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英杰《太极拳释义》评析 | 新锐太极史记

 漾太极 2021-08-18


董英杰,协助其师杨澄甫编著《太极拳使用法》一书,可偏偏事与愿违,此书出版后令杨师不满。十余年后,董氏出版了《太极拳释义》一书,引发好评如潮,几十年来再版十多次,依然受到追捧。那么,这本书到底“释义”出怎样的练功体悟呢?“漾太极”,杨志英为您细说因由——
一、作者简介
董文科(1897——1961),字英杰。河北省任县北街人。因体质较弱,便习武强身。先从当地镖师刘瀛州学艺,后随李增魁习练杨振远(名兆林,字振远。杨凤侯之子)传杨架太极拳,又拜师李香远修练郝架太极拳。数年后,赴北平受教于杨澄甫,常随师外出教拳,以武会友。1931年1月,协助杨师编著出版《太极拳使用法》。1936年4月,于香港创办董英杰太极拳健身院,广收门徒,传人众多。1941年,日本侵略者攻陷香港,避居澳门,并在此成立董英杰太极拳健身院。1945年日本投降,返香港重建院务,并函召三子虎岭、俊岭、俊豹协助推广太极拳。他长期往返于香港、澳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授拳,传人学生遍及世界各地,主要弟子如王文郁、吴宝仁、谭耀川(澳门)、周兰陔、胡文轩、黄水有(马来西亚)、温伯琪、董世祚(香港)、林伯炎(新加坡)、李琪佳(香港)、崔书其、陈斯酋(泰国)、颜福延、郝奇、宗之鸿、宗毛之、欧阳南、方伯诚等。董氏集郝架的功劲、杨架的轻灵于一身,功底深厚。他不仅在拳术实践上造诣不俗,而且在理论研究中也颇有建树,著有《太极拳释义》一书。有四子二女,子名虎岭、龙岗、俊岭、豹岭,女儿华花、茉莉,均承家学。

(董英杰肖像照和拳照)
二、《太极拳释义》简介
1948年8月,董英杰编著《太极拳释义》一书由中华书局香港印刷厂印刷发行。该书一问世便受到读者青睐,此后再版十余次,畅销至今。2017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重新编辑出版了由杨志英校注的《董英杰太极拳释义》,依然受到太极拳传人的追捧。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序文、著者事略、太极拳系统表、太极拳源流、拳论详解、歌诀论解、习拳须知、太极拳式、太极推手、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太极快拳等。

('86年版’和'2017年版’<太极拳释义>封面照)


三、《太极拳释义》评析
该书“序文十篇”的作者分别为:黄尊生,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先驱;胡文轩,知名徽商;黄豫樵,澳门著名风水师。还有董英杰弟子温伯琪、林伯炎、周兰陔、谭耀川、董世祚,以及托名“玄玄子”(传说中'张三丰’别称,疑为著者所作)者和《自序》。“同学合照”为九幅集体合影,拍摄于1940——1958年间,从中可以“目睹”到董英杰四处奔波教拳传艺的忙碌身影。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


书中《歌诀论解》一节,收录“杨家老谱三十二目”中的“二十四目”。此前,笔者在介绍其它版本太极拳图书时曾提到此谱,比如杨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收录十余目。吴公藻《太极拳讲义》收录恰好“三十二目”,并声称:这是吴鉴泉得自“班侯老师所授。”(吴公藻语)且看该谱中《太极体用解》《太极文武解》等目,文中有“修身,体育之道也。”“不惟体育、武事之功……”等语句。查“体育”一词,原为西方术语,后被日语译为“体育”,我国则直接借用了日本的“体育”一词。清朝末年,清政府派中国学生赴日留学,“体育”一词被这些留学生带到中国。在我国正式出现这个词语是在1902年,而此时的“体育”专指单杠、哑铃、体操之类的西洋身体运动方式,过了数年才和“武术”产生交集。由此可知,太极拳文论引入“体育”一词当在民国成立之后。杨班侯逝世于1892年,而且他逝世前已经离京返籍多年,故“三十二目拳谱”得自杨班侯所传显为后人的杜撰或者假托。但是,笔者认为:这本拳谱形成于何时并不重要,重要的它是继“老三本”之后出现的又一本具有相当含金量的拳谱,它是太极拳传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书中记述道:外界传闻杨禄禅传太极拳“有大、中、小三套架子,实则仅此一套。练熟之后,由熟而化。或高或低,或快或慢,随心所欲。”“凤侯先生之子兆林先生之拳,系杨班候先生亲授,乃系紧凑之架子,打来不快不慢。澄甫先生系宽大柔绵而缓。少候先生紧凑而促。”笔者在前文介绍杨澄甫、王新午、陈炎林等人的著作时,曾反复强调这一点,究其原因是近些年来出现了许多声称为杨班候或者杨少侯,甚至于杨健侯“真传”架子,董英杰等前辈的记述可以作为辨别这些架子真伪的重要依据。所谓“欲知山下路,问过来人。”他们正是这些“过来人”中的见证者。
董英杰师承于李增魁、李香远、杨澄甫等,兼得武、杨两派所传,所演拳势在杨澄甫架子基础上予以收敛,行功走架不速不迟、轻灵松柔、张弛有度、气势卓然不俗,别具神韵,故有“董氏太极拳”之称。书中收录的拳套计八十一式,和杨澄甫所传相同,其《身法》《练法》等也得自师传。所附董英杰示范的拳照258幅,拍摄水平相当高,可谓生动传神,惟妙惟肖,其走架神韵跃然纸上。董英杰拳势松沉轻灵、蓄放自如、劲整势圆、形神兼备,很好的诠释出太极拳行工走架无人似有人的境界。晚年,他编创一套“快拳”,习称“英杰快拳”“董氏快拳”。这是其融合郝、杨两家之长,再结合自身实践心得创编而成。要注意:此处的“快”是相对而言,是相对于传统太极拳慢练法走架速度较为快了一些。但是,要快而不滑,快而有度、有方,必须体现出太极拳柔中寓刚、势势均匀、连绵不断、环环相扣的基本特点。《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包括《太极快拳》只记录套路势名,并未讲述练法等,这不得不说是个缺憾。  

