眼屎、尿等,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护理或亲密照顾的过程中;其二,间接传播,比如手(皮肤)接触过病毒携带者接触过的电梯按钮、扶手、公交椅子靠背、会议桌面、公园体育设施、公共卫生间马桶/小便池冲水按钮、公共卫生间水龙头把手等,这种情况最常见,也最容易使人掉以轻心。

所以防疫的措施里面就是:勤洗手(用消毒液)。不管是直接接触还是间接接触,一般都是通过手被病毒感染,借由手使得病毒进入体内而感染,那么就做到勤洗手,不这个链条给阻隔。

一个人即便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接触到病毒感染的物件,只要自己勤洗手勤消毒,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自己不被感染。另一方面,如果不触碰公共物品,或者对公共物品进行高频词的消毒以杀死病毒,个人安全就更容易得到保障。

*复工防疫守则里面,通勤途中不摸公交/地铁里面的公共设施、乘电梯用纸巾/消毒棉按电梯、做好物品消毒、消毒后拿外卖,都是方式触摸传播,不触摸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勤洗手,谁也保证不了自己没有任何触摸——即使戴了防护手套,也得勤洗手——勤洗手就可以实现双层防护。

-05-

为了安全起见,即便“气溶胶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我们也对应的做一些认识及采取一些措施。

要说气溶胶传播,先得弄清楚什么是气溶胶?通俗的讲就是我们说话、打喷嚏、咳嗽时和飞沫一起排除的气雾,或者可理解为颗粒更微小的飞沫。也因为颗粒很小,于是就悬浮在了空气当中。因此,气溶胶传播的意思就是通过这种微小颗粒的飞沫携带病毒悬浮在空气里面感染别人。

理论上讲,气溶胶传播比飞沫传播更可怕,但也不必过于惊慌,原因有二:其一,因为气溶胶的颗粒非常小,所以携带的病毒含量也不多;其二,也因为气溶胶颗粒小,所以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它很快会消散掉。

*复工防疫守则里面,提到的常通风——办公室、洗手间、公交车(非空调车)、私家车等经常开窗通风,做到了这点,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气溶胶途径的病毒传播。

-06-

粪—口传播。至于“是什么,怎么传播的?”,有个例子:有个携带病毒的人上完洗手间后没有洗手,出洗手间下楼按了电梯按钮,你正好又按了同一个按钮接触到了,回家吃饭前没洗手,结果被感染了。这个(通过消化道)就是粪—口传播的途径。

很显然这个传播途径与触摸传播一致,预防的方式也是勤洗手,这也是“饭前便后要洗手”这一习惯的来由。

*复工防疫守则里面,提到的用餐时饭前洗手、上完卫生间利用“七步洗手法洗手”等,都可以对应的预防这一途径的病毒传播。

-07-

总的而言,复工防疫遵从的逻辑,是从传播途径环节进行全力阻隔。具体的操作归总起来也就四点12个字:

戴口罩、保距离、勤洗手、常通风

复工防疫中,无论是通勤途中、办公室内,还是就餐、使用卫生间……任意一个环节,尽可能地按着对应情境做好上述防疫操作,即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自己被感染的风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