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视野书柜|《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叶南客 著(2003年)

 翰墨书海 2021-08-17

《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叶南客 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作者简介(未更新)


       叶南客(1960-),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南京市社科院院长、南京市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生活方式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任南京市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社会学、文化学、城市管理学以及区域现代化研究。主要著作包括:《边际人》1996年版;《中国人的现代化》1998年版;《战略与目标》2000版;《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2003年版;《文化中国》2004年版;《走向理想的和谐社会》2006版。承担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并发表大量论文,包括:“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生活考察”《社会学研究》2001年;“人文关怀体现城市现代化新概念”《城乡建设》2004年;“循环型城市――论循环型社会的发展及构造”《中国城市评论》2005年等。

《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内容简介


       在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快速推进的21世纪,社区作为社会结构的微观单元正越来越构成为城市管理与发展的焦点。本书运用社会学、城市学、比较文化学、社区发展及社区工作理论,在收集分析大量中外社区建设模式与经验的基础上,对人类社区的成长和结构定型、社区组织体制重建和社区参与管理的民主化进程、中外社区发展中的社区服务和社区工作的专业化、国际社区文化发展的薪火传承、各国社区教育模式、社区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现代社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人系统的探究。全书内容新颖,视野开阔,资料翔实,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信息量大,可操作性强,可供广大城市建设与管理者、社区工作和研究人员参阅。

《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总序: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


       比较研究是科学的认识观产生的基础之一。比较中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是为了使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少有失误。

       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在远古时代,人类从茫茫的荒野之中走进城市,这是人类社会的最伟大的进步之一,正是人类从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走进城市,使城市文明成为划时代的界标。至今所知的人类300多万年的历史,城市文明只有6000多年,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99.5%以上的时间是在没有城市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缓慢发展的。人类一旦走进了城市,整个社会就进人了加速度的发展状态,从此“文明——社会分工”与人类结缘,并演义出各种各样的伟大的诗篇。德国学者斯宾格勒认为: “人类所有伟大的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第二代优秀人类,是擅长建造城市的动物。这就是世界史的实际标准,这个标准不同于人类史的标准;  世界史就是人类的城市时代史。国家、政府、政治、宗教等等,无不是从人类生存的这一基本形式——城市——中发展起来并附着其上的。” 城市是人类现代化过程的集中表述。

       面对中外城市社会的发展,人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人类走进城市后,人类社会的财富创造呈叠加式增长? 为什么城市社会总是以创新姿态处在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 为什么最先进的思想、文化和行为往往最先产生在城市里? 为什么世界东西方城市会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向前发展并形成不同的坐标? 人类如何对待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在全世界范围的展开,人们对城市的研究越来越深人,对城市社会新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迫切。总结、比较分析中外城市发展的规律,特别是总结100年来中外城市发展的成功与失败经验教训,既是国家和民族现代化的需要,也是面对新世纪国家优先发展战略选择的需要。在这样的历史呼唤与社会需求中,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城市科学前沿丛书》姊妹篇《中外城市比较研究丛书》问世了。

       纵观人类当代社会,整个地球处在一个二元经济结构体系之中。卡斯特利斯在1996年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以工业为主的模式正让位于以信息产业为主的模式。他总结欧洲的城市情况时说:  在我们的时代形成了城市二元属性,精英分子一方是世界公民,他们天天都在与全世界保持联系;  而另一方则为部族生活的地方群体,他们竭力退守和控制自己的地盘,这些地盘上他们抵抗从遥远处影响他们的生活的宏观力量。这一论述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变迁正出现两类群体:  一个是超前的在走向世界与未来的群体;  一个是守旧、维持过去的群体。当今的世界,我们既能够看到高楼林立、现代技术应用广阔的世界型的城市; 也能够看到仍然处于原始生活方式状态的偏远落后的乡村生活。我们既能够辨认出城市与乡村两极分化的现实世界,但是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世界范围内的城市与乡村差异正在缩小,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的面积在缩小,全球正在出现世界性的城市化潮流,正出现继西方后工业化潮流后的世界范围的“城市社会的来临”。世界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4%,中国的城市化正在接近30%,沿海一些省份已经达46%,按照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经验,城市化每20-25年翻一番,在未来的2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可能或超过65%,这喻示着中国也将进入城市社会,并朝着后工业社会关系转化,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的社会变迁,将有数亿农业人口成为城市人口,这一巨大的社会变迁也是中国社会整体现代化的过程。关键是社会整体现代化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伴随城市社会的来临,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市民社会的形成将成为必然,这是人的社会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本质体现。认识这一社会转型的本质属性,并能够超前预见这一社会关系的特殊性质,对于认识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丛书定名为《中外城市比较研究》,即是立足研究当代中国的城市化,并学习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尽可能使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过程,不出现西方城市化过程曾出现的问题。应该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还需要艰苦的努力。在1848年,中国和美国的城市化水平都在10%左右,可是100年后的1949年,中国的城市化仍然是10%左右,而美国的城市化已接近70%。2002年的美国已经完成了城市化过程,超过90%以上,整个社会进入了后工业化意义上的郊区化阶段,2002年的中国城市化只有30%左右,这一发展势态是要认真对待的。关键是我们对城市的研究与理解还有进一步深化的必要,如对城市的开放性功能、城市的适应性功能、城市的累积循环因果功能、城市对社会的加速度功能、城市作为地域生产力的集约性功能、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功能、城市对于现代化的形塑功能、城市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功能、城市对于个体人文化资本的重塑功能、城市的地理重组功能和城市作为人类的生活方式的创新地的功能等都需要充分研究,并加以利用。但更重要的是,对西方城市化过程出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体会到,关键是如何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提出全新的城市认知观,如在从经营城市的基础上,提出“行销城市”的概念,在城市资本运作的过程中,提出“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概念,等等。

