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级快过完了,那个孩子现在怎么样了呢(一年级记录)

 趣溢植读 2021-08-18

孩子再有一个月就放暑假了,小学一年接即将结束,翻翻之前的记录,发现只记录了刚开学的三周。

幼升小开学三周记

自我感觉,上面三周记的思路和开放式的心态还是需要延续,但是面对很多突发状况,需要及时找出原因并调整策略,一个妈妈的心态对幼小的孩子影响是至关重大的。

从刚开始的鬼哭狼嚎着写字(毫不夸张,真是一字一嚎啕),到现在基本不愁写字,及时做完作业,这个过程真实浸透了我这个老妈的各种焦躁和无奈的心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后果和感悟。

简单罗列一下。

第一件事情,被老师打电话投诉。

上学期11月中旬,也就是开学两个月之后的期中小测验,因为做题太慢。接到老师电话的时候,她正在办公室做卷子。

老师说全班他只给两位同学的家长打了电话,一向很淡定的我,突然有点不那么淡定了,但还是请老师多鼓励孩子,我们在上学之前是白纸一张,很多孩子早就能成篇读故事的时候,她还只简单认识几个字,唯一的爱好就是画画。

孩子回家之后,理智告诉我,我还是得对孩子很耐心,继续鼓励她,因为毕竟她白天被“优待”到老师办公室做卷子,即使老师不批评,她心里也会有压力。这个刚克服了早上进校门哭泣的孩子,上课乖乖坐在那里听讲,会被这突然而至的考试打击到的。

按照我的思路,只要孩子好好上课听讲,虽然暂时比不过其他有基础的或者上手很快的孩子,但是只要她自己能进步,慢慢会后来居上的。但是学校总归有学校的章程,老师有老师的法宝,这是避免不了的,另外,通过考试,也能知道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理智归理智,情感归情感,最终情感占了上风。经历过被投诉,回家之后再看她写作业那个拖拉劲,一股莫名的火气陡然而生,那应该是这一年来发火不多的第一次,忘记多大火了,反正是发火了,孩子自然是哭,哭完之后作业自然也没完成好,第二天早上又不想去上学了,结果证明,发火策略是不对的。

后来还是采取容忍加鼓励的策略,老师也开始鼓励她,慢慢成绩越来越好,最后期末考试,三门成绩都是90分以上,数学老师还发了进步奖。

对于学前班啥也学过的孩子,由于字认识的少,会吃力很多,但是只要对孩子有耐心,适当鼓励孩子,让孩子慢慢过渡,孩子会体会到进步的快乐。

第二件事情,我生病对孩子的影响。

去年11月底我胃出血,住院一周,当时孩子接送都是爸爸,她习惯了我去接送,那一周早上会经常哭。当然也是我没克制好,在她去医院看我的时候,我曾控制不住的掉过眼泪。出院后体力一直不好,经常心动过速,由此心情也不稳定,我的这种状态不知不觉对孩子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那就是不安全感。

有天早晨,我挂了24小时心电图,送孩子去上学的时候,临进校门时,她无意间碰到了这个小仪器。本来没有哭的她,开始哭起来,接下来一段时间,早上都是哭着不想去学校,而且即使去了,也一定要确认下午我接她放学。因为有几次,我感觉太累,会让她爸爸去接,我之前说过只要我没问题,我就去接她。

孩子幼小的心灵也是很敏感的,她要确认我去接她,应该也是确认我没事,不会突然又住院,这是我后面想到的。

从那之后,只要我能去接她,我就坚持接她,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慢慢又不哭了。

第三件事情,改掉长期以来的坏习惯很难,但却不是不可以。

孩子的各种问题,父母最清楚,在家里的各种不好的习惯,是慢慢形成的,要戒掉这些坏习惯,过程也不能操之过急,让孩子慢慢接受,慢慢改。

我们家孩子从小是在电视和手机的陪伴下长大的,原因是一只忙着在大棚弄多肉,孩子没人管,看电视和手机,孩子不会来打扰我。手机电视也是无奈的选择。

唯一让欣慰的事情是,她从来不会一直盯着手机或者电视不动,她会在电视和手机的陪伴下,拿起纸盒笔或者剪刀,不是画就是剪。但这种看电视的习惯一旦养成了,就是她不管干什么都要开着电视,甚至包括写作业。

开着电视写作业,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会慢一半,所以几乎天天晚上都要耗到10点才能写完。没有时间概念,有时候写不完,后面会急得哭。陪娃写作业的老母亲,都有一颗焦虑的内心,但还要保持耐心,这内焦外柔,犹如酷刑。我想给她改过来,也曾直接关掉电视,随之而来的是她的哭闹和更加不配合,导致作业后面拖的时间更长。

放纵的久了,收起来必然也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偶然有一天,翻开朋友圈,推算记录是五月五号,破天荒的那天作业开始的比较早,我鼓励她说,如果早做完作业,我们可以出去玩球。有期待之后,做作业效率就提高了很多,电视也没在看,很快做完,我带她出去玩了一个多小时,期间我一直陪她玩,玩的很高兴。

之后几天,一直想着要出去玩,所以回来吃点东西就开始写作业。同时,我慢慢和她讲,你看,写完作业,很多时间都是自己的了,想怎么玩怎么玩,不用耗到10点钟,心情是不是也很好,她确实也体会到好处了。于是,好的习惯就慢慢养成,一直到现在,再也不是一睁眼就要看电视了。

第四,期末成绩比平时考试成绩好。

对于目前孩子的考试成绩,我向来看的不是很重,关键是看孩子自己是不是在进步。英语和数学平时成绩还可以,唯独语文,每次小测验,几乎都是B级,但是期末考试成绩是95.5分,略高于班级平均分。

分析下来,应该是每次测验的难度要大于期末考试,小测验因为局限于书本的一小部分,内容少,做成一张卷子,必定会加点没学过的东西。对于认字多的孩子,是个优势,对于认字少的孩子,成绩会大打折扣,因为现在考的很多东西主要是字词。

期末考试,因为是一整本书,所以所考的字词基本不会超纲,也就是都是孩子学过的内容,孩子成绩会比平时测验成绩好,说明她在学校还是认真听讲的。

同时,也显露出另一个问题,就是孩子课外文字知识太少,应该多认字,多阅读,这是暑假应该重视的地方。

每个孩子都有可教之处,关键是选对方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关键是看父母心态如何。与其强推孩子,不如顺势而为,采取曲线救国策略。

那种又听话又懂事,还成绩好的孩子,背后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父母的努力。而父母的努力又是因孩子不同而不同,所谓因材施教,是按照孩子的个性去引导,而不是强迫孩子。

总之,在孩子成长的道路轨迹上,一定有父母的影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