书中《经验谈》二十则,均为著者“平素经验”的积累所得,可谓句句且要,读者不妨查阅原著,仔细体悟,定会有所获益。更多详情以查阅笔者校注的《董英杰太极拳释义》为佳,此处不再做过多评述。下面摘选“杨家老谱三十二目”中的“五目”,供读者参考,并以此作为本文的结语:
“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身形腰顶>)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和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摧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太极圈>)
双重为病,干于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易也。双浮为病,袛如飘渺,与“轻”也。双轻不为病,天然清灵,与“浮”不等也。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病。半者,半有着落也,所以不为病;偏者,偏无着落也,所以为病。偏无着落,必失方圆;半有着落,岂出方圆?半浮半沉为病,失于不及也;偏浮偏沉,失于太过也。半重偏重,滞而不正也;半轻偏轻,灵而不圆也。半沉偏沉,虚而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不圆也。夫双轻不近于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近于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轻重半有着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盖内之虚灵不味,能致于外气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徒劳掘井不及泉之叹耳。然有方圆四正之手,表里粗精无不到,则已极大成,又何云四隅出方圆矣。所谓方而圆,圆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太极轻重浮沉解>)
有挫空、挫结,有揉空、柔结之辨。挫空者,则力隅矣;挫结者,则气断矣;揉空者,则力分矣;揉结者,则气隅矣。若结柔挫,则气力反;空揉挫,则力气败。结挫揉,则力盛于气,力在气上矣;空挫揉,则气盛于力,气过力不及矣。挫结揉、揉结挫,皆气闭于力矣;挫空揉、揉空挫,皆力凿于气矣。总之,挫结、揉空之法,亦必由尺寸分亳量,能如是也。不然,无地之挫揉,平虚之灵结,亦何由而致於哉!(<太极空结挫揉论>)
夫未懂劲之先,长出顶、偏、丢、抗之病;既懂劲之後,恐出断、接、俯、仰之病。然未懂劲,故然病亦出。劲既懂,何以出病乎?缘劲似懂未懂之际,正在两可,断接无准矣,故出病。神明及犹不及,俯仰无著矣,亦出病。若不出断接俯仰之病,非真懂劲,弗能不出也。胡为“真懂”?因视听无由未得其确也,知瞻眇颜盼之视觉,起落缓急之听知,闪还撩了之运觉,转换进退之动知,则为真懂劲,则能接及神明。及神明,自攸往有由矣。有由者,由于懂劲,自得屈伸动静之妙。有屈伸动静之妙,开合升降又有由矣。由屈伸动静,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降,就去则升。夫而后才为真及神明矣。明也,岂可日後不慎,行坐卧走、饮食溺泅之功,是所为及中成、大成也哉!”(<懂劲先后论>)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


1.许宠厚《太极拳势图解》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2.孙禄堂《太极拳学》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3.陈微明《太极拳术》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4.徐致一《太极拳浅说》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5.吴图南《科学化的国术太极拳》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6.马永胜《新太极拳》评析兼论《新太极剑》|新锐太极史论
7.姚馥春、姜容樵合编《太极拳讲义》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8.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评析兼论《太极拳体用全书》|新锐太极史论
9.一本托名于杨澄甫的《太极拳要义》|新锐太极史论
10.陈子明《陈氏世传太极拳术》评析兼论《太极拳精义》|新锐太极史论
11.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12.陈绩甫《陈氏太极拳汇宗》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13.李先五《太极拳》评析兼论于化行《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新锐太极史论
14.李福荫《李氏太极拳谱》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15.吴公藻《太极拳讲义》评析兼论《吴家太极拳》|新锐太极史论
16.马岳梁、陈振民《吴鉴泉氏的太极拳》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17.唐豪《太极拳根源》《王宗岳考》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18.徐哲东太极拳著作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19.黄寿宸《太极拳术的理论与实际》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20.杜元化《太极拳正宗》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21.吴志青《太极正宗》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22.宋史元《武当正宗太极蕴真》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23.王新午《太极拳法阐宗》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24.黄元秀《太极要义》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