       城市是一个有机复合体,每一个人对城市都有不同的理解。城市规划学家林奇说:  “城市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故事、一个反映人群关系的图示、一个整体分散并存的空间、一个物质作用的领域、一个相关决策的系列或者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而这些暗喻着包括有很多价值的内容:  历史延续、稳定的平衡、运行效率、有能力的决策和管理与最大限度的相互作用,甚至政治斗争的过程。某些角色会从不同的角度成为这个运转过程的决定性因素,如政治领导人、家庭和种族、主要投资者、交通技术人员、决策精英、革命阶层等等。” 城市经济学家K·J·巴顿认为:  “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城市是人类物质财富的集中地,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创新地,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大“容器”。城市历史学家芒福德认为: “在城市发展的大部分历史阶段中,它作为容器的功能都较其作为磁体的功能更重要:因为城市主要地还是一个贮藏库,一个保管者和积赞者.....城市社会的运动能量,通过城市的公用事业被转化为可贮存的象征形式,从奥古斯特·孔德 (Auguste Comte,1798-1857)...(略)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城市社会的人口处,城市社会来临所带来的变革,其深远的影响是整体文化行为意义上的,必然促进“城市新文化行为”的兴起。“欧洲城市的多元化政策与公民权力模式”(简称MPMC),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成果,在这一研究的认知中,对“城市性”的城市感知与作为公民身份的认知的前提作了分析,阿里斯戴尔·罗杰斯在《多元化主义和公民权力空间》一文中说:  “研究公民权力与地理学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根本的出发点:  公民总是'某个地方’的公民。” “近来对公民资格的争论提出了作为某种形式共同体成员与公民资格的正规条件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城市恰恰是产生归宿感和认同感等深刻问题的场所。” 城市是人创造的一种环境,这个环境既是人所依存的,也是人所改造的对象,或者说,人创造的城市作为一种人文与物化的环境,在养育着人类,也在改造着人类。因此,城市生活与城市形象的塑造就是在创造人类的积极向上的生活与生活方式。正如汉娜·阿伦特认为的:  “积极的生活(vita active),亦即处于积极行动状态的人类生活,总是植根于人与人造物的世界之中,这个世界是永远不可能脱离或彻底超越的。人与物构成了人的每一项活动的环境,离开了这样的一个场所,人的活动便无着落;  反过来,离开了人类的活动这个环境,即我们诞生于其间的世界,同样也无由存在。” 城市是人自己的成果,城市应该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家”,一个好城市能够成为人类“灵魂的家园”。

       我愿意用我在《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战略比较研究》一书中的两段话作为丛书《总序》的结尾:  “过去,我们曾在乡村里梦想城市;  现在,我们在城市里梦想乡村。自然与和谐,是人类真正归宿,城市的归宿是走回自然。”

