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列国实力消涨与地缘格局逐渐失衡及秦国的统一

 气吞万里如虎4f 2021-08-17

战国列国实力消涨与地缘格局逐渐失衡及秦国的统一

序言:

战国是继春秋而来,是一个更加混乱的时代,战争的烈度、广度和持续的时间长度都远远超过了春秋时代。同时,战国的秩序和格局也比春秋时代更为复杂。自进入战国后,天下诸侯的实力是此消彼长,瞬息万变,而实力变化也使得地缘实力和格局逐渐产生了新的变化。由混乱逐渐走向均势平衡,同时又因为各国都进行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引发了实力的变化,地缘实力又逐渐开始失衡。最后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原本诸侯卑之的西陲秦国得以力压关东诸侯进而统一了天下。

春秋末期的地缘局势及三家分晋的严重影响

自周平王迁都洛邑到三家分晋的完成,这段时间被称为春秋时代。春秋时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尊王攘夷”。先后崛起的诸侯国虽然许多方面上已经背离了西周时代的秩序,最典型突出的表现就是礼乐征伐不是自天子出,而是自诸侯出。但是这些诸侯国又没有完全的摒弃原有的秩序,无论是最早崛起的霸主齐桓公、还是日后晋文公,以及后来的晋悼公,都没有完全背离原有的秩序。同时春秋时代,虽然势力强大的诸侯不断掀起了灭国之战,但所灭之国普遍都是些虽然占据地势险要但影响有限的小国,真正的主要诸侯之间的灭国之战是极少发生的。同时,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最大不同点就是战争的目的追求不一样。春秋时代追求的是把对手打的臣服即可,而战国则是要彻底消灭。

从总的趋向来说,春秋争霸战争,强调霸主的礼乐文明程度,在绝大部分时候,尤其是中原大国不以杀伤对方人员、灭国为目的,只要交战一方认输就可以了;而蛮夷国家即要视情况而定,或有礼乐君子的劝说,或急于为了得到中原诸侯的认同,或者是蛮夷霸主中中原文化程度较深者,否则就可能相反。这里最能够说明问题的是楚国。楚国长期在南方,沾染上了南蛮习气,它自己也多次说自己是蛮夷,学者们都说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灭国最多的国家。总体来讲,春秋时期的战争,持续时间短,杀戮并不太多,战争也不以杀伤为事,也不以灭国为目的,只求维持势力的均衡。大国之间相互并无吞并的野心,对小国也多只求服从,不求占领。争霸战争旨在填补中央权威的丧失与无效,因此,春秋霸主的兴替只是强大的地方权威代替中央权威维持封建秩序的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分封制度体系虽有衰落,但是其基本的秩序仍然是以维系分封制度原有秩序为目的的。齐桓公在称霸中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晋文公礼敬周王等事件,都说明了争霸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推翻西周以来的制度与秩序,而是去维护它,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和维护者的转变。

在三百年的春秋时间里,最早崛起的霸主是齐桓公,齐桓公和管仲也是最早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的,但是齐国自齐桓公和管仲之后,虽然是一等强国的地位,但实力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状态。而春秋三百年里,真正代替周王室维持统治秩序的实际上是与周王室同宗的晋国。

晋国自晋文侯时代因拥立平王东迁开始逐渐崛起崭露头角,虽然日后经过近七十年的内战,但晋国反而逐渐走向强大。晋献公时代晋国开始成为诸侯中的大国。晋文公时代成为天下霸主,取代了齐国。晋文公、晋襄公去世后,晋国虽然实力有所减弱,但晋国总体实力仍然很强,到晋悼公时代,晋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时代。悼公以后,晋国六卿实力日益强大,专晋国之权,甚至爆发了内战。但内战之后,晋国公室实力更是一蹶不振,原来的六卿变为四卿,后又经晋阳之战灭智氏成为韩赵魏三家专晋国之权。晋国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总体而言,晋国是春秋时代最强的诸侯国,虽然其面积不如楚国广大,但在人才、经济、军事实力和地缘影响力方面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晋国北抗戎狄、西扼秦、东败齐还南拒楚,成为天下诸侯之首。所谓周王室的尊严实际上在春秋时代大部分是依赖晋国而鼎力维持的。而晋国能成为天下强国也与其独特的地缘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晋国原本就是在今山西临汾一带的一个小的诸侯国,历经历代晋国国君的拼搏,到三家分晋前,晋国已经成为地跨如今晋、冀、鲁、豫、陕五省面积达三十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大国。北有勾注雁门之险,西跨黄河进入陕西,东过太行进入了冀中平原,南跨黄河拥有河内之地,西南扼守崤函古道。而春秋晋楚争霸的十一次大战,晋国胜九败二,占据绝对的压倒性优势,还攻入过楚国本土。此外因为晋楚之间的宋、卫、郑等国都是晋国的盟国屏藩,成为战略缓冲区。晋国在地缘环境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在晋阳消灭智伯。晋国大权落入韩赵魏三家手中,晋国实际上名存实亡,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残余部分。史称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影响春秋战国时代的一次重大的地缘政治历史事件。虽然从晋阳之战后到三家正式成为诸侯还有半个世纪的时间,而且这段时间韩赵魏三家内外联系紧密,对外也仍然打着晋的旗号,但三家分晋的事实已经形成。三家分晋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天下局势,意义极为重大。  

首先是对周王室和中小诸侯的影响。三家分晋前,虽然晋国实权已经落入卿族手中,但对外方面,晋国仍然是一个比较统一的整体。凭借晋国的实力和地缘力量,再加上晋国与周王室同宗,一个统一强大的晋国对周王室的存在有着很强的作用,对中原地处晋楚之间的中小诸侯有着极强的保护能力。而晋国一分为三后,这种遏制力和保护力严重的虚弱。

其次是对秦楚齐等大国而言。春秋时代,实际上天下就是以晋楚秦齐四大国为核心而进行的。而春秋大部分时间内,晋国一直是强势的存在。秦楚齐联合也很难对晋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而晋国分裂后,晋国的地缘力量和山河之险也同样一分为三。秦楚齐最起码在地缘上有了向原晋国势力范围和核心区域的渗透之机。

再次是对政治形态和格局的影响。如上所言,春秋时代的征战是以争霸为主,而晋国与周王室同宗同源加上晋国实力的强大,故而晋国对天下局势格局有着近乎一言九鼎的影响。而三家分晋后,这种影响力不复存在,也意味着约束力的不复存在。各国在谋求称霸的同时,也谋求着进一步的利益,那就是走向兼并。霸权时代已经要结束了,一种新的更残酷和惨烈的兼并的战国时代要到来了。

战国初期魏国的暴涨及衰弱

三家分晋后,韩国获得原平阳和上党及部分中原之地,地处南部和东南部,占据枢要地带;赵国获得北部广大地区,地域最大但相对较为贫瘠;魏国获得河东、河内、河阴及河外地区,是最为肥沃的地带,但是却彼此无法连接。

晋阳之战后三家分晋已经形成,赵襄子凭借着巨大的威望和实力成为三家之首,而且经过名义上还存在,赵襄子为晋国执政正卿。前425年,赵襄子去世后,其子侄年幼懦弱,魏斯即日后的魏文侯成为晋国执政正卿,也是晋国最后一位正卿。

自魏斯执政到前403年三晋正式成为诸侯开始的这二十年里,韩赵魏虽然名义上仍在晋国的范围内,但实际上已经是各行其是了。不过毕竟各家还没有正式成为诸侯,而且三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对外作战方面,仍然是联合行动。而这段时间,魏斯率领三晋以晋国的名义对内改革,对外继续南征北战。前419-前408年,河西河外攻秦以剪除后顾之忧;前408-前406年,伐灭中山,确保三晋联络畅通;前405-前404,伐齐以安侧翼;前400年以后,重点南下攻郑、宋、楚。向西跨过黄河占据了秦国河西地区,设置了上郡,还北上灭了中山国,同时在对齐和对楚作战中也接连获胜。

403年,韩赵魏正式被周烈王承认为诸侯。晋国长期以来是匡扶周王室的重要国家,赵、魏、韩对晋公室的叛乱本来应该受到周天子的严厉谴责,而周威烈王却承认了赵、魏、韩三国叛乱的合法性,这让周系统的国家很寒心,周王室的支持者更少了,号召力也因此而大减。也意味着激烈的兼并战将继续的持续进行。

魏文侯在正式成为诸侯后仍然在位了不短的时间。其实从魏文侯执政的中后期开始,魏国的重点已经由开始阶段的经略河西转向了向中原争霸。但是韩赵的重点也是南下中原,这样三晋的重点进攻目标都已经汇聚到了一起,也意味着矛盾将会加深。赵国南下的桥头堡是邯郸,而魏国在邯郸南部的邺县筑城和兴修水利,无疑是挡住了赵国南下的道路。而魏国此时横跨东西,韩国则被夹在了中间,除了郑国是可以吞并的对象外,周围几乎无有可以获得的中间地带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三晋内部出现了明显的裂痕,为日后三晋的兵戎相见埋下了祸根。

