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我的体会.

 世纪花园 2021-08-18

现在网上传阅说是2021年最新血糖标准,其实,这是2020年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

自从2003年起到至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已发表了5版指南,每隔三年修订一次,见证我国2型糖尿病管理的变迁,此版是2021年4月19日发布在“中华糖尿病杂志”和“中华内分泌杂志”上(注:凡有“中华”这二个字,都是我国医学界的权威杂志)。有很多很多的章节和篇,对于我们一般人,知道以下几个“浓缩”的知识就可以了。

一,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1.2%,现仍在不断升高中,而知晓率仅36.5%(注:根本不自己患上了糖尿病或者已是糖尿病前期的病人),治疗率仅32.2%,控制率49.2%(注:经正规治疗后的控制)。

我国大于65岁的老年人患糖尿病的人数达3550万,居世界首位,占了全世界老年糖尿病人的1 /4.

(注:说明我国糖尿病的人很多,而知晓率不高,去正规治疗的也不多,总的患病率还在不断上升,控制率还在低水平状态)

二, 将糖化血红蛋白正式纳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以前的指南都提到糖化血红蛋白的重要和必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将它列入为诊断标准,2020年版作了改进,凡诊断糖尿病人一定要增加此项,就是说你是不是一个糖尿病人一定要有——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值,后者以大于或等于6.5%作为标准(注:就是说,糖化血红蛋白不能超过6.5%)

指南指出“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方法的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注:看来现在不少医院化验室还不能做到标准化)

所以,现在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我的体会.

(至于糖化血红蛋白为什么如此重要,不同人群和不同病情的其他问题我们以后讨论)。

三, 对低血糖有了分组标准

一级低血糖的血糖值是3.0-3.9mmol/L

二级,,,,,,,,,,,,,,小于3.0.

三级,,,,,,,,,,,,,,没有特定血糖值了,伴有意识和/或躯体改变的严重事件,全需要他人帮助才能恢复(注:立刻服糖水或送医院)

(注:对于一些糖尿病人常有低血糖者,更要多次测自己的血糖值,尤其是餐前,睡前,不要让它过低了,低血糖是很危险的,尤其是老年人,医生开的降糖药应该是低血糖风险较低的降糖药才对)

四, 三条体重管理建议正式写入指南

*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者的体重管理目标应将自己的体重降低5-10%。

*,,,,,,,,,,,,,,,,,,,,,,,,,,,,,管理方式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手术等。

*肥胖成人2型糖尿病者经生活方式干预,药物仍控制不佳者,建议手术。

开出了运动处方,每周至少150分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增加日常活动时间,减少静坐时间。

五, 对血压的管理

如糖尿病者血压大于120/80,即要开始生活方式干预

如糖尿病人血压等于或大于140/90,可考虑开始降压治疗。

如糖尿病人血压等于或大于160/100时,或者高于目标值的20/10时应立刻开始降压治疗,并运用联合治疗方案。

对于老年糖尿病人,收缩压的控制目标是140以下,如合并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者,如可耐受,收缩压应降到130以下。(注:老年人只看收缩压,因为血管硬化弹性差了,舒张压是升不上来的)(注:即使对老年的糖尿病人,血压也没有放宽多少,所以不要听信谣传)

如妊娠合并糖尿病,目标控制血压小于135/85.

六, 对血脂的管理

首选他汀类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以下;如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则应控制在1.8以下(注:相当严格啊!);对有心血管高危与极高危者,用调脂药物3个月后还难控制者,可考虑将它降低50%为替代目标(注:三个月内,如以前是6点多,降到3点多也可以了,以后再慢慢降到目标值)。

七, 抗凝治疗,也就是抗血小板治疗

用肠溶阿司匹林片75-150毫克/天,作为预防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如果年龄大于50岁,而且合并至少下列一项即为高危因素——

* 有早发心血管家族史。

* 高血压

*血脂异常(注:现在不讲血脂升高了,因为血脂四项中有一项是好的,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越高越好)

* 吸烟

*有无慢性肾脏病/蛋白尿。

如果糖尿病已经合并心血管病了,除服阿司匹林每天75-150毫克作二级预防外,同时需要充分评估出血风险,对阿司匹林过敏者需用氯比格雷(75毫克/天)作二级预防。

八,对糖尿病肾病治疗,对糖尿病严重酮性酸中毒的治疗,某些新药及新技术的应用,指南中都有具体规定,这是医生们的事。(略)

九, 不同人群血糖标准不同。

l 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目标是将血糖水平逆转到正常水平,如无法逆转,至少也应该尽力维持在糖尿病前期的血糖水平,尽力阻止进展。

他们理想的空腹血糖等于或小于6.1;餐后2小时血糖应等于或小于7.8.

l 对一般糖尿病者。控制目标空腹血糖4.4-7.0;餐后2小时等于或小于10;糖化血红蛋白建议小于7%。(注:糖尿病人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所以规定血糖低值,以免发生低血糖)

l 对老年糖尿病者。

目标适当放宽些(注:但也不是太宽,是有条件的,放宽的原因主要怕老年低血糖发生及其他)对他们应该全面评估后考虑治疗和获益之间的平衡,确定以改善生活质量为主的安全治疗策略,确定他们个性化的控制目标。

——如果老年糖尿病人是健康的,并发症较少也极轻,而且病人的认知功能均是很好的,他们的空腹血糖和餐前(不是餐后)值应该5.0-7.2之间;睡前血糖5.0-8.3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应小于7%。

——如果老年糖尿病人的健康状态中等,病程比较复杂,即已有了多种并发症,或者有二项以上活动能力受损或者已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人,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5.0-8.3;睡前血糖5.6-10.0; 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

——如果老年糖尿病者病情复杂,或健康状态很不好,即长期需要别人护理,慢性病已到了末期,或二项以上日常生活受限,或有轻到时中度认知功能障碍者,空腹血糖5.6-10.0;睡前血糖6.1-11.1;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