张鸿雁

2002年4月

《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前言


       社区是伴随着人类聚落文明出现而普遍存在的社会单元,现代社区形态和功能的快速演变则得益于近200年来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对社区的专门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也首先萌发于工业化的先行国家。尽管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以费孝通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学者便已创造性地翻译转换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概念,然而这一概念在中国的真正普及以及将社区建设上升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却仅仅不到20年的时间。这20年里,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空前广泛而深刻的剧变,城乡社会结构在向现代化的演进中,将社区组织与管理、社区工作与民众参与、社区文化与教育、社区环境与规划发展等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到了城市管理者的决策案前。可以说,当代社区理论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来自于火热的改革实践与发展需要,而其理论积淀和反馈已滞后于中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

       鉴于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召唤和新世纪中国城市学理论创新的需要,东南大学出版社和城市学专家张鸿雁教授将 “中外社区比较新论” 确定为 “中外城市比较丛书” 的重要选题之一,这一决策在我近两年的伏案研撰中日益感到它的正确和明智。确实,社区发展不仅已成为国际城市学理论的一个前沿阵地,而且放眼各国城市现代化的管理和都市更新规划实践,无一不涉及到社区建设这一 “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正因如此,南京市鼓楼区提出的 “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的永恒主题” 理念,迅速成为了当前城市管理者们的共识。当社区建设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开展之际,社区理论建设也为上至市长下到社区居委会主任们如饥似渴地期待着。特别是在加入WTO和国际社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们愈加迫切需要了解所有发达国家、高度城市化国家乃至东西方不同文化区域国家的社区发展的实态,以及他们规划建设社区的经验教训。当我们徜徉于社会学、城市学书海之中时,却发觉国内现有的成百本专著和上千篇论文中,有关中外社区发展的比较研究却为数寥寥,以致当我在接受了 “中外社区比较新论” 的撰写任务后,既感受到种种涉足异域的新奇和有趣,又体验到重重脚踏荒野的艰难和无措。

       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工作者,我的社区研究路程也有十多个年头了。我有幸从1982年的武汉社会学研究班到2002年4月上海社区组织体制研讨会上,多次当面聆听我国社区研究先驱和杰出代表费孝通教授发表有关社区理论的真知灼见;  “六五” 期间我曾参加过费老领衔的 “江苏小城镇研究” 国家课题,从而使我在作社区调研中常常萌生近水楼台之感。1985年以来,我曾在江苏的一些高校中多次讲授社区课程,并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社会学基础》(高校教材)中主写过 “社区” 的章节;  近年来我和省市区各级社区发展的领导者有过不少交流以及合作,主编出版过《社区建设与管理》等书籍,现在还从事着若干个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基地的主持或协调工作。应该说,对于当代中国的社区建设我或许还有一孔之见,而对于世界各国的社区发展,我只能算是坐井观天了,本书一半以上的内容是我在写作中边阅读、边研习、边探索的产物,因而成稿之后、审稿之余,我既有学习借鉴海内外文献成果时的掠人之美之感,更有在旁征博引比较分析之际的挂一漏万之憾。简而言之,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书,作为我研究社区的一项阶段性小结,确实是一本不够完善的习作,但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我愿在今后的继续探索中,追随中国社区现代化的步伐不断修正、求真出新。

作者

2002年10月

于南京.草场门

《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目录


.

.

“新视野书柜”系列(随意排序)

新视野书柜|《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陈明明 主编 (2009年)

新视野书柜|《亲历美利坚:家庭写真、社会绘本、政治影像》玛雅 著(2010年)

新视野书柜|《变中之痛》陈映芳 著(2012年)

新视野书柜|《人口迁移流动与城镇化发展》 任远、谭静、陈春林、余欣甜著(2014年)

新视野书柜|《政治学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王邦佐 著(2005年)

新视野书柜|《巨变中的中国青年》杨雄 著(2015年)

新视野书柜|《权利、危机与公共政策:一个比较政治的视角》赵德余 著(2012年)

新视野书柜|《制度的文化基因》孙嘉明 著 (2020年)

新视野书柜|《流动中国:迁移、国家和家庭》范芝芬 著 (2013年版)

新视野书柜|《全球化下劳工处境与劳动研究》黄德北 等著 (2011年版)

新视野书柜|《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蔡禾、刘林平、万向东 著(2009年版)

新视野书柜|《远逝的天堂:一个巴西小社区的全球化》康拉德.科塔克 著(2012年版)

新视野书柜|《上海调查:新白领生存状况与社会信心》李友梅 主编 (2013年版)

新视野书柜|《金砖国家社会分层:变迁与比较》李培林、戈尔什科夫等主编 (2011年版)

新视野书柜|《社会与行为科学》王勋,刘国力 主编(2005年)

   特辑|《橡树果》自画像(公众号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