田氏代齐的前后,魏文侯魏斯去世,魏击即位,即魏武侯。魏武侯继承父亲留下的雄厚家底,继续南征北战,而且其本人也颇具军事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也就是在魏武侯任内,魏国在中原群雄当中得以稳固的扎下了根。前391年魏武侯号召韩国、赵国,即位以来第一次结成三晋同盟,三晋联军大败楚军于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今河南中牟西南)。三晋攻占楚国的军事重镇大梁,轻取襄陵(今河南雎县),并顺势对残余楚军进行清剿,向楚国腹地挺进。楚国朝堂一片震恐,楚悼王派遣使臣向三晋求和,三晋拒不退兵。楚悼王无奈,一面派人带着财物、珍宝赴秦,贿赂秦惠公,请求秦国出面与三晋谋和。秦惠公收下贿赂,并派兵攻打三晋之中最弱的韩国,攻取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六座城池。三晋迫于秦国的背后偷袭,放松了对楚国的紧逼。次年,魏军对秦国发动攻击,协助韩军直扑秦军主力,与秦军大战于武城(今陕西华县东),不分胜负。吴起设置陕县(今河南三门峡西旧陕县),密切注视着秦军的动向。前389年,吴起率领五万魏军,包括战车500乘、骑兵3000反击秦军。大败秦军于阴晋城外,取得了辉煌的决定性战果,史称“阴晋之战”。此战过后,吴起率军势如破竹地进入关中平原,横扫河西,秦国一蹶不振。魏国的霸业进入了又一个高峰。

就在魏国逐渐开始崛起走向鼎盛的时候,传统的齐秦楚等国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秦国在战国前期经历了极度的混乱状态,加上在于三晋的征战中不断的失败而衰弱。而楚国虽然也起起伏伏,但依然是南方一霸,只有越国尚可与之抗衡。而最老的诸侯国之首的齐国,实力仍在。但是其国君却发生了变化,即著名的田氏代齐。前387年,田和与魏武侯在浊泽相会,求他代告周天子,请列为诸侯。魏派使臣报告周天子,请求立田和为诸侯,周天子准许。前386年,田和正式成为齐侯,列名于周朝王室。到此齐国的吕氏政权完全由田氏所取代。

就在魏武侯霸业鼎盛的时代,三晋联盟的矛盾开始日益扩大。前383年,赵敬侯涉足中原,攻打魏国附属国——卫国。卫慎公不能抵挡,急忙向魏武侯求救,魏武侯出兵大败赵军于兔台(今河南清丰西南)。这是自晋阳之战后魏氏与赵氏的首次火拼,标志着三晋联盟的瓦解。

382年,赵敬侯不满魏武侯插手赵国对卫国的扩张,修筑刚平城(今河南清丰县西南),决定对卫国再次出手。魏武侯联合齐侯剡共同抵挡赵军,卫慎公仗着有魏国与齐国撑腰,甚至出兵攻取赵国的刚平,一直打到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夺取了赵国大片土地,赵国与魏国、齐国、卫国的矛盾升级。前381年,赵国出兵攻击卫军,魏武侯派军队大举攻打赵国,赵敬侯遣使臣向楚国求救,楚悼王派军协助赵军,攻打魏国后方,使魏国首尾难顾。赵敬侯乘机反攻,夺取魏国棘蒲邑(今河北魏县南),不久又占领了黄城(今河南内黄西)。之后,魏武侯鉴于多线作战的困乏,齐、楚等大国的日益崛起,不得不向赵敬侯求和,希望着重温三晋同盟的旧梦。赵敬侯也期望着能以和平的方式与强大的魏国瓜分战利品,三晋再次联合。但是三晋联合没有持续多久,又再次发生了破裂。前372年,由于卫国的卫慎公薨逝,卫国暂停了响应魏武侯的军事行动。这年卫声公即位,攻取田齐的薛陵(今山东阳谷东北)。赵成侯窥视着中原诸侯的一举一动,盯着魏国、鲁国都出兵攻齐,而临近自己的卫国也随之相应,国中空虚,急忙闪击卫国,连下卫国73邑,卫声公向魏武侯求援。赵成侯的行动点明了要与魏国为首的中原诸侯为敌,魏武侯率军攻打赵军,败赵军于蔺(今山西离石)。前370年(武侯25年),魏武侯魏击崩逝,二子魏缓与魏罃争位,赵国与韩国都参与魏国废立之事。后魏罃击败魏缓,成为了魏武侯的继承人,是为魏惠王。

魏惠王即位的前期,魏国虽然地处四战之地,但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声势,还迁都大梁。很明显就是要巩固在魏东即中原地区的地盘,进一步的逐鹿中原。而这时候秦国秦献公即位后,也不断进行改革,向河西反攻,希望收复失地。虽然在与魏军的作战中双方互有胜负,但秦国仍然没有打通关键地区,依然被锁在关西而无法进入中原。凭借着父祖的积累,魏国依然是诸侯中最强的,而魏惠王也在前344年正式称王,成为战国诸侯国中第一位称王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第二位称王的诸侯国君(楚国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称王,只不过诸侯不认)。同时率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这个时候的魏国达到了巅峰时代。

魏国地处四战之地,虽然土地富庶,经济发达,魏武卒战斗力强盛,但是魏国国土东南西北无法相接,主要是被韩赵所阻断。因此,魏惠王在执政中期也萌发了要一统三晋的野心。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均在今河南长垣),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次年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议,邹忌反对救援,而段干朋则建议齐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桂陵来疲劳魏军,然后趁魏军攻破邯郸后救援赵国,这样既救援了赵国,又同时削弱了魏、赵两国。

桂陵之战魏国虽然遭到了失败,但主力尚在,国势仍然强悍。几年后就又有能力再度进攻。魏惠王依然谋求统一三晋,连接国土进而独霸中原。公元前343年,魏国发兵攻打韩国。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在马陵全军覆没,随之田盼又以“减灶”之策诱魏国庞涓中计,追至马陵山中伏身亡,齐军乘胜追击,俘太子申,全歼魏军。史称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魏国太子被俘虏,名将庞涓战死,魏武卒精锐基干力量几乎全军覆没。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而齐国经过桂陵、马陵之战连续挫败魏军,实力开始迅速崛起。雄踞东方,成为新的数一数二的强国。而在魏国西部,因为马陵之战后魏国军力大衰,而秦国因为经历了商鞅变法,实力开始恢复并迅猛增加。从秦孝公时代开始,再度发兵攻魏,收复河西。秦乘机于次年进攻河西,大败魏军,诱俘魏主将公子卬。公元前339年,秦军再由庞城渡河进攻,于岸门(今山西省河津县南)击败魏援军,俘主将魏错。同年,秦孝公死,秦惠文王继位,杀商鞅,重用魏人公孙衍。公元前332年,秦惠文王派任命公孙衍(犀首)为大良造,率军攻魏上郡重地雕阴(今陕西省甘泉县南),经过两年激战,魏军大败,死伤达8万之余,主将龙贾被俘。魏国被迫于次年将河西地区的剩余部分全部归还给秦国。至此,秦全部收复了被魏夺占的河西地区。双方基本划河对峙。

从三家分晋到马陵之战,可以说是战国的初期,这个时代是各国相继开始变法的时代,也是战争走向激烈的开始。这个时代也是魏国霸业走向兴盛到巅峰的时代,也是从巅峰逐渐衰落的的开始。

这个战国时代初期的格局大体上还是延续春秋末年的时代。晋楚秦齐为四强,次之是燕国、卫国、宋国、郑国、鲁国、中山国等二等国。这个时代,二等诸侯国存活下来的已经不多了。燕国因为地处边缘地带,在春秋时代并不显赫。战国初期随着诸侯国在河北一带的扩张,燕国也谋求南下,燕国的实力和地位开始逐渐显现。而燕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赵国和齐国,还有一个威胁就是中山国。但是因为燕赵之间有中山国阻隔,齐国就是燕国的主要对手。不过赖三晋之助,燕国始终能把齐国遏制在易水一带,燕国也由此跻身战国强国之列。而地处中原富庶之地的宋、卫、郑等国则没有燕国那么幸运。郑国地处韩魏之间,是韩国的近邻,也是韩国要蚕食吞并的首要对象。从前423年开始,韩国就一直开始谋求吞并郑国,历经几十年的努力,到前375年,韩国终于灭掉郑国,国都也迁到了新郑。宋国、卫国、鲁国虽然在战国初期得以幸免存活下来,却地处大国之间,已经被蚕食殆尽了,尤其是卫国更是成为赵国和魏国多次征战的主战场,几乎濒临亡国。

中山国并不是周朝分封出来的诸侯国,是白狄建立起来的国家。由中山武公建立,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地处如今河北中部一带,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在三家分晋后,正好地处赵国和燕国之间。春秋中后期,鲜虞的主要敌人就是晋国,晋国采取了先吃掉鼓、肥、仇由等鲜虞属国,最后消灭鲜虞的战略。在前453年晋阳之战前,中山国在晋国不断的蚕食下,已经是江河日下了,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晋国内讧和三家分晋后,中山国的生存形势暂时得到缓解,并介入了列国的纷争,并联合齐楚等国共同对付晋国。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他的部落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在顾(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武公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但武公不久即去世,桓公即位,桓公年幼无知,不恤国政,因此遭到晋国的进攻。魏文侯派遣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于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魏文侯派太子继位中山君,三年后又改派少子挚,后来击被立为魏国国君,就是魏武侯。中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中。中山被灭后,桓公经过20余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于在公元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兴了中山国,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复兴后的中山国在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近乎分割开来,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

而原来的天下四强之晋秦齐楚在战国初期则发生了剧烈的变动。楚国消灭了原来晋楚之间南部中间地带的小国,主要是陈蔡许等国,还纵横于淮泗之间。但是晋国一分为三后,魏、韩都有南下的野心,与楚国多次交战,楚国则在与三晋的多次征战中接连败北。不过因为三晋中的赵国在最北方,与楚国没有接壤,故而对联合对楚作战没有韩魏那样强烈的欲望,日后三晋分裂后赵国反而成为了楚国的盟友。楚悼王任用吴起后,赵楚两国成为事实上抗衡魏国的同盟。但是楚悼王去世后,吴起主导的改革中止,吴起也被杀,楚国再度中衰。公元前375年,韩、魏南侵伐楚,魏国大败楚人于榆关,今河南开封市及中牟等大片楚地为魏人所据,成为魏国东迁立国的基础。而韩国也乘机灭郑,将都城从阳翟迀到了新郑。前371年,魏师又伐楚,攻占鲁阳。鲁阳,即今河南鲁山县,春秋时楚惠王曾以其地封公孙宽,战国初期又设县治民。其地为楚出南阳盆地、越伏牛山北去周、郑的交通要道,为楚方城一线的北部要塞。鲁阳的入魏,不仅使楚方城之外、汝颍中下游的疆域受到韩、魏的威胁,而且也使楚国核心区域江汉间的南阳盆地处在魏国的震慑之下。简单的来说,战国初期在楚与三晋主要是韩魏的疆土争夺中,楚人是败多胜少,今鲁山以北的汝颍的上游区域被韩、魏逐渐攻占,而今开封市地区也被韩、魏攻破,今河南鄢陵、太康以北的疆土丧失殆尽。

齐国在战国时代实现了田氏代齐,齐威王在位时期,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并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齐国在威王时代,国力走向强盛,雄踞东海之滨,击败了魏国更是成为东方之首。但是齐国的版图并没有多少扩张,向南虽然蚕食鲁国、宋国等地,但周围牵扯到了楚国、魏国等强国。向北与燕国交战,但也总是受阻于易水一带。大体上来说,齐国的作用就是平衡魏楚赵等国,避免任何一国独霸中原。只要魏楚赵尤其是魏国没有独霸中原,那么齐国的利益就能最大化,齐国就能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

秦国在战国初期经历了由跌入谷底到再度崛起的过程。秦国在整个春秋时代和战国初期一直被晋国后来是魏国所压制。商鞅变法后,秦国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的变化,国力开始崛起。同时,中原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秦国历经36年最终收复了河西,打破了自晋国时代开始的对秦国构筑的关西锁链。

晋国一分为三是春秋末和战国初期最大的地缘政治变动。魏国继承了晋国的精华主体部分,也是战国初期最强的国家,但是魏国也是跌落最快的国家。魏国在战国初期的失误就是四面出击以及三晋联盟的破裂,尤其是魏赵关系的破裂。三晋之中,韩国最弱最小,赵国最大,魏国最富最强,因此魏赵关系是三晋关系的核心,魏赵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三晋联盟,也直接影响着魏国的兴衰。魏文侯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段,三晋关系还是比较稳固的,但已然埋下了祸根。而魏武侯时代,三晋联盟就已经破裂,虽然有过短暂的复合。魏惠王时代,魏国连续对韩赵大打出手,三晋关系跌入了低谷,三晋同时受到了重创,而使得齐楚秦得以从中渔利。魏国希望统一三晋,初衷并没有问题,但是在韩赵魏同出一家而且同处齐楚等国之中的复杂环境下,必然会遭到周边诸侯的强烈反响。而魏国在战国初期应该是在避免三晋关系恶劣下的寻找新的稳固的根据地,这个根据地最好的地方是关西之关中平原,其次是以中山国为根基立足冀中一带。而魏国在进入关中遏制了秦国后,并没有立即西进,反而是转移注意力到了豫东这个四战之地一带。拿下了中山国之后,也没有稳固的经略,致使最后中山复国。虽然魏国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和周边诸侯的互相牵制,得以在豫东立足,但却变的异常艰难。魏国在当时最好的处境是消灭秦国,寻找一块新的稳固的根据地,摆脱四战之地的困境。纵然不能消灭秦国,也可以占据关中平原之地,将秦国赶出关中核心区域,使得河东起家之地与关中得以稳固相连。

战国初期经历了剧烈的地缘政治变动,原来的晋秦齐楚主导下的以晋国超强实力为核心维护周王室分封体系下的格局被打破,大体上开始形成了战国七雄的格局,而中小诸侯的处境日益艰难。七雄并立,但魏国长期处于七雄之首的一超局面,但并不具有压倒性优势,齐楚赵次之。而魏国随着实力过于强大以及野心的膨胀,加上战略失误,被其他列国共同谋划,使得魏国衰落。七雄之间再度大体恢复制衡局面,避免任何一国实力超强。

战国中期下的复杂的地缘格局

从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结束到前284年五国伐齐为战国中期阶段。这一个时间段,随着魏国从战国初期超级强国地位的跌落为开始,战国形成了秦、齐、楚三强对立的格局,而最后又以楚国渐衰和齐国险些灭亡为标志作为结束。

魏国自马陵之战失败后元气大伤,被迫转向了战略收缩。政治和外交上,在这个阶段里,徐州相王承认了齐国的地位,齐国也得以称王。前326年,秦魏韩“龙门相王”,诸侯卑秦的局面彻底结束,昔日对秦甚为轻视的三晋尤其是魏国被迫承认了秦国称王。而在作战方面,魏国这一阶段,丧失了自晋国以来到魏惠王前期时代所有经略得来的领土,连河东地区也接连被蚕食。虽然河东地区一些城池在秦国占领后又被归还,但实际上河东一些地带已经成了秦国的势力范围,任由秦国进进出出。而前293年伊阙之战后,魏国更是陷入了自马陵之战后的又一次元气大伤,河东之地被割让给秦国,魏国丧失了在原晋国地区的所有地盘,从此退出了在山西境内与秦国的争夺。失之于西,取之于东,魏国在东部得以立足了下来,前301年垂沙之战,韩魏齐大败楚军,楚国在南阳盆地北部的土地被割让,只能退守南部地带,实力遭到了削弱。

韩国地处天下枢纽之地,在这一阶段里,韩国经历了两次大的惨败,实力一蹶不振。前306年,韩国西部大门宜阳沦陷于秦国,秦国得以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险,打通了进入中原的大门。前293年伊阙之战后,更是元气大伤,武遂之地二百里进入了秦国的版图。前291年,秦将司马错取魏之轵和邓和韩之宛。韩魏自垂沙之战中从楚国获得的地盘被秦国所吞并。

赵国地处三晋之最北端,因为韩魏的原因,赵国得以在秦国的东进攻势中处于次要地位。而且赵国在这个阶段主要致力于进行胡服骑射为主的军事改革,同时大力进攻中山国和开拓西北边疆。赖武灵王之神武,赵国从公元前307年攻打中山国房子到公元前296年并吞中山国结束,共计12年的时间,赵国不仅除掉了心腹之疾,使得南北二地得以连成一体,同时开辟了雁门、云中、九原等郡,修筑长城,领土的扩张也使国力强大起来。到五国伐齐前,赵国已然成为三晋之首,国力仅次于秦齐两强。

燕国僻处东北一隅,长期以来不甚为诸侯所重视,直接与其有利益纠纷的只有齐国,次之是赵国和中山国。这一段时间燕国也锐意改革和进取,同时向东开拓境土。公元前300年燕将秦开大破东胡,迫使东胡北退千余里,还曾渡过辽水进攻箕氏朝鲜,直达满番汗(今朝鲜清川江以西大宁江流域博川郡境内的博陵古城)为界,取地两千余里。燕国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修筑燕长城。但是燕国日益壮大也引起了早就对燕国有野心的齐国,燕国险些灭国,也从此谋划反攻甚至消灭齐国。

楚国原本是战国时代最大之国,实力也不弱。战国初年虽然遭遇三晋连番进攻,胜少负多,但实力犹在。但是这一个时期楚国与秦国的关系严重紧张,与韩魏和齐国的关系也日益恶化。前312年,楚、秦间的大战全面展开,秦大胜,斩首八万。又攻楚之汉中,取地六百里,仿楚制,亦设置汉中郡。前311年,秦又攻楚,攻取了召陵,楚国无力还击。 前301年垂沙之战,韩魏齐大败楚军,楚国丧失南阳盆地北部地区,同年宋国也攻楚,楚国淮北之地丢失。前299年,楚怀王被秦昭襄王骗去秦国,客死咸阳,楚国国势迅速衰弱。

秦国这个时候开始崛起,开疆拓土并极力东出。继收复河西后,秦国开始锐意进取。前326年龙门相王,韩魏被迫承认秦国称王。前316年,司马错灭巴蜀,秦国取得巴蜀之地,在地缘上取得了对楚国的上游之势。同时灭义渠国,剪除了北方的后顾之忧。前306年拿下韩国西部重镇宜阳,控制了崤函通道。因为秦国的迅速崛起,引起了诸侯对秦国的恐惧,开始谋求合纵攻秦。在这个时间段的几次合纵攻秦作战中,秦国与关东各国是有胜有败,秦国尚未占据绝对优势。但之后,秦国实力再度恢复,伊阙之战全歼韩魏联军主力,韩魏实力大弱,之后秦国趁机猛攻,得以稳固的占领河东地带,并占领韩魏攻占楚国之宛邓地区以及河内部分地区。同时对赵国也开始了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进攻,取得了一些边缘据点,主要是蔺和离石要塞。

齐国在马陵之战击败魏国后,雄踞东方。前334年,齐魏会徐州相王,魏国被迫承认齐国称王。同时进攻魏赵各国,也颇有斩获。齐威王去世后,齐宣王即位。联合韩魏击破楚国;孟尝君田文联合各国合纵攻秦,攻入函谷关。而齐国在宣王时代更是想灭掉燕国,并险些成功。前314年,燕国燕王哙禅让王位给宰相子之,太子平被迫起兵夺回权力,反而被杀。齐宣王乘此大乱,派匡章率军攻破燕国,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后被齐人抓住做成肉酱。而内政方面,齐宣王去世后,齐闵王即位。孟尝君田文掌控大权。前294年,齐国发生了“田甲劫王”的严重政治事件,齐国贵族田甲劫持了齐王,齐王因而猜忌孟尝君田文,致使长期把持齐国政权的田婴、田文父子一派受到打击,孟尝君田文被迫出走,这位齐国宗室的后半生就是在对付自己的祖国中度过的。孟尝君的下台给苏秦进一步施展外交欺骗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前288年,秦昭襄王欲自立为帝,又恐齐国反对,于是便尊齐湣王为东帝,自立为西帝,并约定五国伐赵,瓜分赵国。燕昭王恐赵国灭亡后齐国愈强、燕国愈弱,于是便让苏秦阻止了这次军事行动。苏代骗齐湣王去掉了帝号,并于前287年组织齐、楚、三晋合纵攻秦。但是在对付秦国的同时,齐、赵、魏也在激烈地争夺宋国。后来,秦昭襄王取消帝号。之后,各国失去了共同的敌人,于是矛盾公开化。齐国和赵、魏为了夺取宋国的控制权而公然大战。

齐国灭宋引发地缘政治失衡及五国伐齐

战国中期除了七雄外,各国有两次重大的地缘政治变化。即中山国被灭和宋国暴涨后被灭。中山国一直是横亘在燕赵之间的中等强国,也是齐国制衡赵国南下的重要盟友。而中山国的存在也使得赵国代地和邯郸的联系非常困难。赵国早欲灭之,经过武灵王十二年的努力,赵国得以消灭中山国,剪除了腹心之患,而燕国对赵国构不成实质威胁,赵国灭中山后得以安心南下。另外宋国在此时突然实力保障,主要是因为出现了个宋康王。宋国是周朝最早的诸侯国之一,原为商朝后裔,在五等爵中居最高之公爵,比他国都高。在漫长的春秋时代里,宋国一直是中原强国之首晋国的盟友。战国时代依然存在,而且宋国农业和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是为天下的膏腴之地。实力虽然比不上七雄,但除了七雄外,却是二等国中最强。前318年,戴偃开始称王,称为宋康王。宋康王后期大举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山东滕州),有其地。”宋国进入鼎盛时代,面积达到十万平方公里的巅峰时期,号称“五千乘之劲宋”。但也因此受到齐、楚、魏大国的忌恨,乃与齐、魏为敌国。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便联合楚国、魏国攻打宋国。宋国百姓四处逃散,城池没能守住,宋康王于是逃到倪侯的住所。齐军抓获并杀死宋康王,灭亡宋国,三国共同瓜分宋国的土地。

虽然齐国灭宋成功了,但齐国也彻底失去了楚国、三晋等的支持,遭到了空前的政治孤立,引发了五国伐齐。前285年,秦、燕两国联络赵、魏、韩三国,结成伐齐军事联盟。次年,以燕上将军乐毅为首,率燕、秦、韩、魏、赵五国之师伐齐,大破齐军。之后联军一路南下,齐国是兵败如山倒,临淄被攻破。齐闵王出逃卫、邹、鲁等国,后逃到了莒地,后被部下所杀。而没有参与五国伐齐的楚国,则趁火打劫,出兵攻夺淮北地区。其余齐国攻占的原宋国等地区分别被魏国、秦国、鲁国所瓜分。齐国只剩下即墨、莒两地,仍然在坚持。

在齐灭宋之前,除宋之外的泗上诸国已经成为齐国的后花园,齐想要扩张只有三个方向,向南灭宋,向北灭燕,或者向西攻赵;魏国在当时齐秦均势的前提下,很难作为攻击对象来考虑;而攻赵,之后的秦昭襄王已经证明了在无重大变故的情况下想要攻灭大中型诸侯会付出多大的代价;因此,实际的考虑只有:向北灭燕,或向南灭宋。另一方面,齐灭宋对其他强国也产生了实在的威胁,而攻齐却又能产生现实的利益,在共同利益之下,伐齐势在必行。

对于楚国而言,在接连败给秦国和韩魏齐之后,楚国向西向北扩张都受挫,只能转入防御,只有在淮泗方面可以有进展的可能,而齐国灭宋将淮泗地带几乎全部纳入本土,楚国周边尽皆强国,局势危险,而在对秦国和韩魏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齐国占领淮泗,已经威胁到了楚国淮南安全,直接威胁本土,楚国是万万不可能接受的。

对于赵国来说,齐是东边的强大邻国,河济平原上讨厌又危险的竞争对手,毕竟赵都邯郸城,距离河济平原很近,魏齐这样近在咫尺的强邻却总是赵国挥之不去的阴影,何况赵武灵王时代刚吃下的中山国曾长期在齐人的帮助下为齐国在河济平原上的扩张间接出力,强烈的不安全感促使赵国甚至比燕国更乐于幻想能够毕其功于一役,最好直接解决齐国,而且不说齐人核心之地的富庶城邑,河济平原的沃土与首都的安全空间就已经足以鼓舞赵人竭力攻齐了。

燕国是齐国世仇,314年田辟疆能借子之之乱向北“辟疆灭燕”,那后世的齐王没道理不能复制先王的事迹,强大的齐国就成了悬在历任燕王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所以对于燕人来说,孱弱的齐国才是好齐国,毕竟真灭了齐国怕就没人帮忙牵制赵国了。既然魏赵秦等大国都想动手,那么燕人借机伐齐的行动简直比就坡下驴还自然。而燕国恐也没打算吞齐以自强,尽最大可能削弱齐国、保护自己,也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魏昭王治下的魏国来说,五国伐齐前的魏国为了向淮泗进军可已经是竭尽全力了,但国势衰弱的魏国难以独自取得重大突破,那么既然有桀宋这么一好借口,又有强齐牵头,分一杯羹总不为过。然而齐闵王也清楚魏人此时的斤两,恃强凌弱的事他也没少干,多这一次不多,少这一次心里却总觉得亏,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于是他就亏了魏国。只是魏昭王却也不是好惹的,前284年他终于抓住机会,为他的后代找到了一条似乎属于魏人的复兴之路。

而就秦国而言,宋国虽然肥沃,但距离本土还很遥远。秦国的远征军是一帮为了“梦想”而参与了伐齐的参与者。秦国尤其是主政的魏冉不仅积极参与到伐齐行动中来,出人出力,千里远征,还在河济平原上击溃齐师后就直奔自己心仪的梦幻之城——陶邑。虽然之后的时局变化最终打了幻想冒进的秦人结结实实一巴掌,苦心经营的硕果陶邑也被魏人轻松摘走直到秦国统一为止,但是这一时期的秦人却对跨越地域阻隔,跑步奔向中原之主热情高涨,伐齐也是要积极参加。

韩国在这场大战中的情况是十分特殊的。对于他们来说,既需要强齐作为外援助力来平衡自己或者过于强大、或者心怀不轨的邻国们,又需要列国伐齐这种足以吸引邻居们纷纷热心参加的远方大事来分散自己因魏人势力离开河东而不得不面对的秦国巨大的压力。但韩人狭小国土所横亘的位置又注定了韩国必然需要满足秦人的奇怪诉求,为其提供通路并加入伐齐行列。这一矛盾的古怪立场决定了在这场伐齐行动中,韩人的行为必然是如墙头草般跟风而动,却又处处束手束脚、浅尝辄止……不过的韩釐王心里应该明白,随着强齐在这场合纵中的彻底覆灭,韩人自己的覆灭倒计时也恐怕已经悄然开启。

简而言之齐灭宋是因为齐国占据了齐楚魏之间的所有缓冲地带,同时堵死了燕赵的所有南下之路,过早引发了地缘失衡。而五国伐齐后,各国尤其是与齐国相邻的各国也各有所获。燕国作为主角,占据了齐国大片土地,继续追击齐国其他残余势力。楚国也趁机收复了淮北地区,赵国取得昔阳,以河济平原为主要对象。魏国是现实利益方面最大收获者。伊阙之战和五国伐齐前,魏国因为失去了河东起家之地,只能龟缩于豫东,被秦赵楚齐韩所包围,万分危险了。而五国伐齐后,魏国虽然被迫让出了陶邑与秦国,但占据了原齐国灭宋后的大片地带,设置了以都城睢阳(商丘)和彭城为中心的大宋郡;以方与为中心包含腾国旧地的方与郡。在中原的势力得到了彻底的巩固,得以复振,仍然不失为强国。秦国作为攻秦的主角之一,就是趁机获得了原宋国最肥沃的地方即陶邑,几乎再度将魏国一分为二。魏国对秦国远来占据陶邑自然十分不满,但是魏国要对广袤的宋国旧地进行管理和统治,难以组织有效抵御,而魏昭王的战略思维很清晰,宁可放弃陶郡,只要保全剩下的大宋和方与两郡,魏国也已经赚得钵满盆满。在秦军几年来咄咄逼人的攻势下,魏国饮恨退出陶郡。战后的魏国的领土结构,大致分为三部分。首先是从晋国继承的领土,包括东郡的朝歌、殷等地,这部分土地约占不到四分之一;第二部分是从楚国夺取的领土,包括国都大梁等地,这部分领土占了约一半;第三部分是从宋国占领的领土,约占三分之一。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五国伐齐各国都各有所获,算是皆大欢喜,尤其是魏国凭借获得宋国大片肥沃土地得以弥补失去河东郡的一些损失,得以避免继续衰落,燕赵两国也得以事实上消灭了齐国这个心腹大患。但是从长远来看,秦国是最大的战略收获者。通过五国伐齐,齐国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从此一蹶不振,再无力与秦国抗衡。秦国打垮了长期以来一直在制衡自己的东方强国,扫清了秦国统一道路上的最大障碍。这场战略决战,改变了秦齐两国东西对峙的战国中期格局,此前的两强制衡为主导的战国体系被打破,从此变为秦国的一家独大。因此,从“五国伐齐”对战国列国兼并的总体格局所产生的影响看,这一役实是秦国和齐国的战略决战,秦国是利用燕、赵等国的军队实现了同齐军的战略决战,并从这场战争中,获得了最大的战略利益。

总体上来说,五国伐齐前,天下格局是秦齐并列第一梯队,赵楚魏次之,燕韩再之。而五国伐齐后,秦国独处第一梯队,赵魏楚紧随其后,燕国也进入第二梯队,韩齐成为第三梯队。

五国伐齐后以及长平之战造成的巨大影响

五国伐齐后,各国各有所得,但是战后的局势也开始变的日益复杂化和明朗化,那就是因为齐国的衰败,秦国开始成为天下最强之国,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制衡秦国,但是秦国暂时还无力面对东方各国可能的合纵。即秦国虽然有力单独推平任何一国,但如果面对两国或者两国以上的联手,秦国尚无力应对。

从前283年开始,秦国就再度开始对三晋下手,而且三晋之间和三晋与他国也时常内讧。前283年,秦韩攻魏,取安城、北林、梁囿,至大梁;赵燕救魏于林中,秦割地而退。前282年,秦将白起攻取赵之兹氏、祁;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前281年,秦白起取赵之蔺和离石,又取石城;赵决河水伐魏。前280年,秦白起取赵之代和光狼二城,斩首三万;秦司马错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献汉北及上庸地;赵将赵奢取齐之麦丘。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去,太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燕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燕惠王罢免了乐毅,乐毅逃到赵国,赵国把观津这个地方封给乐毅,封号叫望诸君。赵国对乐毅十分尊重优宠借此来震动威慑燕国、齐国。而田单则以火牛阵大破燕军主力,然后顺势北上,收复七十余城,迎法章回临淄,正式即位,是为齐襄王,田单受封安平君。得以再度光复齐国。

齐国虽然得到了复国,但是复国之后的齐国实力大衰,已经沦落为刚比韩国强一些的程度了,成为了三流。而且田单复国后的齐国在版图上只是恢复到了齐国原有的一半左右,被魏国拿下的不可能夺回来了。 而赵国非但没有停下攻取的脚步,反而近一步扩大战果。前274年,攻取齐的昌城和高唐;前271年,蔺相如伐齐到平邑。

而就在田单复国后的两三年内,楚国则因为白起率军攻下鄢郢而再度衰落,被迫迁都郢陈。迁都郢陈后的楚顷襄王终于有所醒悟,任用庄辛开始了亡羊补牢的诸多举措,图谋振作恢复。公元前276年,楚顷襄王收集东部地区的士兵,共得十多万人,向西收复秦国攻占的楚国长江沿岸十五邑设置郡县,抵拒秦国。公元前272年,楚顷襄王派遣三万军队帮助赵、魏、韩三国攻打燕国。而对于宿敌秦国,楚国因无力单独抗衡,只得以与秦国讲和,并派太子熊完到秦国作人质。虽然顷襄王后期开始了振作,但鄢郢之战对楚国的损失太过于巨大,毕竟元气大伤。

秦国则在削弱了楚国后,对三晋继续下手蚕食。前276年,秦白起伐魏,取两城;前275年,秦相魏冉伐魏,韩之暴鸢救魏,穰侯大破之,斩首四万,暴鸢走开封,秦击之,魏献温求和;前274年,秦将魏冉胡阳取魏之卷、蔡、中阳、长社;前273年,赵、魏攻韩之华阳,秦魏冉、白起、胡阳败魏赵联军,斩首十三万,走魏将芒卯,沉杀赵将贾偃所部二万人于黄河,取北宅,围大梁,魏割南阳予秦,秦设南阳郡。

而这时作为三晋之首的赵国则在北方渐渐稳定之后,从惠文王起,再次把战略重点放到西、南境,由屏南转为南进,由自保转为主动与秦交战,多次救韩救魏。当然,正是由于赵的强大,成为与秦齐并列的三大国之一,因此当三晋与秦齐关系紧张时,赵积极抗秦抗齐,当矛盾缓和时,主要在惠文王时也乘机兼并韩魏的土地,这不能不对三晋联合产生消极影响。与之前三晋的联盟相比,赵国这时期主导的三晋联盟特点有三:第一,这时期的联合总得讲是退却中的联合,目的是共求生存。前期的联合则是进攻中的联合,目的是求发展;第二,这次联合较之前期松散,联合是形势所迫,没有强有力的保证,三晋不再是一个同一的整体;第三,既联合又自保,联合仅以各自利益为条件,因此,有时联合抗秦,有时不顾联盟而附秦。而秦国对于三晋中枢的魏国,虽然屡次攻击,并都有所获得,魏国在战国后期仍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秦军想一举攻灭之并不容易。加之魏国以土地奖励军功的军事制度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尤其是对于广大贫苦农民,只要在战争中有功,就可以得到一些土地。这种军事激励措施对提高魏军的战斗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使得秦国几度攻魏而不能把魏国灭亡。就如当时范雏所说的,秦独攻魏地不攻魏人的做法使得“十攻魏而不得伤”,且有救援的燕、赵等国,这是魏军仍能保持一定战斗力的主要原因。而对于三晋之首的赵国,秦国虽然多次在太原盆地边缘和华阳之战等大战中多次击败赵军,但是赵军主力尚在,赵国并未受到实质性的损伤。反倒是在前269年的阏与之战中被赵国名将赵奢击破,十万之军损失大半。之后的几之战中,也再度被赵军击破。

其实综观这个时期的秦国对外作战,虽然秦军在这时期不断胜利,也获得不少地方,但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主要是因为战略上的失误。秦国此时因为在中原核心地带获得了陶邑,实际上是希望以陶邑这个飞地为中心不断扩张,以此来中心开花,与西部同时进攻,希望东西两线都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富裕的陶郡对秦国更多的是经济意义,很难起到实质性的战略基地的作用。毕竟此地夹在齐魏等大国之中,秦国要保住陶邑,必须屯扎重兵于此,而在此屯驻重兵,必然就会削弱西部进攻的力量,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而且东西并进的方略类似于张仪连横战略的改良版,这种攻击方式加上东西并进和中心开花,看起来波澜壮阔。但是攻击线路基本以中央突破为主,但是北方赵国和南方楚国实力不弱,一旦中路攻击受挫,赵楚南北夹击,韩国再做些干扰,秦国必将遭到惨败。

秦国希望以陶邑为基地中心开花失败后,秦昭襄王开始反思并寻找新的东出方略,此时范雎出现了其视野中,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战略。秦昭襄王也以此为契机,将主政多年的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还有泾阳君驱逐出咸阳。宣太后因此也得以失势,秦昭襄王掌握了真正的所有实权,以范雎为相,封应侯,统领国政。范雎执政后,对内力主开辟了蜀道之褒斜道,使得蜀地财富可以流入关中为东出所使用。而在对外方面,就是改变了中心开花战略,进行远交近攻。从前264年至前259年,向韩国出兵,先后攻占了少曲、高平、陉城、南阳、缑氏、蔺、野王等大小城邑几十座。

262年,秦将武安君白起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国被迫将上党割让与秦国,上党太守和韩国臣民拒绝臣服于秦,转归赵国,赵国接受上党。秦军王龁大举进攻并占领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赵国的军队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接应上党的百姓。长平之战前的上党之战结束。之后秦赵的王龁与廉颇率军在长平进行了长达三年的相持消耗战,两国都无力继续消耗下去,都开始转守为攻。赵国换廉颇用赵括,而秦国则密调武安君白起为帅,诱敌深入然后奇袭分割包围赵军,赵军轮番突围却都接连失败,被迫投降,白起随后坑杀赵军降兵四十五万之众,赵国及关东各国无不震惊

长平之战是改变战国历史走向的决定性的战略决战,没有之一。除去中外古往今来可谓屈指可数的毕其功于一役的情形,真正的“战略决战”,大多数都不是“最后一战”。上党之战及随后的长平之战可以划为一体而论。对于赵国而言,上党是必争之地,对于赵国的重要性是极为重要的。上党郡包括如今晋东南一带,地势险要,是四面环山的一片高地,地处太行山脉以西。上党的地理位置对于赵国的战略意义要远大于秦国。上党以北是赵国的龙兴之地晋阳,上党以东则是都城邯郸,而且上党与邯郸、晋阳的距离都不是很远,大军只需数天便可抵达。上党放在韩国手里,因为三晋同属一家,虽然经常打来打去,但是韩国弱小而且唇亡齿寒,所以上党放在韩国手里,对赵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上党被秦国控制,那么赵国的心脏地带将门户大开,秦国随时可以对赵国发动致命的斩首行动。正因如此,赵国绝对不能坐视上党落入秦国之手,出兵接受上党地区也是必然的选择。如果赵国拥有并牢固的拥有上党,地缘态势将获得极大的改变,赵国邯郸西部可确保无忧,而龙兴之地晋阳之东南也可安枕。而以上党为基地联络太原,则进可蚕食秦国控制的河东以及南下河内,退可确保太原邯郸。换言之就说如果赵国拥有并稳固占领上党,赵国将确保无疑的保证后方,并极有可能统一三晋,进而坐稳东方六国之首的位置。因此赵国接受上党地区并不算是战略错误,反倒更像是条件反射下的自然动作。只是赵国统治上层在接受上党地区之后犯了一系列错误,最终导致长平之战的失败。而对于秦国而言,自齐国衰败后,赵国成为关东六国之首,是秦国的最大威胁,但赵国的实力、地缘状况和影响力还达不到当年齐国的程度,必须抓紧削弱赵国,避免其进一步做大。按照原有的计划,韩国献出上党后,秦国对是否与赵国进行战略总决战是犹豫的,也是没有十足的把握的,朝野也是有分歧的。但昭襄王和范雎力主秦赵对决,即便相持三年后依然不放弃,无疑是看准了上党长平能够成为改变战国局势的重要地缘战略意义。秦国只要能稳固的控制上党长平一线,则河东稳固,北可进攻太原,南可确保河内,东可进攻邯郸。就可以将韩国彻底赶出晋国故地,也可以堵塞赵国从南下的道路。拥有了上党可使得河东、河内逐渐连成一线,以汾城为中转集结地,再加强临晋的通河能力,牢牢控制晋南河东地区,保证关中力量能投送到前线,使之得到方便而安全的给养,改变以往走崤函通道直插韩魏中心所面临的南北两翼可能被夹击的战略窘境。

上党长平之战,秦国以伤亡近20万的代价消灭赵军45万,即双方伤亡超过60万。此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500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所谓“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橹”。秦国虽然也死伤惨重,但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此战使得遥远的燕国、齐国也受到震慑,相当长时期没有后顾之忧的强秦,更可以放心大胆宰割近邻的韩、魏,也更有底气向楚国呲牙、示威。如此,“远交近攻”收获丰厚,合纵抗秦更添艰险,后世贤达笔下的“赂秦”,也就形成了相对的“稳态”。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统一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长平之役,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发为时代特征的战国一代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即将临降。

长平之战后到秦始皇最终荡平六国

从公元前259年长平之战结束到秦始皇公元前221年最终荡平六国建立秦朝,是战国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实际上的地缘状况已经严重失衡,关东六国再也无有任何一国可以单独抵抗强秦,即便是合纵也只能勉力为之,也是异常艰难,而到了嬴政亲政后,关东六国连合纵之力都没有了,陷入了任秦宰割的惨痛地步。这段时间只有三十八年,却也有几个重要的事件。

首先是邯郸保卫战及其带来的影响。长平之战后,白起力主迅速进攻邯郸被阻,随后不久昭襄王再度进攻邯郸,白起拒绝挂帅,后被赐死。而在进攻邯郸的两年中,王陵、王龁虽然多次猛攻,但邯郸城依然屹立不倒,却也损失惨重。幸赖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率八万魏军和随后楚军十万的增援总算把邯郸守住了。邯郸保卫战虽然无力改变赵国元气大伤的情况,却又事实上为赵国续命,也为关东六国得以续命。邯郸保卫战后,信陵君率联军趁势反攻,收复了太原、上党与河东地区,恢复了长平之战前的局面。而作为邯郸保卫战后魏无忌合纵攻秦的后续,魏国也得以在前254年收复了陶郡,将魏国东西两部连成一片,剪除了秦国飞地陶郡的威胁。不过此时收复陶郡对魏国也意义有限了,而对秦国则无损。自范雎远交近攻战略实施以及魏冉外放和去世后,陶郡守军已经大量减少,意义也大幅度降低了。

其次是信陵君组织合纵反击秦国。秦昭襄王去世后,秦孝文王次年也去世,秦庄襄王即位,在位三年。任内吕不韦主政,接连对韩魏赵进行蚕食,韩国之上党、赵国之太原、魏国之北部地区。 赵悼襄王以上将军印授信陵君,使将军庞煖为副,起赵军十万抗秦。邯郸之战十年后,信陵君第二次领兵,他令门客到各诸侯国,搬取援军。魏安釐王派人持魏国相印,往赵国迎信陵君为将。信陵君在漳水河畔接收魏军,赵魏两军合并,二十万雄师,足以抗衡蒙骜军。信陵君统兵不久,燕、韩、楚三国,都钦佩信陵之用兵如神,闻其为统帅,悉遣大将引兵至魏,听其节制。五国大军共四十余万,联营百余里,旌旗蔽日,军威鼎盛,驻扎在赵魏边境。秦国方面,吕不韦调动一切力量,增援蒙骜,蒙骜军也达到三十余万。信陵君令卫庆统领魏师,景阳统领楚师,近二十万人,筑为连垒,虚插信陵君旗号,坚壁不战,以拒蒙骜军。信陵君本人,统领赵、韩、燕三国二十余万大军,沿着太行山南麓向西疾行。信陵君统领的三国大军,过野王、武遂不攻,通过太行山最短的一条通道轵关陉到达河东郡。再往西一直到达黄河东岸,接着沿着黄河南下,到达渭水与黄河汇流的地方。绕行这么远来截断秦军粮草,主要原因是防止蒙骜军来救援,同时绕过函谷关,兵不血刃就截断秦军粮草供应。蒙骜后路被断,他从大军中选出数万老弱之兵,虚建“大将蒙”的旗帜,继续与魏、楚二军相持。然后尽驱精锐,衔枚疾走,反身来与信陵君决战。四国的军队在黄河南岸厮杀,搅做一团,从天明杀到天黑。此战蒙骜部损失近十万人马,王龁部折损五万余人,粮船尽丧,秦军遭遇一次大惨败。魏安厘王闻信陵君大破秦军,奏凯而回,不胜之喜,出城三十里迎接。这场战争,秦国上下再次见识信陵君的军事才华多么可怕。未来的几年,秦国再度使用反间计离间魏安釐王和信陵君的关系,使得魏无忌心灰意冷只能醉生梦死以至于在前243年郁郁而终。

而这一时间段,虽然各国都知道秦国实力的极其强大,但各国依然彼此厮杀不止。邯郸保卫战到秦始皇灭六国前,秦国虽然实力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也因为长平邯郸之战毕竟也消耗了不少元气而且加上国内政治斗争日益激烈,东出攻势相对放缓。六国继续混战,其实六国的混战从各自角度而言也并非不可以理解,主要是因为秦军攻势激烈,各国损失都不小,必须寻找新的后方和根据地作为新的输血来源,以增强实力。而这段时间六国的混战主要是燕赵、赵齐、齐楚与魏楚之间。同时仅存的几个弱小诸侯国也相继被魏楚宰杀殆尽。而齐国则成为赵魏楚的最大输血来源地。

齐国虽然赖田单得以复国,但实力急剧下降,反而成为魏赵楚的输血来源地。前241年,庞煖率赵楚魏燕韩合纵攻秦功败垂成,后进攻齐国,夺取饶安。高唐是齐国的五都之一,是十分重大的胜利。赵国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让齐国痛失北都高唐,丧失了济水与黄河间全部土地。魏国还在前250年,攻取了齐的五都之一平陆,这又是一次重大的胜利。此外,秦后来水灌魏都大梁后,继续攻到了历下,清除魏国的残余势力。这能看出,战国晚期魏国的势力达到了历下,就是今天的济南,已经深入了齐长城之内。能看出,魏国让齐国失去了西都平陆,丧失了济水到鲁地间的全部土地,并且已经深入到齐长城以内。最后是楚国,在五国伐齐时,楚乘机收回了淮北失地。前261年,楚又攻取了鲁国的徐州。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迁顷公于下邑,封鲁君于莒。前249年,鲁顷公死于柯(今山东东阿),鲁国绝祀。鲁国的灭亡,其他泗上诸侯如费、郯、郊、部等国,也应在此前后相继灭于楚。之后继续北进,进攻齐的南阳地区。从这里能看出,五都之一也是田单复国的圣地莒城还是被攻克了,最后被楚国据为己有。五都失去其三,加上燕国当年还搬空了齐闵王搜刮累积的珍藏。到了晚期的齐国,只有全盛时期三成的力量。如果没有秦国后方的掣肘,赵魏楚燕中任何一国,都能吞下齐国。赵魏楚在秦所失,皆是从齐国得到足够的补偿。齐国这个时期已经失去了力量,跌出一流之列。齐国已经不是合纵必须的力量了,这是齐国的无力。

从表面而言,各国尤其是赵魏楚从齐国都获得了一定的输血得以继续维持下去。但是从长远看则不然。秦国是虎狼之国,如果不联手组织暴秦东进,则天下难逃秦祸。可是反言之,联手抗秦,真的能让齐国社稷安稳吗?从最成功的信陵君窃符救赵来看,在信陵君大败秦军于河东后,山东列国是怎么样一番作为。秦军败退后,山东各国,尤其是魏燕赵楚,非但没有同仇敌忾去收复西部的失地,反而乘着秦军势衰的间隙,继续在中原地区纠缠起来。其中受害最大的,恰恰就是齐国。魏私平陆,楚灭鲁伐南阳之地,都是这个时期所为。看到山东列国如此这般,齐国自然失望之极。山西险峻难攻,长江逆上难行,都是出来容易回去难,魏赵楚的重心早已东移,无心也无力收复故地,只求秦军不来东犯。而且东部比西部平坦富饶,比西部更易取得,更为诱人。而齐国,恰恰是各国争夺最大的肥肉。庞煖率赵楚魏燕韩合纵攻秦不成,竟然帅军攻齐,这很能说明,各国失之于秦,得偿于齐的心态。如此这般,秦国攻列国紧,则列国攻齐国缓。齐国还能乘着列国势衰,借机收复失地。对于齐国而言,合纵抗秦,解列国之围;六国解围之后,非但不西返,反而东进取齐地。助山东列国,则齐失地;不助山东列国,则还能乘秦攻列国,有渔翁之利。对于齐国而言,合纵抗秦自然变成一件反而对齐无益的事情了。如此这般无力、无心、无益之事,就算秦国不贿赂后胜,恐怕齐国也难以答应了。

各国除了共同从齐国身上获得补偿输血外,魏楚、燕赵和韩魏之间都展开了规模不小的战争,希望相互从中得到补偿输血。而且仅剩下的几个小诸侯国也被大国瓜分殆尽。魏国在前254年利用攻取秦国飞地陶郡的机会,顺势灭了仅剩下濮阳弹丸之地的卫国。而五国伐齐中魏国得到了大片宋国的土地,设置了大宋郡与方与郡。两郡东部地带都已经深入了淮北地区,这对早就想把淮北纳入自身的楚国着实是个威胁。《史记.楚世家》记载楚顷襄王十八年(前281年),有人就建议楚王说:“还射圉之东,解魏左肘而外击定陶,则魏之东外弃,而大宋、方与二郡者举矣。”定陶,在今山东定陶县,是菏水和济水交汇点。占领定陶,则魏国无法通过菏水控制方与郡。而方与地处菏水、泗水交汇点,地位重要。而楚最终占据方与一带,应在楚东迁后的一年,即公元前277年。而楚国在灭鲁国之后,其他泗上诸侯如费、郯、郊、部等国,也应在此前后相继灭于楚。前247年,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取韩之管城,几乎兵临新郑城下,大有一举灭韩之势。楚国不愿魏国坐大,派兵进攻宋国故地和魏国南阳,却被魏军击败。而魏楚之间的厮杀则一直持续到秦灭六国前夕。如前235年,秦国还发四郡之兵助魏攻楚。魏楚之间的不断厮杀,严重削弱了两国的实力以及对赵国的支援,而秦国根本不关心他们的失败,他们杀的越欢,以后就死的越惨,这才是秦国想要的。

而关东诸国之间打的最凶最惨的还是燕赵两国。长平之战后,燕国认为赵国精锐尽失,正是下手的良机。前259年,诱使赵北部的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众投入燕国。前251年,燕再发大军进攻赵国,以栗腹率军攻赵之鄗(今河北高邑东),卿秦攻代郡(今河北张家口市蔚县)。赵发两军由廉颇、乐乘迎战。廉颇在鄗杀栗腹,乐乘在代地俘卿秦,然后赵军乘胜追击,直到燕都蓟城下。在赵军的包围胁迫下,燕王喜不得不以亲赵的将渠为相,并派将渠求和,赵军才解围而去。鄗代之战使燕国实力大大削弱。公元前247年,如坐针毡的燕王喜与赵孝成王签订“易地和约”,双方交换三座城池,赵国退兵。燕国提出用北河间的葛、平舒,交换燕国占领的南易水与黄河以北的汾门、临乐、龙兑,此方案比战前燕国只丢了北河间。赵国提出用临乐、龙兑,交换燕国的武阳和临易,此方案比战前多了唐河以南的武阳、汾门、临易。经过一番拉锯谈判,赵国将汾门、临乐、龙兑三座城池割让给燕国,燕国将燕以武阳、葛、平舒三座城池割让给赵国。三换三,看似平等,其实大有玄机。燕国换回临乐、龙兑,保住了督亢之地,保全了蓟都之前这片缓冲地带,否则赵军渡过永定河便可直接威胁到燕国都城。燕国有两座都城,上都蓟城,下都武阳。上都蓟城是燕国旧都,当年燕昭王为了向中原发展,在上都蓟城的西南方向扩建下都武阳。武阳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城池,齐国的临淄、魏国的大梁、赵国的邯郸、秦国的咸阳,都不如燕国下都武阳规模大。武阳像一头昂首挺胸的雄狮,傲然屹立在易水北岸,俾睨中原。武阳是燕国经略中原的指挥中心,也是燕国的经济中心和军事中心。武阳的兴盛,正是当时燕国强盛的写照。燕国连武阳都割让,等于放弃进军中原,从此告别强国时代。对赵国而言,得到北河间的葛、平舒,就把吕不韦刚得到的武垣,等时机恰当就可以取之。赵国得到武阳后,可以从军都陉、武阳、北河间三个方向攻击燕国,武阳居中指挥调度,地缘上对燕国形成压迫之势。前243年,赵国派李牧进攻燕国,夺取了武遂和方城。赵国悼襄王即位后,赶走廉颇,以庞煖代将。燕王喜以为有机可乘,问剧辛能不能攻打赵国。剧辛凭借着自己当年与庞煖作朋友时的印象,对庞煖做出了评价,他认为庞煖是很容易打发的人。于是燕国即以老剧辛为帅,伺机进袭赵国。结果剧辛轻敌,率军冒进,被赵军统帅庞煖击败,剧辛被俘杀,燕军损兵二万。前236年,赵再次率军伐燕,攻取狸、阳城。燕国屡屡战败,求秦国出兵,秦国不断出兵攻占赵地。

燕赵战争是战国晚期关东诸国中持续时间最长打的最惨的战争,燕国因为判断失误盲目发动对赵作战,损兵折将。还损失了不少的土地以及下都武阳,是严重的战略失误。赵国方面,廉颇、乐乘因为对燕战争而封侯,庞煖、李牧也在对燕作战中屡建战功。燕国成为了给长平之战后赵国树立自信和练兵的最好地方。客观而言,随着齐国的衰弱以及日后赵国攻陷了燕齐的连接地带饶安,燕国实际上已经很难经得住赵国的持续打击。如果没有秦国的强势干预,以当时赵国的国力,也足以慢慢把燕国吃掉,最起码可以将燕国赶到辽西甚至辽东一带。但是现实情况是赵国虽然确实也从燕国得到了一些补偿,但是与从燕国得到的些许补偿相对应的是赵国起家之地晋阳沦陷于秦国,赵国失去了屏障河北平原的太行山西段大本营,属于严重得不偿失。而晋阳的沦陷,使得秦国基本占据了原晋国大部地区,实现了秦晋一体化,稳固的占据了第二阶梯,地缘优势显著增强,而赵国的地缘劣势则更加明显。

秦国统一最后进行时

公元前230年,最弱小的也是挡在秦国东进灭国路上的第一道障碍韩国被内史腾消灭,秦国终于开始了灭国大战。韩王安被俘虏,以其地置颖川郡。前226年,韩国旧贵族在故都新郑起义,秦国出兵镇压叛乱。叛乱被镇压之后,为了根除祸患,将软禁中的韩王安处死。

灭韩之后,秦国次年就开始部署攻赵事宜。在之前的多次进攻赵国的作战中,虽然赵国丧失了太原盆地,而且赵国与魏楚的联系也被掐断,赵国实际上是孤军奋战。但是赵国是秦国灭六国之中最强的对手之首,而且因长平邯郸之战赵秦已经成为世仇,赵军的抵抗意志是极为坚决的,而且此时武安君李牧尚在。李牧用兵老辣,才能不亚于当年白起。秦国在秦始皇即位后的多次攻赵作战中,虽然也斩获颇多,也损失不小,而且无论是桓齮,还是杨端和、李信,或者王翦,都受挫于李牧。此次大举灭赵之战,王翦与李牧在井陉相持不下,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最后秦国再出反间计借刀杀人解决了李牧,然后拿下邯郸灭掉赵国。赵国残余势力在公子嘉率领下北奔代地继续抵抗。

灭赵之后,燕国就是下一个目标。前228年,秦国兵临易水,威胁燕国,燕国危急。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事败,荆轲被杀。前227年,秦国派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合兵抵抗,联军在易水被秦军击破。前226年,秦又大举攻燕,占领了燕国都城蓟(今北京西南),燕王喜迁到辽东。灭燕之后,秦国并没有急于歼灭代地赵嘉和辽东燕国残余,主要是因为两地残余已经构不成威胁,而且急于歼灭后秦国还得独自应对匈奴等势力,不如暂缓。

灭赵燕之后,秦国在北方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原和南方的魏楚就是最大的目标了。前225年,秦军名将王翦之子王贲率军进攻楚北部地区(今河南南部)占领二十余城。在予以一定打击,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保障了攻魏秦军的侧背安全后,即回军北上,扬言要从河北邯郸进攻魏国,魏王将主力放在河北。趁魏国40多万主力全集中在北方防御秦军,于二十二年突然南下进袭魏国,绕过楚国38座城池,包围了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安阳邑。秦军封锁黄河,阻挡了北方援军的南下。城内的魏军依托城防工事,拼死防守。大梁是魏国百年国都,城防坚固且储备充足,秦军多次强攻无效,遂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假殊死抵抗,最后战败;魏国主力之后被王翦发动的平阴之战消灭,魏亡。秦在魏东部地区设置砀郡。

魏国覆灭后,楚国也就危在旦夕。王贲率军进攻楚北部地区(今河南南部)占领二十余城实际上已经是拉开了灭楚的序幕。前225年,秦王嬴政派李信和蒙武率20万大军,乘楚国内讧之机,分兵两路进攻楚国。李信率一军进攻平舆(今河南平舆西北),蒙武率一军攻打寝(今河南固始县沈丘东南),均击败楚军。李信又攻郢陈,再破之。于是引兵东,会师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楚王派将军项燕率军抵抗。项燕挥军尾随秦军,追击三天三夜,乘秦军轻敌无备,发起突然袭击,大败秦军,占其两座营垒,杀死7名都尉。李信带残兵逃回。秦王嬴政认识到楚虽已衰弱,但毕竟地广人众,仍具有一定实力,非轻易可灭。项燕之才不可小觑。他亲赴频阳(今陕西蒲城西)王翦家,敦请其统兵出征,并按其要求调军60万归其指挥。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命项燕率领在平舆与秦军决战。秦王在郢陈(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督战。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楚军多次挑战,终不肯出。楚军求战不得,日久斗志松懈,项燕只好率军东撤。王翦抓住战机,挑选精兵在前,实施追击,在蕲(今安徽宿州东南)南大败楚军,项燕战死。秦军乘势攻取了楚国的许多城邑。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楚王负刍,楚亡。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越国土地。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灭楚后,天下实际上已经大定,只剩下代地、辽东的赵燕残余势力和被各国蹂躏的奄奄一息的齐国了。前222年,秦将王贲攻辽东,虏燕王喜,燕亡;攻代,虏代王嘉;秦王翦悉定荆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会稽郡,南征百越之君,后以其地为闽中郡。前221年,秦王以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为由,避开了齐国西部主力,命王贲率领秦军由原燕国南部(今河北北部)南下进攻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齐军士气本不旺盛,对秦军突然从北攻来,更是措手不及。迅速土崩瓦解。秦军一举攻占临淄,俘齐王建,齐亡。秦王在齐设置齐郡和琅邪郡。

可以看出来,秦灭立国的顺序基本上秉承了由近及远和由南向北的战略方针。韩赵因为地缘关系自然是被灭的第一波次国家,但长期以来,秦国虽然屡屡攻击赵国,但赵国始终不倒,秦国只能先灭韩,然后文武并用攻下了赵国。赵灭之后,燕国也就不足为虑。北方解决后,南方魏楚自然是第二波次。魏国实力并不弱,但地域较小,而且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地势平坦,很难经得住秦国连续的猛烈冲击,故而迅速被灭。楚国虽然内部分离现象严重,但地域仍然广大,很难像三晋和燕国那样一次就被冲垮,故而是耗时较长的。而齐国放在最后被灭,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齐国已经完全构不成威胁了,而且齐国上自君王下自百姓,早已经习惯了和平岁月,没有了战意,留着放在最后解决完全是当时的实际情况使然。

尾声:

战国时代是中国由混乱走向一统的时代,也正因为要从混乱走向一统,这个过程必定是极为艰难的,也是极为惨烈的。兼并战、灭国战交织其中,彼此之间错综复杂。各国实力此消彼长,外交关系瞬间变化,交织其中,地缘关系也随之发生了诸多的变化。

战国的时代也是一个地缘关系大变革的时代,战国时代所构造形成的地缘关系体系也成为日后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地缘关系的基本框架。战国及日后中国古代的地缘格局关系犹如“棋盘型”,乃有“四角”,即关中、河北、东南、四川;又有“四边”, 即山西、山东、湖北、汉中;乃有关于“合天下之全势”的中原的认识。而围棋之中又有金角银边草肚皮的术语。战国及日后的古代地缘关系即如同这样的围棋术语。

按照边角肚皮说,战国时代,真正占据边地的只有秦楚两国,故而在战国时代,相当长的时期内列国都认为秦楚最强,朝秦暮楚也是对秦楚实力的肯定。而晋、齐占据四边之两边,也是实力强悍的存在,但是晋国一分为三后,实力大为减弱,原有的统一的地缘状况被割裂,三晋反而成为最艰难的国家。齐国虽然一直稳固占据四角之一的山东,但是战略决策的失误,加上苟安思维使得齐国成为最早衰落的大国之一,不过也正因为其地处四边之一,也成为了最后被灭的诸侯国。

与关中、四川牢牢被秦国占据,东南大部为楚国所有不同的是河北。战国时代的河北实际上是被燕赵齐三国所瓜分的。赵国日后图谋攻燕目的就是为了完整占据河北这一四角之一,以摆脱四战之国的窘境,但是秦国的强势及魏齐的牵制,使得赵国始终无法完整占据河北这一四角。赵国在燕国弱小的时候受制于中山国和强齐,加上长期追求逐鹿中原,失去了占据河北的机会。待日后齐国严重削弱和中山被灭后,燕国也已不同往日,而且秦国在西境威胁日增,赵国更无力为之了。

韩魏是实实在在的地处中原四战之地,韩国为枢纽,魏国为腹心,加上地处中原的宋、卫、郑等二等诸侯国,这一地区是当时最肥沃的土地,经济文化工商业最为发达的地方,也同样吸引了列国的目光。无论是远在关中巴蜀的秦,还是东南的楚,乃至是代北辽东的燕国和山东的齐国,都将逐鹿中原作为称霸统一天下的最重要战略目标。

中原的富饶肥沃是各国所需要的,但是要稳固占有中原,除了要有超强的实力外,又必须有稳固的后方,二者缺一不可。有稳固的后方却没有实力,将会是进去容易出来也容易。而有超强的实力却没有稳固的后方必将成为出头鸟,必将让其余列国恐慌,会被群起而攻之,到头来是严重的得不偿失。战国前期,魏国拥有强大的实力,得以在中原打下一片稳固的根据地,但地域却四分五裂,没有稳固的后方,最后引发各国恐慌,桂陵、马陵之战后实力严重削弱,一落千丈。齐国倒是有稳固的后方,但是多年来连续用兵,而且战略和外交上四面出击,贸然灭宋,引发群体性的列国恐慌,最后几乎被灭国。这都说明在当时天下大乱的形势下,中原之肥沃富饶仿佛就是诱人有毒之馅饼,贸然取之无异于自取其祸。

战国时代,列国竞争的对象主要是中原地带,四川、东南尚不被列国所重视,但是地缘现实和经济发展又决定了这两地最终被各国所重视了。秦国灭巴蜀稳固的占据了四角之两角,并通过汉中将其有效连接起来,而且鄢郢之战后还占据了四角之一的湖北。这样秦国在地缘上四角四边之地秦国一国独据一半,形成了绝对的优势。虽然秦国最后在进攻战略上出现了失误和反复,但因为稳固占据了绝对之地缘优势,实际上已经立于了地缘战略上的不败之地。而一旦军政战略重新确定和纠正后,秦国之势力和潜力必将一发不可收拾。

地缘关系讲求的是平衡。战国时代的地缘关系实际上就是一步步由平衡走向失衡的。战国初期,晋秦齐楚为天下四强。三家分晋后的开始阶段,三晋联盟尚在,利用山西这块北方这一联络东西的根据地纵横四出,三晋联盟犹如当年的晋国是无往而不胜。三晋分裂后,这种局面不复存在。魏国强大后,实力已经居于列国之首,而且希望统一三晋,一旦成功,魏国就会是当年晋国的加强版,无疑是列国的巨大威胁,地缘关系将严重失衡。故而秦齐两国东西互相牵制制衡,使得魏国最终衰弱,地缘关系恢复平衡。魏国衰弱后,秦齐两国为天下最强,并互称东西帝。这一时期的格局是秦齐两国主导下的地缘平衡。而齐国自五国伐齐一蹶不振后,天下的地缘关系虽然还处于平衡,但实际上已经向失衡过度了。这一时期的平衡实际是已经不是国与国之间的平衡了,而是秦国与关东诸国总和的平衡了。而当一国的实力已经力压数国的同时,已经意味着失衡的产生,即地缘平衡被打破。长平之战后,列国实力都遭受重创,秦国也损失不小,但恢复很快。这时候的天下,合关东诸国之力也无法产生平衡效果,只能是给秦国添麻烦了。而列国仍然内斗不止,无疑会更加加速自己的灭亡。

领土是构成地缘的最重要因素,但影响地缘的主要是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领土的大小多寡对地缘政治、地缘实力有重要的影响,但并不是相同的。就战国时期而言,韩国虽小虽弱,但地处中央枢纽之地,地缘意义极为重要。无论是合纵还是连横,韩国都是必不可少的,都是中枢首要之地。秦国东出、列国合纵攻秦,韩国都是无法跨越的。楚国虽然地域广袤,但当时荆南、江东吴越之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还没有发展起来,故而楚国虽然地域广大,但核心区域却只有南阳盆地、江汉平原和淮北地区,加上楚国内部屈景昭为首的大族势力太强,楚国凝聚力严重不足,日后长期处于大而不强的地步。赵国经历胡服骑射后开拓西北,地域仅次于秦楚,但代北区域半农半牧对赵国实际的地缘、经济影响有限。赵国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只有河北平原和太原盆地一带,而且四战之地的局面是无法改变的。魏国以晋国继承者自居,战国初期一直是超强的存在,但三家分晋后魏国四战之地的局面反而更加明显了。初期能横行天下,主要是最早变革以及实力强大使然,但也因地缘环境恶劣而消耗着超强的实力。伊阙之战后,魏国彻底丧失了起家之地河东,只能安心扎根于豫东,虽然凭借着五国伐齐获得了宋国大部分故地,得以重新复振,仍然不失为强国,然而,这并不一定是等价的买卖,地缘破坏的代价不是领土进账就能弥补的。

中国历来的统一模式要么是由北向南,要么由西向东,而由东向西和由南向北是少之又少的。战国时代原本北方最强,而日后却演变为由西向东,导致这样巨大的变化主要是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也是改变春秋战国局势甚至影响最后秦国统一的重大地缘事件。如果没有三家分晋,晋国凭借着强大的实力,扩张方向是极为多样性的。可以西入关中,占据西北地区,这样以关中西北为后方根据地,山西为枢纽。这样日后的战争形势就可能会成为由北向南的进攻。而如果以山西为核心枢纽,向河北迈进,占据河北这个大后方,进而南下中原山东。这样就会形成一个东西对峙的格局。日后北魏就是以代北起家,占据山西枢纽之地,进而统一北方,南下中原占据淮北的。而晋国分裂后,北方无有一个统一强大稳固的势力,必将让西北、山东、南方的实力趁势崛起。天下局势由北向南的可能就会大幅度降低,而由南向北则是仰攻,十分艰难,那么只有由西向东就成为最可能的模式了。

领土、地缘、地理要素是影响政权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客观现实部分。但最终能影响政权兴衰存亡的仍然是国力,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多维因素集合一起的实力。如果没有正确的使用这些实力,如果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如果没有贤明强大的君主,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如果没有合理有效地分配资源和使用人才,那么再好的地缘环境也是无用的,正所谓:“在德不在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